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18:35:58

原标題:天馬行空 出神入化——霜凝(唐雙甯)大寫意抽象馬賞析

古往今來,畫馬的人不少。但像霜凝以狂草入畫,融入他極為擅長并獨樹一幟的抽象畫風,僅以單一線條的變幻莫測寥寥數筆,便将各種姿态的馬呼之欲出,或狂放不羁、或健碩膘悍、或騰空飛奔、或昂首嘶鳴、或馬蹄聲疾、或力拔千鈞、或嬌憨可掬、或溫馴活潑、或左顧右盼、或一騎絕塵、或嘻戲打鬧、或萬馬奔騰……用筆穩準狠,可謂入木三分、力透紙背。中國畫的大寫意講求“遺貌取神”、“得意忘形”,澆胸中塊壘,抒寫“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之浩然正氣,又即“澄懷味象”、頓入大道之堂的正大氣象。關于“抽象”是基于西方科學理性,以極簡的思維邏輯歸納還原一種相對穩定的秩序韻律感。霜凝筆下蘊育的東方人的智慧哲學,以詩為魂,以書為骨,以抽象的律動為韻,在沖動的才情與多維的理性操控之下,在他獨有的詩意空間與自在場中卓然生發出了自家的繪畫樣式、個性氣質。

回顧千百年來畫馬史,代不乏人。從唐代的曹霸、陳闳、韓幹到宋代的李公麟、張翼、黃宗道,金代的趙霖,元代的趙孟頫、任仁發、龔開,清代的郎士甯、丁觀鵬,以及近代的徐悲鴻、尹瘦石等,不一而足。而無論被稱為史上畫馬第一人的韓幹,還是成就在韓幹之上的李公麟,或具劃時代意義的徐悲鴻,雖不斷的探索創新,但可以說總體上還沒能脫離寫實的窠臼。而當代畫家賈浩義(老甲)卻一反傳統,基本跳出了形的桎梏,以濃墨重彩的激烈筆觸和狂飛肆舞的縱刷橫塗,以塊面組合的沖擊力颠覆了“筆墨造型”的傳統寫意手法,開辟出了“真似”與“真不似”間的“非常大寫意”的畫馬藝術現代格局,這與黃賓虹先生的“絕似”“絕不似”在哲學意旨上殊途同歸。

書畫家霜凝受到老甲的啟發,攜狂草筆意寫就他心中的馬,可謂“畫中有書,書中有畫”,他以漢字藝術獨有的極其簡約凝練的空間維度與思維模式,使得他筆下的氣象直接推知詩意的哲學。他重在表達一種氣象,一股流淌在性靈中的勃勃生氣。“以藝載道”“道器不二”,霜凝的意圖并非要描繪現實中的馬,他是充分借助馬的精氣神在視覺層面充分表達線條的空間魅力,形而上說,即是一陰一陽之“線性”“道性”,一筆寫出個“道”字來,真高妙也。

若說充實層面,形而中謂之心,心寓中庸。霜凝并自覺融入了西方的抽象極簡主義、立體主義、表現主義等方法,同時和中國傳統儒、釋、道精神相結合,以他詩人的浪漫語言,進行了跨時空的多元融合和完美嫁接,使得看似簡單的畫面,因線條所傳達的氣韻律動與真切情感,彌漫出現代工業文明時代下的人文氣息與深度情懷。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1

霜凝的馬畫創作,大緻可分兩個階段。其第一階段始于9年前受老甲啟發,将狂草書法中的“點、橫、撇、捺、豎”,娴熟地揮就于筆端,再結合他對墨的“幹、濕、濃、淡、無”的巧妙運用,而使他筆下的馬歡蹦亂跳或溫馴可愛或勇猛狂放。

