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搖滾莫紮特演出多久

搖滾莫紮特演出多久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5 17:55:16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搖滾莫紮特演出多久(從黃牛那都買不到票的搖滾莫紮特是怎麼火的)1

2月22日晚,法語音樂劇《搖滾莫紮特》在北京首演。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搖滾莫紮特》“出圈”:音樂劇也有春天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隗延章

本文首發于總第890期《中國新聞周刊》

在此之前,提起音樂劇,人們更容易想起百老彙和倫敦西區,而諸如《貓》之類耳熟能詳的音樂劇,往往也難以激起更廣泛的人群的興趣。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法語音樂劇《搖滾莫紮特》能夠火爆至如此程度,黃牛炒票,一票難求,現場氣氛猶如明星演唱會。

音樂劇在中國的春天真的到來了嗎?

張力剛坐在上海文化廣場劇院中,有些拘謹。舞台上正在演出音樂劇《搖滾莫紮特》上半場,每首歌曲伴奏響起,年輕的觀衆們歡呼、尖叫、甚至沖到舞台邊,與演員互動。這樣喧鬧的場面,在音樂劇現場極為少見。

張力剛曾經在北展工作,這次看音樂劇的現場氣氛,甚至讓他覺得有點像縱貫線、五月天的演唱會。演至下半場,他被氣氛感染,不由自主跟着歡呼。

這是2018年初,《搖滾莫紮特》在上海首演時的一幕。張力剛是九維文化的董事長,他的公司以主辦音樂劇巡演為業。相比隻在單一城市辦演出,巡演對音樂劇質量、受衆數量要求更高。張力剛這次觀看演出,是為了工作,他想親自判斷一下《搖滾莫紮特》到底是否适合在全國巡演。

今年2月27日,他對《中國新聞周刊》回憶起首次觀看這部劇時的心理變化:“一開始,我像一個傳統的音樂劇觀衆一樣,喜歡安靜地看,但到了下半場,突然愛上這部戲,有種和戲融為一體,盡情發洩的感覺。”如今,張力剛引進的《搖滾莫紮特》巡演已經火爆全國,粉絲衆多,在此之前,誰也不會想到,一部小語種的法語音樂劇也會有黃牛炒票,一票難求。

不隻是粉絲劇

去年年初,張力剛觀看演出前,已經對《搖滾莫紮特》有些了解。這個故事用别樣的方式呈現了一個個性十足的莫紮特,講述他去往歐洲尋找新生的旅程。2009年,該劇在巴黎首演之後,原聲專輯5周内成為全法銷售冠軍,11周内仍然保持前5名。它在法國各地、日本、韓國、烏克蘭等國家的巡演都很成功。

該劇火爆全球的背後,是高昂的制作成本。張力剛估計,該劇的制作成本要1000萬歐元左右。他說,這部劇的服裝、舞台布置比多數音樂劇精緻。此前,他在組織其他巡演的過程中,運送道具的卡車大多隻需要3~5輛,運送這部劇的卡車有十餘輛。

2011年,該劇在國外演出現場的視頻被網友上傳至國内視頻網站B站,由于表現方式的新穎以及主演的個人魅力,該劇演員在國内積累了大量粉絲。B站龐大的粉絲基礎,是張力剛考慮引進這部劇全國巡演最初的原因。觀看演出前,張力剛仍擔心這隻是一部粉絲劇,“粉絲隻能支撐三五場,支撐不了巡演”。

觀看演出之後,張力剛的疑慮打消了。 “它制作精良,不光有法劇的一切優點,也完美避開了法劇在故事叙述上不夠有力的弱點”。此前,在他的經驗中,相比具有莎士比亞傳統的倫敦西區音樂劇,法語音樂劇的戲劇性較弱,更注重歌曲。

2018年初,那場在上海的演出結束之後,張力剛走到後台,對法方制片人說,“我覺得這部劇在中國是OK的。”但他對制片方提出了幾個修改意見,讓該劇更容易被中國觀衆接受。首先,他要求上半場縮減10分鐘的舞蹈内容,“法國人慢悠悠的,喜歡舞蹈,對于中國觀衆來說,過多的舞蹈會感覺劇情拖沓。”

