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出生和死亡,孩子在3-5歲期間會特别癡迷于這個問題的研究。他們會問父母:自己是如何出生的?父母在給予短暫的回答後,他們一知半解的留在腦袋裡,等待一有機會,會再次發問。
就像我的小兒子四歲,從幼兒園回來會問我:“媽媽,你說我是從你肚子裡開刀取出來的,可是可可說,她是從媽媽屁股裡出來的,就像母雞下蛋一樣,到底誰說的對啊?”
媽媽解釋為什麼沒有能夠順利的自然生産,最終剖腹産,可能孩子無法理解。直到那天給他讀了一本中信出版的科普繪本《動物請回答:你怎麼出生的?》,他再也不問我這個問題了,因為他發現存在世界上,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類,都允許多種形式的神奇發生。
◎認識43種動物獨特的出生方式,感受奇妙的大自然
這本繪本裡介紹了43中動物的出生發生,其中有小朋友熟悉的蝸牛、蜻蜓、瓢蟲、螢火蟲,還有小朋友在動物園裡見過的袋鼠、章魚、海豚、水母、海豹等動物,還有一些他們連名字都沒聽過的縱紋腹小鸮、非洲冕豪豬、蝾螈等。
雌性豎琴海豹會在浮冰上生下寶寶,小海馬是從爸爸肚子裡出生的,蝸牛是在疏松的泥土裡出生的,石斑魚從卵出生5歲,會發育成40厘米的長的成年雌魚,而到9歲的時候會轉變性别為雄性……
不得不承認,打開這本書,你會發現這些動物在繁衍後代上有着非凡的智慧,而這些客觀存在的知識,作為家長都會有知識死角,當然和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也是非常有趣的,那種驚喜和驚奇,絕對是增進親子關系的好辦法。
◎動物手繪特寫,配合場景剖面圖,展示照片難以捕捉的動物繁衍奧秘
每一種動物,都會配有兩張插圖,畫風簡單大氣,逼真自然的動物形象,搭配繁衍場景的剖面圖,精準展示了照片難以捕捉的畫面,讓孩子能夠一眼看透動物的繁衍的智慧和大自然的神奇之處,領會手繪科普的魅力。
而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在給孩子講解了兩三個動物後,他已經學會了“搶答”,他會根據第二章配圖小寶寶的行動或者角落細微末節處,先描述是如何出生的。
例如黑毛蟻,他會搶着說:媽媽我知道,螞蟻是産卵的,這個白色的就是卵,然後會孵化成小寶寶。
我本以為複雜難懂的動物繁衍奧秘,他看圖聯想,直接就說出答案來,這就是視圖傳授知識的益處。
◎大師聯手,用心講述自然故事:以簡約的畫面,展現豐富的科普知識
這本書的文字部分也是經過專家仔細研究的,生動有趣,非常符合孩子的閱讀習慣。例如,在介紹林鼬時的文字描述:“林鼬臉上的花紋好像強盜的眼罩一樣。”
而對于繁衍介紹字眼上,并沒有回避自然器官和行為,對于“子宮”、“生育能力”、“交配”、“孕育”等詞語,家長可以随時根據寶寶的提問,更具孩子的認知水平,給予知識的淺顯介紹。
作者吉貝爾曾經參與編寫了多部暢銷童書,繪者克萊蒙斯屢獲博洛尼亞國際插圖展等童書大獎。他們一起合作将真實有趣的科普知識和溫暖寫實的插畫完美的結合。
02、孩子為什麼要學習生物科普知識?如果單純從應試教育角度來看,生物的繁衍屬于初中的生物知識,為什麼讓孩子們從小了解這麼多種類的動物繁殖的過程和不同呢?
◎讓孩子了解生命的來處,了解科學
關于物種的起源與進化,每個階段都有新的發現,人類隻是地球上的一種生物,我們和其他動物一起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一種生物都正在經曆着數億年的進化,也還在不斷的發展中。
而最初的生命都有繁衍的形式,才得以保存下物種的生命,人類也需要生孩子,養孩子,而孩子們長大了也可以做父母,這是生生不息的使命,也是保護物種的自我防護措施。
◎讓孩子意識生物有家族性,愛護動物
從身邊動物小蟲子、小貓小狗到小朋友,每一個生物都有特有的方式來到世界上,不是靠魔力仙氣變出來的,而這些方式就是最基礎的生物科學。
得知生命的最初奧秘,孩子們才會在頭腦中形成認知,并對每一種生物有敬畏之心,不會随意的虐待和殺害。
◎讓孩子意識到動物種類繁多,增加對大自然神秘的探索興趣
讓孩子了解生物多樣性的世界,帶來了視覺盛宴,開闊了同學們探索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眼界。
引發孩子們對動物外形姿态、數量、取食方式、食物構成、繁殖行為、遷徙特點和栖息環境等知識的探索性,增加孩子們對大自然的喜愛,對探索自然充滿興趣。
我兒子非常喜歡恐龍,經常問恐龍是如何滅絕的。我們讓孩子從小了解動物門的科普知識,用一種書本的信息傳遞,了解在鋼筋水泥的城市中難得一見的各種動物們。
随着科技的發達,世界越來越進步,原來的原生态在逐步離我們遠去,很多動物依依不舍地被迫 離開它們的栖息地。終于有一天,當我們想要補救時, 形勢已經變得非常嚴峻。
很多信天翁被發現死于食用塑料和垃圾,很多海龜把漂浮垃圾當成食物,生态的破壞讓動物們前所未有地暴露在天敵和其他風陷如公路、鐵路等的面前。
而這一切是誰造成的呢?
我們即便看不見那些稀有的動物,但我們可以通過保護生态環境的方式去保護它們的存在。了解它們,是愛這些動物們、大自然的開始。
作者介紹:榮榮
每本書都認真讀過,寫書評,推薦好書!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系教育
#觀止讀書會#@曆史這樣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