如下圖的《春風得意》,用飽醺墨汁的濃筆,極為有力的一“點”,便将奔跑中回眸的馬頭,生動而又形象地呈現得惟妙惟肖;接下來的一“撇”一“橫”,同樣用濃墨一氣呵成,卻将馬的脖頸、身軀,展現得逼真生動并極富生命的張力,以至肌腱的飽滿、骨骼的堅實、韌帶的強勁,均被他的神來之筆,宣洩出蓬勃的朝氣和昂揚的生命;四肢則用墨盡後的枯筆,極為灑脫地往下“刷、刷”幾豎,便完美地呼應了頭、軀、頸部淡墨和枯筆的恰到好處,而令馬有了騰空一躍的動感十足和神采飛揚,甚至連馬的性情靈動,也都被他刻畫得活靈活現。而如此簡練的線條和簡潔的構圖,與留白所形成的強烈的黑白對比,和畫面的清新空靈與立體美感,更将他刻意追求的“以空靈、氣韻作用于人的感官,通過直接表達真善美體現儒家‘仁’的思想,通過留白的形式體現釋家‘空靈’的精神,通過氣韻體現道家似有若無的‘非常道’理念”的思想内涵和哲學境界,清晰而又準确地呈現出來。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2

《春風得意》

可以說,霜凝最初的馬,便已不同凡響。可即便如此,他依舊力求更大的突破,試圖讓他筆下的馬,盡量跳出形的束縛,進而形成更為鮮明的個人畫風,這就有了下圖兩幅《蓦然回首》和《馬蹄聲碎》的重大嘗試,力求讓傳統筆墨淡出他的表現技巧,更多地展現線條的張力和魔力,使其畫風從最初的大寫意,升華到了大寫意加抽象的更高境界,并在本就十分簡潔的畫風上,又邁向了更加極簡的風格。而他線條的連貫和氣勢的奔放,與他天馬行空不受羁絆的創作思維和雄健的筆力,為他日後在畫風上的再次升華和突變,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創作基礎和意境鋪墊。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3

《蓦然回首》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4

《馬蹄聲碎》

很顯然,霜凝在創作初期的第一階段,他的勇于創新和大膽突破,便在匠心獨運的畫風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和最好的彰顯。而他在尺幅上的收放自如,同樣令人歎為觀止。他既能将單匹馬的鬥方小作,一揮而就出四蹄騰空的英姿飒爽,其30米巨幅的《鐵馬冰河》,也同樣被他龍飛鳳舞出山呼海嘯、蹄下生煙的磅礴壯觀與氣勢恢宏。這些對他在巨幅創作上的駕馭能力和從善如流,與宏觀把控的遊刃有餘,以及胸襟格局的博大寬廣,均可窺見一斑。

《鐵馬冰河》

然而不知何故,當霜凝正處于第一階段的畫馬創作高峰期,上天卻好象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不僅談不上在此基礎上的再提高,甚至連已有的非常成熟的馬也畫不出來了,上帝像是把畫馬這扇門予以關閉,以至令他産生了自廢武功的錯覺,從而掇筆不再畫馬了。而這一停便是數年的時間。直至新冠疫情期間的一次夢境,又才讓他天賜靈感,以至深夜兩點即興起床鋪紙蘸墨,激情地将他夢中的畫面揮毫于宣紙,又開始了他一發不可收的第二階段的畫馬創作,并前所未有地将他夢中的抽象畫風,融入他此前狂草加大寫意的繪畫上,從而走出了一條不同于任何流派的狂草+大寫意+抽象的獨創之路。

而這時的霜凝,受畢加索那句:“鳥兒叫的好聽嗎?好聽。懂嗎?不懂。美嗎?美。”迷上了抽象繪畫。後來又受蒙德裡安、康定斯基、波洛克、德庫甯、趙無極等抽象繪畫大師的影響,便在退休後利用足夠充分的時間,一門心思地緻力于抽象繪畫的全新創作,進而形成了有别于他人自成一體的“T”抽象繪畫風格。然後再将他的抽象畫風,注入幾已不受羁絆的狂草+大寫意的畫馬上,這便讓他進一步擺脫了傳統筆墨的影響,任其單一線條的自由馳騁和力量宣洩,幾已進入無人之境的創作境界,使其無論站姿、跪姿、卧姿、回頭、前行、飛奔、騰空、嘻戲、頑皮的各種姿态的馬,更為鮮活可愛的躍然紙上。而現階段的馬,其線條的灑脫不羁和力量狂放,與幹濕線條的剛柔相濟所達到的虛實效果,令造型完全擺脫了此前形的桎梏,幾将大寫意的畫風,推向了抽象的極緻。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5

