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熱處理
就不得不提到工業四火
它們是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今天
我們就來談談它們的區别
退火
就是将金屬緩慢加熱到一定溫度
保溫一段時間
然後緩慢的冷卻到室溫
想一想
你煮了碗面但是太燙了
所以你要把它放一邊
讓它冷一冷再吃
退火就是這個道理
正火
就是将金屬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50℃
保溫适當時間後
在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聽起來
隻不過
正火的冷卻速度稍快
生産周期短
因為正火
是這樣降溫的
↓↓↓
往往能更快吃到面
也就是能更快的得到産品
所以退火與正火同樣能達到零件性能要求時
盡可能選用正火
如果說
退火和正火是親兄弟
那淬火和回火就是不離不棄的好夥伴了
淬火
就是将金屬加熱到臨界點以上
這個時候
金屬内部的結構和狀态就會發生變化—奧氏體化
我們需要保溫一定的時間
來讓金屬進行這種變化
然後以大于臨界冷卻速度冷卻
以得到介穩态馬氏體組織或下貝氏體組織
這個快速冷卻的方法
通常是這樣的
淬火後就得到了馬氏體組織
但是這個組織狀态内部結構極其不平衡
雖然硬度高
但塑性、韌性差
脆性也大
因此
淬火後的金屬不會作為成品出廠
畢竟廠家也不傻
這種不能進行二次加工的
比Iphone 6s 屏幕都脆的金屬
沒人會要
所以
回火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在金屬被淬硬後
将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下的某一溫度
保溫一段時間
讓金屬内組織能夠均勻分配
之後再冷卻到室溫
就能得到既有一定的強度、硬度
又有一定的塑性、韌性的成品
這就是1 1>2的完美例子!
說了上面那麼多
關于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區别
也就差不多了
所以
其實“淬火”和“回火”可以讓面也爽脆起來嘛~
12條熱處理工藝基礎知識
1、退火
操作方法:将鋼件加熱到Ac3 30~50℃或Ac1 30~50℃或Ac1以下的溫度(能夠查閱有關材料)後,通常随爐溫緩慢冷卻。
意圖:1.下降硬度,進步塑性,改進切削加工與壓力加工功能;2.細化晶粒,改進力學功能,為下一步工序做準備;3.消除冷、熱加工所發生的内應力。
運用關鍵:1.适用于合金布局鋼、碳素東西鋼、合金東西鋼、高速鋼的鍛件、焊接件以及供給狀況不合格的原材料;2.通常在毛坯狀況進行退火 。
2、正火
操作方法:将鋼件加熱到Ac3或Accm 以上30~50℃,保溫後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卻速度冷卻。
意圖:1.下降硬度,進步塑性,改進切削加工與壓力加工功能;2.細化晶粒,改進力學功能,為下一步工序做準備;3.消除冷、熱加工所發生的内應力。
運用關鍵:正火通常作為鍛件、焊接件以及滲碳零件的預先熱處理工序。關于功能需求不高的低碳的和中碳的碳素布局鋼及低合金鋼件,也可作為最終熱處理。關于通常中、高合金鋼,空冷可緻使徹底或部分淬火,因而不能作為最終熱處理工序。
3、淬火
操作方法:将鋼件加熱到相變溫度Ac3或Ac1以上,保溫一段時刻,然後在水、硝鹽、油、或空氣中疾速冷卻。
意圖:淬火通常是為了得到高硬度的馬氏體安排,有時對某些高合金鋼(如不鏽鋼、耐磨鋼)淬火時,則是為了得到單一均勻的奧氏體安排,以進步耐磨性和耐蝕性。
運用關鍵:1.通常用于含碳量大于百分之零點三的碳鋼和合金鋼;2.淬火能充分發揮鋼的強度和耐磨性潛力,但一起會構成很大的内應力,下降鋼的塑性和沖擊韌度,故要進行回火以得到較好的歸納力學功能。
4、回火
操作方法:将淬火後的鋼件從頭加熱到Ac1以下某一溫度,經保溫後,于空氣或油、熱水、水中冷卻。
意圖:1.下降或消除淬火後的内應力,削減工件的變形和開裂;2.調整硬度,進步塑性和耐性,取得作業所需求的力學功能;3.安穩工件尺度。
