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20:00:44

從詩經釆艾,端午的挂艾,到至今使用的艾炙,來領略古老的艾草

“彼釆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詩經《釆葛》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端午艾草詩詞八首)1

端午節有艾草挂在門口的風俗,它起源于何時,又為什麼年年端午必要插艾呢?一向注重實用和與時俱進的中國人,為什麼對端午插艾的風俗,固執地保留和延續下來呢?今天我來談談古老而神奇的艾草。

這是一首先秦時代的詩經,最下限是公元前6世紀,距今至少2600多年。寫了一位釆艾的女孩,男子在思念她,說她去原野上采集艾草去了,我見不到她的身影,一天仿佛有三年那麼漫長。

那麼可以證明,釆艾是女子重要的工作。她為什麼會去釆艾?一種推測,是艾草鮮嫩,上古農業不發達,需要不斷采集野生可以吃的蔬菜,二種推測是,艾草很重要,居然這個女孩子,采集它竟然花了整個白天。

如果這個女孩不是遇到意外,何以用這麼長時間去尋找艾草?就算那時沒有青銅的刀具,采集吃的野菜也不用花上漫長的白天啊。可以證明這個艾草實在是重要。

一,艾草可以吃,這個無需考證,因為至今嫩葉和嫩芽都可以做蔬菜。

二,艾草有别的重要的用途。

成書于漢代的神農本草經,記錄就從原始社會到秦漢時期,先民們使用草藥的經驗,說艾草可以治療風寒濕痹,補中益氣,幫助頭發生長烏黑,治療心悸,腸胃疾病。

這個女子釆艾很大的原因是艾能治病。她要麼是家人患病,要麼是從事必須釆艾的工作。那麼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誰最需要大量的艾呢?她的親人,巫師,醫生,還有貴族。

所以有一個解釋,這個女孩之所以白天辛苦釆艾,是因為當時的貴族或者王,需要三年的好艾草,所以有情人隻能望着她美麗的背影遠去。

這種解釋,隻是一種。但至少說明艾的重要,已經在上古就被驗證。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端午艾草詩詞八首)2

說起艾,至少在奴隸社會,那真是好東西,因為詩經還有一首含有艾草的詩。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

樂隻君子,遐不黃耇。

樂隻君子,保艾爾後。”詩經小雅《南山有台》

這是周朝的是貴族,已經使用艾來保養身體,需要大量的艾。那麼艾的使用肯定在西周之前,隻不過西周的貴族強調了它的保健功能。

艾是随着中國古人的誕生,在原始社會就逐步發現和運用的野生植物。那麼它很可能是在燒山開荒和食用的過程中,發現它的植物有明顯的藥用,而煙氣可以治療寒濕帶來的各種不适,由巫師或者巫醫加以利用,成為貴族和平民都經常用到的草藥。

那麼端午的艾草為什麼這麼有名呢?

艾本身去寒濕的功效,就和太陽相關。艾草在夏天旺盛生長,古老的中醫學認為,艾草的藥性在太陽最炙熱的時候達到最好。

而古代一直延續着太陽崇拜,節氣的起源就是太陽行經地球表面軌道和痕迹的劃分。至少夏至是重要的節氣。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端午艾草詩詞八首)3

獨家:4月悠悠艾草香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屈原離騷

這首戰國末期屈原的離騷,雖然不能具體看出是端午還是夏至,但是盛夏裡,帶着艾草在身邊,已經成為風俗。隻是屈原更喜歡佩蘭的清幽辛烈的香氣,所以他質疑這種泛濫的習俗,主要是針對貴族的。都帶着艾草,還說佩蘭沒有效果。美麗的芳草,居然趕不上滿街的艾草的味道。

從嗅覺上來講,艾草的确沒有蘭草好聞。很多人還說這是臭蒿。但是艾草是古代人們生活中不能或缺的草藥。

端午或起源在屈原時代之前,或之後,但是端午和夏至之不了分,是夏至節日的前奏或者前移是不可否認的。因為此一階段,太陽直射最猛烈,常伴随高溫多雨,容易感染熱毒瘟疫,人們最需要補足身體的正能量,喝艾草煮成的湯汁,清毒避暑,祛除濕氣,用艾葉洗澡洗手,祛除病菌,用艾草薰煙,防止蚊蟲和流行病,将艾葉條挂在門口,寓意陽氣旺盛,保佑家庭,将艾葉收集制成香囊,是人們對付盛夏疾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晉朝已經有明确的端午的記載,《風土記》中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俗重此日,與夏至同。”這裡表明了端午節是和夏至節緊密相關,為了迎接盛夏,對付高溫天氣,人們在五月開頭就做了各種準備,而五月五日,為民間所重視,形成了端午。

那麼自然關于夏至的風俗也會前移,包括用佩蘭洗浴,使用艾草避邪防暑,防治疾病。屈原時代的蕭艾滿街,同樣延續了下來。

唐朝就不用說,能夠将端午納進法定節假日的,就是盛唐的氣量,尊重民俗并且有所傳承。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強調了端午和屈原的聯系。雖然這之前,僅是民俗傳說。端午節有着更隆重迎接盛夏和緬懷愛國者屈原的現實意義。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端午艾草詩詞八首)4