此外,他要求制作方在劇中增加一些中文元素。比如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以及增加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口語化的粗話,比如,在北京演出時說“牛逼”,在上海改為“癟三”,在廣州改為“撲街仔”,“莫紮特并非翩翩公子,個性狂放不羁,增加這些粗俗的語言,更能說明莫紮特的人物性格。”張力剛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最後,多媒體場景也需要調整。此前,莫紮特死亡那一幕,背景隻是一道白光。調整之後,變一個個時空隧道般的黑色圓圈,伴随着《安魂曲》的音樂,莫紮特在舞台上升起,仿佛進入另一時空。

搖滾莫紮特演出多久(從黃牛那都買不到票的搖滾莫紮特是怎麼火的)2

前期營銷推廣時,團隊會利用已有的粉絲進行宣傳。九維文化有專人負責與粉絲群體中的大V溝通,用提供音樂劇周邊,演員見面、合影、簽名等機會的方式,激發這些大V推廣該劇的熱情。

如今,《搖滾莫紮特》已經在中國多個城市巡演。據張力剛說,平均上座率達9成以上。觀衆群體與以往不同,其他音樂劇的觀衆,25歲以下的女性隻有10%~20%,而這部劇50%都是25歲以下的女性觀衆。

原版班底

如今張力剛主辦的《搖滾莫紮特》中國巡演算是實至名歸的“爆紅”,而實際上,在此之前,首次将這部劇引進中國的卻是上海文化廣場。

費元洪是上海文化廣場的副總經理。多年前,他曾看過該劇的DVD。兩三年前,他偶然聽人說起,這部劇在B站上很火,他在網上找到一些片段和資訊來看。他記得,那時B站上對該劇的播放量約幾萬次。在B站尋找引進項目,對他來說是陌生的體驗。此前,他尋找音樂劇項目更多是親自前往歐洲、美國的劇院觀看演出。

費元洪在B站将劇和一些資料看過一遍之後,判斷這是一部屬于90後,甚至95後的戲。B站上,該劇的字幕是由幾個粉絲自發翻譯,“用詞絢爛,甚至有點像郭敬明的小說”;劇中搖滾樂帶有一種法式浪漫,抒情感強,符合年輕人的口味;服裝精緻,以至于一些B站的網友會Cosplay劇中人物。

此外,他認為莫紮特追求自我的特質,天然會激起年輕人的共鳴。歐洲曆史上作曲家的處境有一個從神走向人的過程,莫紮特處于臨界點。他選擇為了自由離開宮廷,成為一個反叛主流的獨立音樂家,一生創作了754部作品,最終在35歲英年早逝。

回到公司,費元洪與幾位90後同事交流,得知他們也喜歡該劇之後,開始決定引進。他給法方制片人發去E-mail,希望該劇能在上海演出24場。此外,希望由B站視頻中的原班人馬出演,“法語的戲往往人大于戲,觀衆會在意誰在演,但倫敦西區和百老彙沒有這個現象。”費元洪說。

其實,費元洪和對方聯系的時候,這部劇已經有6年未再演出。2011年巡演之後,劇組便已解散,道具、布景等也已銷毀。由于中方邀請,法方人員又重新将該劇的成員聚集起來,道具一部分在韓國借用,其餘的在法國重新制作,空運至中國,在中國組裝完成。

“法國音樂劇的演員演出是斷斷續續的,沒有像百老彙那樣長期演一出戲。你隻要提前跟他們說,基本上都能安排。“費元洪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即便那部戲已經許久沒有演出,但是在法國音樂劇圈内重聚原版劇組并沒有國人想象中的那麼困難。

演員們來到中國之後,由于上海的劇場場租太貴,他們開始在江蘇海安市的一家劇場中排練了一個月,之後,才奔赴上海正式演出。

門票開始銷售前,費元洪尚拿不準這部劇是否真的能火。開票初始,他才打消顧慮:開演前,門票便售出70%。随着總計24場的演出陸續進行,門票銷售愈加火爆,演出進行到最後一場,黃牛按照3~5倍于票面的價格在劇場外兜售。

費元洪說,對于《搖滾莫紮特》的上海首演,在前期包裝、營銷上并沒有太多特殊之處。後來複盤該劇為何火爆,他認為更深層的原因是中法兩國的審美基因接近,都追求一種“寫意”的審美。“古代中國人看戲曲,不是看故事的,看的是講故事的方式、樣式,以及講故事的人。這些與法國審美有頗多相似。”費元洪說。

