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德州新老城區劃分

德州新老城區劃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1 06:40:10

德州新老城區劃分?1949年 5月,據中央關于為紀念烈士所改縣名一律恢複原名的指示,振華縣複名甯津縣屬滄南專區匡五縣改稱陵縣,屬泺北專區 10月29日将原屬華北人民政府管轄的齊禹、河西、平原等7縣劃歸山東省,原屬冀南衡水專區的平原縣(路西)劃歸山東省渤海行政區泺北專區 1950年 1月5日 渤海行政公署批準:撤銷平北縣,并入平原縣 政務院1950年5月9日批準:撤銷德州市,并入德縣撤銷齊禹縣,并入齊河縣、禹城縣撤銷惠濟縣,并入惠民縣、濟陽縣、商河縣 政務院12月6日批準,設立德州市,以原德州市并入德縣的地區為其行政區域 1952年 7月17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批準:撤銷陵縣,大部與德縣合并,唯原第七區和第四、六2區之一小部分劃入臨邑縣德縣機關駐地由德州市遷至原陵縣城 政務院1952年10月24日批準:山東省的東光縣、吳橋縣、甯津縣、慶雲縣、鹽山縣、南皮縣劃歸河北省河北省的恩縣、武城縣、夏津縣劃歸山東省德州專區河北與山東兩省過去在毗連地區互劃的縣份,應歸還原建制即現屬山東省原為河北省舊轄之鹽山、慶雲、南皮、東光、吳橋、甯津等6縣劃回河北省屬;現屬河北省原為山東省舊轄之恩縣、武城、夏津、臨清、館陶、邱縣等6縣,除邱縣系全部飛地因領導便利仍留河北省外,其餘五縣均劃回山東省屬 1953年 11月12日内務部批準:山東省德州市的桑園鎮和德縣的劉池莊、大興莊、羅辛莊、第五、第六、第八、大第八、小丁莊八個村劃歸河北省吳橋縣 1954年 12月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恩縣的耿家、李家、楊家3村劃歸平原縣領導 1956年 2月24日國務院批複:撤銷德州專員公署,原屬的樂陵、商河、臨邑、濟陽、德平5縣劃歸惠民專區,夏津、武城、德縣、平原、禹城、恩縣、齊河7縣和德州市劃歸聊城專區撤銷德平、恩縣、将德平縣所屬行政區域分别劃歸德縣、臨邑縣、商河縣和樂陵縣;将恩縣所屬行政區域分别劃歸平原縣、夏津縣和武城縣;具體拆分如下:撤銷德平縣的建制,将糜鎮、張習橋、堤後劉、史官寺、常莊、三劉、周家、興隆、趙家、後王、張寨、姜家、大王、陳家、麻坊子、黃集、厚家、高牛、宋家、峰李、馬廟、桑林、義渡口、果園、雙廟等25個鄉劃歸德縣;炊家、剛家、窪李、伯言、馬家、黃家、奎台、全家、趙集等9個鄉劃歸商河縣;譚家、閻家、郭寺、茂梧、張屯、劉集、張家、井子、化樓、孔鎮、四合等11個鄉劃歸樂陵縣;大劉、爐房、新莊、鄧家、夏家、北林、茄李、丁家、王河頭、蔡家、德平鎮、翟家、前屯、孫鎮、理合、蔺家、王寨、謝家、紮李等19個鄉劃歸臨邑縣撤銷恩縣的建制,将城關區(一區)的洞子頭、軍營、北站、王大莊、萱莊、孫莊、徐莊、肖家牌、辛莊、馬五、城關鎮等12個鄉鎮,四女寺區(七區)的張家寺、丁王莊、佛堂、肖營、齊館、草屯、頭屯等8個鄉,呂莊區的史堂、桃花店、小河莊、呂莊、董王莊、李善屯、嶽覺寺等7個鄉劃歸平原縣;滕莊區(三區)的堤口、蘇屯、邢屯、大史屯、桑屯、張郭秦、劉屯、傅家坊、滕莊、魯權屯等10個鄉劃歸武城縣;将蘇劉區(六區)朱莊、傅莊、康寺、才莊、陳屯、左王莊、馬官屯、常集、龍王莊、大興、前哨等11個鄉劃歸夏津縣 1958年 内務部4月18日批準:齊河縣的梅花花山村、山東村、山西村、月牙壩等4個自然村劃歸曆城縣領導 12月2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3次會議決定:撤銷武城縣,将原武城縣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夏津縣撤銷樂陵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商河縣撤銷濟陽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臨邑縣撤銷平陰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東山縣撤銷禹城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分别劃歸高唐、齊河2縣撤銷德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分别劃歸德州市和平原縣(漳衛新河以東之9個人民公社并入平原縣)平原縣的四女寺、黃河崖、沙王莊、蔔官屯等四個鄉劃歸德州市領導 1959年 山東省民政廳12月27日批準:臨邑、商河2縣原屬聊城專區,現劃歸淄博專區 1960年 國務院1月4批準:商河縣改名為樂陵縣 1961年 7月9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11次會議決定:恢複德州專員公署9月28批準:德州專員公署領導的德州市和齊河、平原、夏津3縣原由聊城專員公署領導;樂陵、臨邑2縣原由淄博專員公署領導 10月5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13次會議決定: 1.