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聲帶息肉導緻的聲音嘶啞怎麼緩解

聲帶息肉導緻的聲音嘶啞怎麼緩解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7-06 12:45:57

聲帶息肉導緻的聲音嘶啞怎麼緩解(聲帶息肉成職業病)1

上世紀90年代,著名頭頸外科專家屠規益教授(中)與相聲演員李文華(右一)在中國首批“無喉食管發音訓練班”上與無喉患者交流食管發音方法。呂春梅供圖

聲帶息肉導緻的聲音嘶啞怎麼緩解(聲帶息肉成職業病)2

學會發聲

再也不怕開學季


“站上機器,後背靠着闆,呼氣、吸氣,憋住氣……”同樣的話,每年開學季王晴(化名)每天要重複上千次。王晴是國内一所著名高校附屬醫院的影像科醫生,每年9月都要為新生做體檢。從早上8點到下午4點,一遍遍囑咐,王晴的聲音也逐漸嘶啞,直到發不出聲音來。

“每年的這個時候,唯一的辦法,就是整天含着清咽滴丸來工作。”王晴回憶,即便如此,不出三天,還是會失聲。據臨床統計,像王晴這樣的職業用嗓者,出現嗓音疾病的發病率近50%,既有器質性嗓音問題也有功能性發聲問題,如聲帶充血、水腫、急慢性咽喉炎、聲帶小結、聲帶息肉等器質性疾病。而出現嗓音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用嗓不當。

在中央音樂學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兼職主任醫師韓麗豔看來,我們的身體就是一件美妙的樂器,可以發出動聽的聲音。韓麗豔本科畢業于哈爾濱醫科大學醫療系,碩士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藝術嗓音保護和治療專業,是我國少有的跨臨床醫學與歌唱藝術交叉型、複合性專家。在她近三十年的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中發現,太多人不懂得如何科學用嗓、正确發聲。就像同樣說“我很開心”,韓麗豔模拟道,很多人“動用”脖子周圍的肌肉,發出不夠圓潤、松弛,而是尖銳、刺耳的聲音,這樣聲帶易瘀血、腫脹、疲勞、損傷,假如此種損傷不斷發生,就會引起聲帶疾病。

而正确的發音應是用腹部肌肉推動膈肌産生氣流作用于聲帶下方來振動聲帶發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氣便無聲,氣是聲之本,說在氣流上,而不是肌肉上。聲音的高低強弱、抑揚頓挫變化,全靠腹部和膈肌靈活有力的運動來完成。這樣發出來的聲音也更圓潤、豐滿、有磁性。

“當知道了呼吸的方法和如何正确使用氣息發聲後,這個變化是我不敢想象的。”王晴非常慶幸,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嗓音醫學中心的張鑫生。經過張鑫生的指導,王晴才意識到說了四十多年的話,竟然講話的方法是錯誤的。

張鑫生對她進行了專門的發聲訓練後,不論是在家還是外出,王晴天天練。首先是吸氣,喉部放松,讓肚子微鼓,以此鍛煉胸腔橫膈肌。第二步是呼氣,讓氣流緩慢放出,減少對聲帶的壓力。牙齒閉合,舌頭抵在中間,發出“嘶嘶”聲,以一次堅持20秒為宜。第三步是搖頭甩舌,以放松舌頭和喉部肌肉。先兩手叉腰,低頭,伸出舌頭,邊搖頭邊甩舌,以碰到嘴角為宜,同期發“唉唉”聲。張鑫生還用美聲練聲法對王晴進行a.e.i.o.u等訓練,教她如何用氣息去歌唱與講話。

“經過幾個月的練習,家人都說我整個人都變了,以前總是高頻率地喊着說話,如今嗓音變得親切、柔和了,唱歌時會用氣息唱了,大家還說我有了女中音的味道。”如今的王晴,再遇到新生入學季就不用擔心失聲問題了。

發音訓練

讓無喉者能發聲


如果說讓不會用嗓者學會正确發音是嗓音訓練的一個基本内容,那讓無喉者發聲則是嗓音訓練的高峰挑戰。

“一……”“額”。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頭頸外科,兩位男士面對彼此,輪流發出有些奇怪的聲音。那位總發“一”聲的男士聲音略低沉,而另一位總發“額”聲的男士雖然面有急色,卻似乎怎麼也發不出簡單的“一”聲。