近幾年,他引進音樂劇的經驗也逐漸佐證了這一點。相比百老彙的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巴黎聖母院》等法國音樂劇在國内往往更受歡迎。

引進音樂劇在中國

直至如今,《搖滾莫紮特》的爆紅,才讓更多的人關心起小語種音樂劇的話題。事實上,小語種音樂劇進入中國已經有8年時間。引進音樂劇在中國成為一個産業,則已有17年的曆史。

引進音樂劇在中國産業化的起點,可追溯到2001年。2001年9月11日,上海大劇院與英國麥金托什公司簽下協議,《悲慘世界》于2002年7月12日在上海大劇院首演,連演21場。

此前,上海大劇院從未舉辦過連演10場以上的演出。為了一炮打響,上海大劇院通過電視、平面媒體、高架廣告等媒介進行大規模密集型的宣傳。

首演之前,卻依然隻售出了21場演出30%的票房。第一場演出結束之後,情況開始逆轉,更多觀衆在口碑的帶動下走入劇院,最後一場時,500元的票在黃牛手中已經賣到2500元。最終,總票房1200萬元,開啟了中國音樂劇市場産業化的先河。

此後數年,上海大劇院每年引進一部音樂劇大作:2003年的《貓》,2004年的《音樂之聲》,2005年的《劇院魅影》,2006年的《獅子王》,2007年的《媽媽咪呀!》……

這期間,引進音樂劇的連續演出的場次,從最早的《悲慘世界》的21場,最高增長至《劇院魅影》的100場,引進的音樂劇以百老彙和倫敦西區音樂劇為主。

2011年,上海文化廣場建成,在音樂劇上采用了多元化的經營策略。之後,法語的《巴黎聖母院》《羅密歐與朱麗葉》,德語的《莫紮特》等小語種音樂劇開始進入中國。自此,國内觀衆可以不出國門,看到來自美、德、法、美、俄風格的音樂劇。

這種情況在國外非常少見。費元洪的經驗中,在美國、在法國,見不到德奧音樂劇;在德奧很少見到法國音樂劇;在倫敦西區和紐約百老彙,則完全見不到德奧、法國與俄國的音樂劇。“深層原因是,這些國家在審美上就不能相互兼容。”費元洪說。

對于這幾個國家的音樂劇,中國觀衆對百老彙的音樂劇接納度較低,而對于倫敦西區的音樂劇和《搖滾莫紮特》這類小語種音樂劇的接納度則較好。在費元洪看來,這與文化背景有關。“中國悠久而龐雜的曆史,特别是近代史無前例的紛繁巨變,很自然地,形成了我們在情感與思維上的某種複雜。那些在思維上簡單,情感上單薄,形式上追求‘短平快’的藝術作品,往往很難引起中國人内心的共鳴。”

近幾年,随着2015年北京天橋藝術中心成立等客觀條件的成熟,音樂劇市場增速加快。“過去隻在一個地方演,成本非常高。現在北上廣都在做的話,可以分攤國際差旅等成本,更多的戲會願意來。”費元洪說。

即便如此,音樂劇仍然是一個很小的市場。根據中研普華産業研究院《2017年中國音樂劇市場規模分析及個區域市場規模情況》顯示,2017年中國音樂劇市場的總票房收入為3.48億元。同年,電影票房冠軍《戰狼2》的票房為56.8億元,是音樂劇市場全年總票房的16倍。

音樂劇業内人士,曾參考日本、韓國音樂劇産業的發展史,做出過一個判斷,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是音樂劇産業的爆發點。實際上,早在2015年,國内便有15省市達到了這一标準,音樂劇産業卻未迎來爆發。

如今,随着《搖滾莫紮特》的“出圈”,人們再一次提出這個問題:音樂劇市場是否到了爆發的前夜?

至少在費元洪看來,路還很長。“這不是能用GDP判斷的。國内還是沒有那麼多的人,把劇場作為一個生活方式來對待。”一次采訪中,費元洪談到音樂劇市場時說,“現在的問題是沒有被真正開發起來。沒人說你是紅海還是藍海,我們都不是海,我們還是個湖。”

《中國新聞周刊》2019年第8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