恢複禹城縣,以合并于高唐縣的原禹城縣行政區域為禹城縣的行政區域以原禹城縣并入高唐、齊河2縣的行政區域為禹城縣行政區域; 2.恢複陵縣,以合并于平原縣的原陵縣行政區域為陵縣的行政區域以原陵縣并入臨邑、德縣2縣的行政區域為陵縣行政區域; 3.恢複武城縣,以合并于夏津縣的原武城縣行政區域為武城縣的行政區域 4.恢複濟陽縣,以合并于臨邑縣的原濟陽縣行政區域為濟陽縣的行政區域 5.恢複商河縣,以合并于樂陵縣的原商河縣行政區域為商河縣的行政區域 1965年 3月12日國務院【國内字75号】批複:同意山東、河北兩省原則上以衛運河、四女寺減河為省界的具體調整意見将山東省武城縣所屬衛運河左岸的饒陽店、武官寨、祖陽莊3公社和甲馬營公社東排等14個自然村,共244個自然村劃歸河北省故城縣将河北省甯津、慶雲2個縣的建制及甯津、慶雲、吳橋、東光、鹽山、故城6個縣的各一部分行政區域劃歸山東省,即:将河北省甯津縣的建制連同甯津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的田莊、長官、雙碓莊、劉營伍、後魏、大柳、常窪、張學武、杜集、後王、孟集、柴胡店、尤集、小店、城關、相衙鎮、保店、張宅、時集、虎皮張20個公社和道口公社的樓子李等18個自然村,龍潭公社的周巴鬥等10個自然村,共770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甯津縣的其餘行政區域分别劃歸吳橋、東光2縣将河北省慶雲縣的建制連同慶雲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的東郎塢、尚堂、大靳、中丁、楊和尚、中王、闆營、解家集、東辛店、小鄭、大丁廟、大胡、徐園子、嚴家務14公社和城關公社的東周莊等28八個自然村,劉範公社的周尹家等6個自然村,共249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慶雲縣的其餘行政區域劃歸河北省鹽山縣将河北省吳橋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的大趙、西堂、張敖3個公社共75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并入甯津縣;吳橋縣四女寺減河右岸的趙富容、趙虎、劉漢、趙宅4公社共75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陵縣将河北省東光縣所屬大張莊公社,計13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并入甯津縣将河北省鹽山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崔家口公社的齊家務等11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并入慶雲縣将河北省故城縣所屬鄭口公社的甘泉村劃歸山東省武城縣 3月27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54次會議決定:将德州市所屬的黃河涯二十裡鋪2個公社和于官屯公社的部分村莊劃歸平原縣;曹村、袁橋2個公社和長莊、二十裡莊2個公社的各一部分村莊劃歸陵縣 1967年 2月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批準:德州專區更名為地區,地區設立地區革命委員會(簡稱地革委) 1972年 11月将平原縣的黃河涯、二十裡鋪2公社析入德州市 1973年 國務院3月17日批準:武城縣駐地由城關鎮遷至舊城齊河縣駐地由城關鎮遷至晏城 1981年 12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 撤銷陵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甯津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樂陵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臨邑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濟陽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齊河縣晏城公社,恢複晏城鎮撤銷平原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夏津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 1984年 2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将陵縣城關鎮更名為陵城鎮将夏津縣城關鎮更名為夏津鎮将慶雲縣城關鎮更名為慶雲鎮撤銷商河縣城關公社,設立商河鎮将臨邑縣城關鎮更名為臨邑鎮将平原縣城關鎮更名為平原鎮将禹城縣城關鎮更名為禹城鎮撤銷武城縣舊城公社,設立武城鎮3月1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将甯津縣城關鎮更名為甯津鎮将濟陽縣城關鎮更名為濟陽鎮 