如此單一的線條和完全單一的用色,是怎樣被他鬼斧神工出了這樣的神形各異和鮮活生動?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便是在立體主義的表現手法上,又将他總結出來的“繼承與創新、技術與神态、整體與局部、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動與靜、虛與實、線與面、濃與淡、枯與潤、畫内功與畫外功”的十大畫馬哲學關系,有機地融會貫通于筆端,而令線條變幻多端,從而打破了傳統繪畫以俯視、仰視或平視點的畫面組合,進而将馬頭、馬頸、馬身、馬腿、馬蹄呈現出多視點的二度空間甚至三度空間的全景共存。其具體表現為:整體與局部及之間結構關系的精準把控,如耳、眼、尾等簡化甚至忽略不計,而主體的頭、胸、前腿及比例關系,則将他娴熟的縱虛線法、斜虛線法、橫撇捺虛線法、璇轉虛線法、三角虛線法、虛實結合法、空白法、兩分法等,和胸部的半圓法、全圓法、棱型法、角型法,與頭部的斜開法、豎開法、斜撇法、斜捺法、擡頭法、低頭法、回頭法等,和次要矛盾的後腿、蹄、臀、鬃的虛實結構,進行了完美無缺的糅合,令他筆下的馬綽約多姿并立體靈動,超越了人們習慣性的視覺感知,産生了令人難以想象的抽象效果,進而引導觀者對其畫面理性思考和任意遐想。而他筆觸的提按、頓挫、速緩,則讓他筆下的線條韻律展現出疾、馳、狂、雅、斷、連、枯、潤、腴、瘦等各種富于生命力的節奏形态,從而完美地呈現出激越與剛健、活潑與溫馴、沉靜與優雅、着實與虛幻等諸多意象,并讓畫面超凡脫俗,如夢似幻。

抽象表現主義的成功融入,将霜凝的主觀情感和自我感受,通過線條的起伏變化和節奏律動,細膩、生動而又準确地表達得清晰無誤,如他用兩條略顯粗率的簡單線條,便讓馬嘴别出心裁地大開大阖,借以表達馬的内心歡快、愉悅、率真、沉靜、溫馴等;而以虛實線條和筆墨表現上的豪放、狂悍卻又嚴謹合度,與點、線、面恰到好處的連接所體現出的結構和動勢,更讓馬的生動雅逸、挺秀英俊、雄姿勃發或忠誠勇敢,筆酣墨暢地展現得淋漓盡緻。但與西方的表現主義多以誇張、變形乃至怪誕的構圖,借以發洩内心的苦悶、焦慮、不安甚至痛苦絕望天壤之别,霜凝在他的作品裡,表達的多是樂觀的、積極的、健康的、浪漫的、抒情的而又極為細膩的情感,傳遞的是熱情洋溢和達觀向上的樂觀主義和浪漫情懷,這與他一再強調的“抽出心中之象,抽出心中真善美”的創作理念契合得綿密無縫。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6