”繡額朱門插艾人,羞将角黍近香唇。

平明朝下誇宣賜,五色香絲系臂新。“和凝《宮詞》其一

這裡可以看到端午節宮廷中門口插艾條的風俗。五月的艾草成條,雖然沒有蘭草鮮花的香氣,但是已經成為風俗,有如人高的艾草,香氣可以祛除空氣中的濕氣和蚊蟲,又像人一樣守護家園。

當然端午節還有粽子,還有五色絲,立體保護着人們的身體和精神。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鬓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唐殷堯藩《端午日》

尋常人家自然也會插艾條,不過唐朝經濟發達,用艾做成的各種制品也多,比如艾草香囊,這裡的艾符,有可能是指門口艾葉,也可能是指佩戴在身上的艾葉飾品。

當然作為男人,他還是鐘情這個節日有菖蒲酒。而酒的釀造當然是太平盛世,有多的糧食釀造。

所以這首詩,有着端午節祝福太平盛世的美好寓意。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端午艾草詩詞八首)5

”門兒高挂艾人兒。鵝兒粉撲兒。

結兒綴着小符兒。蛇兒百索兒。

紗帕子,玉環兒。孩兒畫扇兒。

奴兒自是豆娘兒。今朝正及時。“宋朝無名氏《阮郎歸·門兒高挂艾人兒》

這是宋朝的端午節,一個女子的家常。門口高挂艾蒿,迎接端午。自己臉上撲着粉,衣服上挂着各種艾符香囊,臂上纏着辟蛇的五彩絲,手裡拿着夏天的紗手絹,帶着通透的镯子,拿着扇子,打扮得像個美麗的豆花娘子,婀娜亭亭,過着盛大的端午節,像夏天裡一朵清麗的花。

這裡的艾草挂在門口,艾草香囊挂在身上,清涼涼,美端端夏日小娘子。

“見浴蘭才罷,拂掠新妝,巧梳雲髻。

初試生衣,恰三裁貼體。

艾虎宜男,朱符辟惡,

好儲祥納吉。金鳳钗頭,

應時戴了,千般忔戲。”宋朝趙長卿《醉蓬萊·見浴蘭才罷》

這同樣是一個閨閣女性的端午,我來談談艾虎,這是用艾草制作的虎狀的小香囊,可以帶在身上,插在頭上。為什麼做成虎狀呢,因為虎是百獸王,這裡有象征意義,代表百毒不侵。那麼用艾草做成的香囊有什麼作用?

這裡就得談到艾草的藥用價值,從上古到現在,人們不斷在發現。

除了上古的消毒辟穢,逐寒濕,行氣血之外,至少宋朝已經發現了它對女性的保健功效,安胎,治療月經不調,流産等疾病。所以有艾虎佩戴在婦女身上,宜于生養的作用。尤其盛夏高溫季節,女性格外嬌氣,免疫力降低,使用和佩戴艾制品,事半功倍。

但顯然,詩詞裡不能盡述的是艾炙的功效,從上古到現在,艾炙一直流傳,雖然艾炙的機制難以弄清楚原理,但是艾炙的效果,是很多人有體驗過的,通經活絡,祛除寒濕疼痛,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端午艾草詩詞八首)6

“願人生,常醉飽,百年中。

獨醒竟複何事,憔悴佩蘭翁。

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經三載,

療病不無功。從此更多采,

莫遣藥囊空。”元朝王旭《水調歌頭 端午》節錄

關于艾,很多人不在農村,是沒有見過艾草那成片青色的美。尤其是晚春初夏的艾草,那一種美麗清新的綠,讓人歡喜。說一個人的年華之美,我們會用到“少艾”這個詞,“青青少艾”,讓人有那最清新蓬勃的綠美和健康。

或者收集起來的艾草經過曬幹,無複那種青翠,但是艾草的藥用,恰讓人感受年青,仿佛那青青之色,不在貌,而在于靈魂。

所以這首端午的詩詞,是誇贊自己懂得人生,懂得保健。我不想學屈原獨醒,我隻願意讓艾草伴随我,我有三年的好艾草,讓我隐居在山裡,享受自然和人生。

這首詞并沒有對屈原的不尊重,但是如同《楚辭》裡的《漁父》,揭示了人生的另一種可能,因為漁父曾經勸屈原,我知道你清醒,但是可否用另外的方式成就人生呢?遠離世俗,過簡單的隐居生活。

屈原正是知道自己可以選擇,但他仍舊放棄了,是非不會,乃是不為,用自己的生命,喚醒更多的愛國者,這正是屈原之偉大。

描寫端午挂艾草的句子(端午艾草詩詞八首)7

所以端午紀念屈原,也不妨用一把艾草,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特點,靈魂青青,利他而存在。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