“别着急,放松。先把氣管裡的氣全部呼出,然後這樣,快速吸氣……”發“一”聲的男士輕拍對面男士的肩膀并再次示範。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康複醫學副教授呂春梅對這樣的場景很熟悉,兩位男士都是她跟随我國著名頭頸外科專家屠規益教授一手打造的無喉食管發音訓練班的“無喉人”,隻不過一位是“老師”,一位是“學生”。

呂春梅說,她們自己也會食管語,在培訓初期會一對一地把發音原理、要領一一說給患者,但在練習時無喉人間的溝通效果會更好。

仔細聽,這位也是“無喉人”的老師,除了聲音較低沉、渾厚,有點像感冒,與常人說話無異。

喉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頭頸惡性腫瘤中排第2位。如果喉癌已到晚期或治療後複發,往往須做全喉切除。而摘去了喉嚨,也就被“摘去”了聲音。

無喉者要想說話,目前有四種措施:配戴人工喉、配戴電子喉、食管發聲和發聲重建手術。人工喉需要借助工具、需經常清理口水,使用麻煩;電子喉價格偏高且發音像機器人;發聲重建手術較複雜。唯有食道發聲最接近無喉患者,最适合。

食管發聲就是将空氣引入食道,借助胸内壓力,用“打嗝”的形式将空氣從食道内逼出,沖擊食道上端或者咽部黏膜而與舌、齒、鼻等器官共鳴發音。就像一個充滿氣的長氣球,出氣時會在端口處發出聲音。食管語被熟練掌握後就可以像常人一樣說話,就是聲音會更低沉,也無法有很明顯的抑揚頓挫之感。

“30年前,我們就開辦了食管發音訓練班,這也是中國最早的無喉人食管發音訓練班之一。那時全喉切除手術占比很高,當時的科室主任、後來的醫科院腫瘤醫院副院長屠規益教授悲憫患者,他說,我治好了他們的病,卻‘奪走’了他們的聲音,我們得做點什麼。自此,食管發音訓練班雛形形成。”呂春梅介紹,從他們的食管發音訓練班“畢業”的患者,90%都能發音,如果患者平時堅持訓練,半年左右就能正常“說話”。

“我最想做的,是做針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因為隻有知曉這種方法、會這種方法的醫護群體越多,受益的患者才能越多。”呂春梅說。目前,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食管發音訓練班已經培訓無喉患者700多名,最新一期的訓練班也将于5月8日在京開班(咨詢電話: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頭頸外科010-87787190)。

治聲病

也是治心病


聲音是人的第二張面孔、重要的社交手段。人們是否能夠自如、優雅地說話,不僅是身體問題,也事關心理與尊嚴問題。有經驗的嗓音治療師,也能夠從一個人的言談中,“看”到這個人的性格和心理問題。

“有的小孩張嘴發‘唉……’時,聲帶力量很輕很弱,閉合不了。我就問家長,孩子是不是平時不愛運動、性格比較内向。結果一問一個準。”比起給患者治病,韓麗豔更喜歡追問出患者嗓音疾病背後的真實根源,給患者治治心。

她經常跟這類聲帶沒有力量、張嘴閉嘴輕微歎氣的孩子家長說:解決孩子的問題,不隻是嗓音醫學問題,讓孩子多出去運動、多在陽光在奔跑,多和其他小朋友玩耍等,才能幫助孩子調整這種有氣無力的狀态。

聲帶息肉導緻的聲音嘶啞怎麼緩解(聲帶息肉成職業病)3

中央音樂學院嗓音研究中心主任韓麗豔和孩子吹泡泡,教孩子如何從腹部正确發音。劉珊珊/攝

曾經有一位年輕的女演員,聲帶充血很厲害,來找韓麗豔診治。韓麗豔問:“一個小姑娘怎麼聲帶充血這麼厲害,你是不是特厲害啊,是不是很不講理、很霸道啊?”這位女演員聽了後噗嗤一笑,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嗓音不隻關乎聲音,還與性格、習慣密切相關。

對于孩子來說,大喊大叫,也容易出現嗓音問題,如聲帶息肉等。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葉京英介紹,就像所有的管弦樂,高音區都在最短的地方,兒童的聲帶最短,聲調也最高。随着聲帶長長,孩子聲調會變得低一點,很多聲帶疾病如聲帶小結等,如果發聲訓練得好,不用做手術,自己就能痊愈。臨床統計,70%~90%兒童的聲帶息肉和小結都不需要手術。