即便表現的是馬的哀傷,也同樣被他賦予了極為優雅的姿态,和極為高貴的品格,以至令人對馬的哀怨惆怅,有着難以言說的深刻共鳴。例如他的系列《烏骓馬》,便将史傳中項羽自刎前為護愛駒而将烏骓馬推入舟中,但烏骓馬卻躍入江中為項羽殉主的忠貞、傷情、決絕和悲壯,刻畫得如泣如訴而又令人為之動容與肅然,令畫面彌漫出一種悲劇的力量和悲情的美感,傳遞着至真、至義、至情、至愛的高尚情感與節操,與他上述的創作理念契合得令人蕩氣回腸。而他為這組馬所特意填的詞《漁歌子.畫馬》:“紙上蹄聲筆下風,聲聲泣血染長空。垓下鬼,楚家雄。烏骓魂骨不江東。”則将他的主觀情感和自我感受表述得至為情真意切。他為《春風得意》題的詞《南歌子.畫馬》:“筆下疾風起,胸中意氣傾。潑出紙上馬蹄聲。萬緒千愁一踏碎如星。”同樣将他主觀的豪邁和内心的激越,通過筆下力的宣洩,釋放得極為酣暢淋漓。而這正是他極簡到無法再簡的特有畫風上的極佳效果。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7

可貴的是,霜凝在畫馬藝術上的不斷創新,不僅體現在對傳統筆墨的突破上,甚至擺脫了對傳統繪畫工具的依賴,以至牛刀初試,便将闆刷、硬紙闆、丙烯等綜合材料的大膽嘗試,又前所未有地創作出了與此前完全不同的馬來,實現了對傳統技巧和表現手法的颠覆性突破。這組創新之作,顯然有着西方現代繪畫的典型特征,卻又不失寫意馬畫的技巧表現。而革命性的闆刷效果,竟也刮刷出了傳統筆墨的神韻精髓,和立體主義與表現主義的多元融合,而讓畫面同樣有着令人一見忘俗的印象深刻,散發出力量的宣洩,和黑白對比的強烈視覺沖擊,以及情感思緒的飽和表達。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8

極簡之風,是霜凝馬畫的最大特點。能以如此單一的線條,鳳翥龍翔出馬的氣象萬千,尤其要求畫家在看似簡單的表現手法上,對細節的精準把控,和對線條的娴熟運用與整體構圖的胸有成竹,特别對馬的外貌特征、比例結構、性格心理和個性特點悉數掌握甚至了如指掌。縱觀千百年來畫馬史,從最初的非現實主義,到後來的現實主義,再到之後的兼工帶寫,以至大寫意風格的普遍确立,乃至西方最早的古典主義,和後來的現實寫生,以及印象抽象,均是一條從繁到簡的創作之路。而在這個過程中,畫繁容易畫簡難,畫形容易畫神難,已有相當程度的共識,這從世界繪畫史的發展,和衆多包括林風眠、吳冠中、趙無極、梵高、蒙克等世界頂級藝術大師的藝術風格中不難得見。尤其趙無極更竭力反對技藝堆砌,提倡從簡單的畫面中,蘊含豐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這從一個側面也可說明畫簡難和畫神難,而在藝術市場上屢見不鮮的衆多天價成交的看似簡單的藝術作品中,也能充分體現藏家和社會所達成的對這一認識的高度共識。

而文人畫風,則是霜凝馬畫的另一顯著特征。無論第一階段還是第二階段,霜凝的馬畫創作,均極大地體現了他重意不重象,重神不重形,并以曲盡其妙的書法線條,将他大寫意加抽象繪畫的馬,爐火純青地揮舞出了極為傳神的韻味,讓畫面彌漫出傳統文人畫特有的清新、雅逸、淡泊、高妙而又脫俗,做到了神形皆妙的有機融合。而在多年來的創作過程中,他對文章寫作和繪畫創作總結出的以下十有:言中有己∥畫中有己,言中有情∥畫中有情,言中有勢∥畫中有勢,言中有神∥畫中有神,言中有趣∥畫中有趣,言中有約∥畫中有約(簡約)……則很好地體現在他妙趣橫生的畫面上,和他積極提倡的新時代文人畫的創作理念:“堅守氣韻、引領潮流、人格境界、學識思想……”等主張一脈相承。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9