運用關鍵:1.堅持鋼在淬火後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時用低溫回火;在堅持必定韌度的條件下進步鋼的彈性和屈從強度時用中溫回火;以堅持高的沖擊韌度和塑性為主,又有滿足的強度時用高溫回火;2.通常鋼盡量防止在230~280℃、不鏽鋼在400~450℃之間回火,因為這時會發生一次回火脆性。
5、調質
操作方法:淬火後高溫回火稱調質,行将鋼件加熱到比淬火時高10~20度的溫度,保溫後進行淬火,然後在400~720℃的溫度下進行回火。
意圖:1.改進切削加工功能,進步加工外表光潔程度;2.減小淬火時的變形和開裂;3.取得傑出的歸納力學功能。
運用關鍵:1.适用于淬透性較高的合金布局鋼、合金東西鋼和高速鋼;2. 不隻能夠作為各種較為重要布局的最終熱處理,并且還能夠作為某些嚴密零件,如絲杠等的預先熱處理,以減小變形。
6、時效
操作方法:将鋼件加熱到80~200℃,保溫5~20小時或更長時刻,然後随爐取出在空氣中冷卻。
意圖:1. 安穩鋼件淬火後的安排,減小寄存或運用時間的變形;2.減輕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後的内應力,安穩形狀和尺度。
運用關鍵:1. 适用于經淬火後的各鋼種;2.常用于需求形狀不再發生變化的嚴密工件,如嚴密絲杠、丈量東西、床身機箱等。
7、冷處理
操作方法:将淬火後的鋼件,在低溫介質(如幹冰、液氮)中冷卻到-60~-80℃或更低,溫度均勻共同後取出均溫到室溫。
意圖:1.使淬火鋼件内的剩餘奧氏體悉數或大部轉換為馬氏體,然後進步鋼件的硬度、強度、耐磨性和疲勞極限;2. 安穩鋼的安排 ,以安穩鋼件的形狀和尺度。
運用關鍵:1.鋼件淬火後應當即進行冷處理,然後再經低溫回火,以消除低溫冷卻時的内應力;2.冷處理首要适用于合金鋼制的嚴密刀具、量具和嚴密零件。
8、火焰加熱外表淬火
操作方法:用氧-乙炔混合氣體焚燒的火焰,噴射到鋼件外表上,疾速加熱,當到達淬火溫度後當即噴水冷卻。
意圖:進步鋼件外表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心部仍堅持耐性狀況。
運用關鍵:1.多用于中碳鋼制件,通常淬透層深度為2~6mm;2.适用于單件或小批量出産的大型工件和需求部分淬火的工件。
9、感應加熱外表淬火
操作方法:将鋼件放入感應器中,使鋼件表層發生感應電流,在極短的時刻内加熱到淬火溫度,然後噴水冷卻。
意圖:進步鋼件外表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心部堅持耐性狀況。
運用關鍵:1.多用于中碳鋼和中堂合金布局鋼制件;2. 因為皮膚效應,高頻感應淬火淬透層通常為1~2mm,中頻淬火通常為3~5mm,高頻淬火通常大于10mm。
10、滲碳
操作方法:将鋼件放入滲碳介質中,加熱至900~950℃并保溫,使鋼件便面取得必定濃度和深度的滲碳層。
意圖:進步鋼件外表硬度、耐磨性及疲勞強度,心部依然堅持耐性狀況。
運用關鍵:1.用于含碳量為0.15%~0.25%的低碳鋼和低合金鋼制件,通常滲碳層深度為0.5~2.5mm;2.滲碳後有必要進行淬火,使外表得到馬氏體,才幹完成滲碳的意圖。
11、氮化
操作方法:利用在500~600℃時氨氣分化出來的活性氮原子,使鋼件外表被氮飽滿,構成氮化層。
意圖:進步鋼件外表的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抗蝕才能。
運用關鍵:多用于富含鋁、鉻、钼等合金元素的中碳合金布局鋼,以及碳鋼和鑄鐵,通常氮化層深度為0.025~0.8mm。
12、氮碳共滲
操作方法:向鋼件外表一起滲碳和滲氮。
意圖:進步鋼件外表的硬度、耐磨性、疲勞強度以及抗蝕才能。
運用關鍵:(1)多用于低碳鋼、低合金布局鋼以及東西鋼制件,通常氮化層深0.02~3mm;(2)氮化後還要淬火和低溫回火。
我們收集了工業領域常用品牌的資料 軟件 視頻培訓,私信回複【資料】,免費獲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