“但若是因腺樣體肥大或扁桃體炎導緻的嗓音問題,一定要在孩子固有音色形成之前做手術。”葉京英提醒。同時,為了保護孩子的嗓音,對于愛喊愛叫的孩子,建議家長陪孩子多聽些古典的、和諧、舒緩的音樂,讓孩子的心靜下來,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他們的性格。

嗓音疾病

弄清發病原因很關鍵


而除了用嗓不當外,呼吸系統、耳鼻咽喉、胃腸道系統、内分泌、神經系統等疾病均會反映到嗓音疾病上;飲食、氣候、空氣污染、壓力等也是影響嗓音的因素。

清華大學附屬清華長庚醫院嗓音醫學中心醫師尹國平曾接診過一位老太太,患聲帶息肉十多年,但一直沒處理。結果因一次感冒誘發呼吸困難至窒息,緊急插管才救回來。

“老人來的時候,喉腔已堵得嚴絲合縫。”尹國平介紹,老人患的這類聲帶息肉是一種叫任克氏水腫的特殊類型,在特定情況下是比較危險的。

很多人都知道嗓音疾病,卻不知道嗓音疾病也可以勢如水火;很多人都有聲帶息肉,卻不知道有些聲帶息肉也可能有緻死風險。尹國平介紹,對于兒童聲帶息肉,慎做手術,而對于成年人聲帶息肉,則建議手術。同時,一些歌唱家、教師等職業用嗓者的聲帶息肉,在手術同時,建議要進行嗓音訓練,改變發聲方式和習慣,把刺激因素去掉,才能保證息肉不複發。

而最容易被忽視和誤解的是咽喉反流導緻的嗓音問題。由于咽喉部黏膜耐受胃酸能力差,受胃酸反複刺激後,可造成咽喉潰瘍、充血、增生,這類嗓音疾病的終極處理在胃不在嗓,但由于很多時候胃内容物不接觸食道而直接噴射到咽喉部,很多患者并沒有燒心反流的感覺,常被誤診。尹國平提醒,對于這類嗓音疾病的患者,需從根上用胃藥治,且睡覺前3小時要禁食。

嗓音訓練師

國内很少


現在學唱歌的孩子越來越多,但正确的發音并不是每位聲樂老師都會注意。葉京英教授不無擔憂。

曾在萊比錫大學醫學院學習的葉京英教授介紹,萊比錫是著名的音樂城,這裡的萊比錫童聲合唱團擁有幾百年曆史,而萊比錫大學醫學院是保證這個合唱團發展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萊比錫大學醫學院專業從事評估、特别是變聲期指導,糾正發聲訓練、嗓音疾病的治療及術後正确發聲訓練,讓這些孩子們在盡情歡唱同時,也得到醫學保障。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國際著名嗓音學專家蔣家琪教授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嗓音學在美國已發展了80多年,目前全美約有15萬專業人士從事聽力師、言語治療師和嗓音訓練師等領域工作。

而作為一門集醫學、教育和康複為一體的跨領域學科,中國目前的嗓音治療師卻屈指可數。一是嗓音訓練需要患者的配合,而大部分患者重治病,輕防病。此外,由于國内沒有嗓音訓練師這個崗位,收入也就沒保障。

而作為難得的跨學科嗓音專家,韓麗豔每周都在學校、醫院及各式課堂上穿梭。她希望推動嗓音治療師的職業發展,希望更多人了解到嗓音保健知識,讓更多人懂得:不要大聲說話、喊叫;不要長時間用耳語說話即說悄悄話,特别是醫生建議禁聲的人;克服清嗓子的壞毛病;禁止擠、卡、壓你的喉嚨說話;在嘈雜的環境中少說話或不說話;多喝水,每天至少八杯來護嗓。

嗓音是人的第二張名片。如何讓這張名片更閃亮,讓有聲世界變得更加悅耳、和諧,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和推動。


本文參考資料:

①王娜:《我國無喉者人數約10萬,居世界首位》,今晚報,2010;

②朱曉楓:《近50%職業用聲者有嗓音疾病》,南方日報,2017;

③陳嘉:《兩種修複方式在喉癌喉部分切除術後喉功能重建中的應用》,泸州醫學院,2014

④楊伏山,陳芳:《福建首創嗓音專病門診落戶廈門培養醫學專才》,中新網,2013

編輯:王小磊

大牌專家問診、貼心健康提醒,盡在健康時報客戶端。移步App Store和各大安卓市場下載,藍色圖标才是官方出品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