霜凝的馬畫創作,天馬行空、出神入化,并在千百年來的畫馬藝術實踐中,幾乎窮盡了一切表現手法後,卻又奇迹般地僅以單一線條的神妙莫測,幻化出如此衆多妙不可言的神作。而如此創新和藝術上的極限挑戰,和他數十年宏觀金融調控的工作經曆,以及在文史哲、詩書畫上的深厚造詣,乃至因工作之故而走南闖北的見多識廣,與善于思考所形成的見地獨到等畫外功密不可分。受造化弄人,自幼便醉心于人文藝術的霜凝,卻陰差陽錯地做了一輩子金融工作。可看似水火不容的人生經曆,竟極大地為他在藝術創作上的海闊天空,創造了千帆閱盡後的廣博視野和見識,而他博古通今、學貫中西的滿腹經綸,則讓他以更高的境界來看待金融工作,并取得了卓爾不群的公認成就,進而成為衆所周知的金融大家。而他這樣的閱曆眼界,和由此形成的胸襟格局,便令他的筆下信馬由缰,卻又守法有度。

如他所題的《七絕·畫馬》:“一嘯潑來天下馬,踐平素尺掙開缰。誰言隻有長安好,踏遍寰中盡帶香。”便将他不墨守成規的創作理念,和氣度恢宏的胸襟豪邁,體現得至為真切,而以下事例,則是他畫外功的生動寫照。那是20多年前,他因公前去湖北襄陽出差,卻不顧旅途勞頓,利用緊張的工作之餘,心懷虔誠地一心想考證《三國志》裡劉備的坐騎的盧馬,是在怎樣江流湍急的數丈寬的檀溪河邊,馱着劉備驚天一躍,從而擺脫了身後欲取劉備之命的無數追兵的窮追猛打,為日後“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保住了關鍵人物劉備的“馬躍檀溪”這一極具傳奇色彩的曆史遺址。可當地政府和金融口的接待人士,當時卻不知道這個典故,更不知道遺址在何處。最後經多方查找,在江邊山麓斜坡上,撣去塵土、清理幹淨,這才得見前人刻在石坡上的頗有曆史遺韻的“馬躍檀溪”四字,從而了卻了他的一段心願。由此不難看出他倡導的“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經萬件事、師萬人長、抒萬般情、拓萬丈胸”這樣境界高邁的畫外功。他為此所題的《七絕·的盧》:“本來販履少人聞,不過嗚呼起座墳。陳壽緣何書史冊,的盧一躍定三分。”和他題寫的同樣帶有曆史典故的《七絕·昭陵六駿》:“千裡黃沙萬裡疆,龍嘶虎嘯伴秦王。世人隻道淩煙閣,廿四雄蹄挺大唐。”與《七絕·天馬》:“渥窪太乙骥中龍,直上雲宵抵九重。秋雨嫦娥天滴淚,漢宮皓月兩情濃。”以及訖今創作的數千首各種體例的詩詞,同樣是他畫外功的最好诠釋。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10

《的盧馬》

如果說人文藝術上的深厚造詣,極大地成就了霜凝的馬畫創作,那他數十年宏觀金融調控的工作經曆,則讓他在馬畫創作上不受任何藩籬的制約,敢于挑戰創作上的極限,積累了極為寶貴的工作經驗,和由此形成的遠見卓識與氣度心胸,這在巨幅創作上體現得尤為突出。如前面提到的《鐵馬冰河》,便是他在高強度的超時工作一整天後,處于極度疲憊的狀态下,為放松心情和緩解疲勞,臨時在辦公桌上鋪上畫氈,即興揮毫不到1小時創作出來的10張8尺整張的巨幅畫作。而每畫完一張,司機便拿到外面走廊去晾開,他再緊接着畫下一張,待司機返身回來取下一張時,他則已經一揮而就,完成了下一張。如此往複整整10張既緊密相聯又各自成幅的巨幅作品,他是如何在司機拿走前一張的參照下,做到10張之間的無縫對接,這便得益于他長期宏觀金融調控養成的心中有數,和他深厚的人文素養和廣博的人生閱曆。

尤其令人驚歎不已的是,他在2020年國慶的半天時間裡,僅以3.5小時,共耗墨汁25斤,便勢如破竹般揮就出100X2.2米如此驚世駭俗的恢宏巨作,更将他在宏觀調控上的這一巨大優勢,發揮到了令人難以想象的無以複加的極緻。而他線條的奔放、筆力的遒勁、意韻的連貫,和揮舞出的排山倒海、四蹄生風的磅礴之勢,而令觀者血脈贲張、心旌激蕩,以至在所接觸到的朋友圈内,引發了震古铄今般的極大轟動,甚至不少人激動得為之舞文弄墨,其以下兩首學者的激情所賦,便将此幅巨作帶給大家的視覺沖擊和内心震撼,刻畫得令人振聾發聩:“新奇無定法,上人号霜凝。興來揮健筆,須臾百丈成。征塵随手起,萬裡蕩嘶鳴。曲勁飲東海,瘦骨折西風。頓挫積玄鐡,捭阖移碩淩。天龍布筆陣,兕虎奪墨城。飒飒驚似電,蒼蒼老如松。左突忽右蹙,來雁複去鴻。渾脫公孫舞,今世幾回逢?”和《觀霜凝先生畫馬歌》:“書家筆下畫家魂,書畫一體在精神;初為書法後為畫,字欲展翼變成鷹;噴湧之來狂飙态,滿篇成竹早在胸;始把點線連成片,全無雕琢卻圓融;一撇一豎一圈住,轉眼烏骓案上生;初時寫意為潑墨,一篇畫就好峥嵘;匹馬喑啞難向隅,萬馬奔騰齊争勝;過隙白駒旋有影,嗟餘骐骥正嘶風;群觀洶湧包天勢,各自不同現真容;中列太宗拳毛,顧視沉靜氣深穩;雖然未睹将軍面,畫外喧嚷幹戈聲;尺幅之間能踴躍,不啻海闊與天空;紛呈千姿顯百态,繁華畫盡是霜凝。”則将所受到的震撼,表達得激情四射。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11

《萬馬奔騰》

芙蓉樓送辛漸大草書法(壯心老骥馬蹄昂)12

《萬馬奔騰》局部

文如其人,畫如其人。縱觀霜凝的馬畫創作,均是在不斷地創新與突破中螺旋上升,并完美而又完整地注入他的情感、精神和思想。而他魔幻一般的線條,猶如提琴的弦,所奏出的弦律時而舒緩、時而激越、時而沉靜、時而高亢、時而哀怨、時而歡快、時而奔放、時而内斂、時而優雅、時而惆怅、時而如泣如訴、時而風狂雨驟,并将書法線條的抒寫性、寫意性、抒情性和書卷氣,完美地結合得恰到好處,令人回味無窮地在他看似簡單卻又妙不可言的出神入化的線條裡,捕捉他所要傳遞的無論是大的精神還是小的情緒。雖受老甲啟發,但他卻在老甲“非常大寫意”的基礎上,以他哲學家的高度、曆史學家的深度和詩人的情懷,前所未有的獨創出“草書+大寫意+抽象”的特有畫風,成功地将他在詩書畫、文史哲上的集大成,和他對儒釋道、精氣神、天地人的理解追求,與他總結出的對立與統一十大關系間的道與度,完全跳出了形的束縛和傳統筆墨的窠臼,成功地将東西方繪畫的表現技巧和藝術語言,完美地糅合于他兼具東西文化元素的畫馬藝術,實現了他“東方抽象繪畫”的驚險跨越。他新填的詞《浣溪沙∥為百米畫馬長卷填》:“去歲菊英今又黃,群山晚照落殘陽。霜天寒露北風涼。秋水不憐枯樹朽,清輝可染少年狂。壯心老骥馬蹄昂。”和新賦的詩《七絕.赤兔》:“炭火披身不解衣,青龍偃月走單騎。一蹄镌刻傳古今,武聖關公入史碑。”則将他内心的獨白和藝術上的追求,以及詩畫一體的至高境界,體現得尤為完美與真切,令人對他的馬畫藝術的前景,有了更高的期待和憧憬。

(曾祥玉)

來源: 鳳凰藝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