1989年 12月2日國務院【國函76号】批複:将德州地區的濟陽、商河兩縣劃歸濟南市領導,齊河縣的靳家鄉、大王鄉和桑梓店鎮劃歸濟南市曆城區領導 1990年 1月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商河縣的奎台鄉劃歸樂陵市管轄;濟南市曆城區桑梓店鎮的油坊趙和大漠劉兩村劃歸齊河縣焦斌屯鄉管轄桑梓店園林場地段,齊河縣與曆城區以李家岸幹渠東壩頂中心線向東100米為界 1992年 10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擴大德州市面積;将陵縣的趙宅鄉、趙虎鄉、袁橋鄉、擡頭寺鄉和平原縣的王村店鄉劃歸德州市管轄 1993年 國務院9月9日批準:撤銷禹城縣,設立禹城市 1994年 12月17日國務院【國函132号】批複: 1.同意撤銷德州地區和縣級德州市,設立地級德州市,市人民政府駐原德州地區行署駐地2.德州市設立德城區,以原縣級德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德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原縣級德州市人民政府駐地3.德州市轄原德州地區的陵縣、甯津縣、慶雲縣、臨邑縣、齊河縣、平原縣、夏津縣、武城縣和新設立的德城區原德州地區的樂陵市、禹城市由省直轄 1998年 12月7日,德城區将于官屯鄉的東七裡鋪、林莊2個自然村和長莊鄉的楊莊、小齊莊、杏園、孫家堤口、趙辛莊5個自然村劃歸宋官屯鎮管轄(魯政函民字[1998]35号)1999年,德城區轄5個街道、3個鎮、8個鄉:馬市街道、建設街道、豐華街道、鹽店口街道、東地街道、二屯鎮、黃河涯鎮、宋官屯鎮、于官屯鄉、陳莊鄉、長莊鄉、擡頭寺鄉、袁橋鄉、趙宅鄉、趙虎鄉、王村店鄉 2000年 5月8日,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0]33号)批複同意:德州市禹城等3市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禹城市撤銷張集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辛店鎮;撤銷大程鄉、善集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房寺鎮;撤銷來鳳鄉、梁家鄉,以原來鳳鄉、梁家鄉的行政區域設立梁家鎮,鎮人民政府駐原梁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袁營鎮,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倫鎮;撤銷前油坊鎮、辛寨鄉,以原前油坊鎮、辛寨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辛寨鎮,鎮人民政府駐原辛寨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廿裡堡鄉、禹城鎮,以原廿裡堡鄉、禹城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市中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禹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石屯鎮,以原石屯鎮的行政區域設立禹石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石屯鎮人民政府駐地臨邑縣撤銷趙家鄉、李家鄉、沙河子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臨邑鎮;撤銷營子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臨盤鎮;撤銷滿家鄉、堿李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德平鎮;撤銷田口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興隆鎮;撤銷孟寺鄉、孫安鄉,以原孟寺鄉、孫安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孟寺鎮,鎮人民政府駐原孟寺鄉人民政府駐地武城縣撤銷郝王莊鄉、蔡村鄉,以原郝王莊鄉、蔡村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郝王莊鎮,鎮人民政府駐原郝王莊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四女寺鎮、馬莊鄉,将原四女寺鎮的行政區域和馬莊鄉的胡家窪、潘莊、代官屯、南鄭莊、小史莊、張郭秦、小賈莊、朱莊等8個村劃歸滕莊鎮管轄,将原馬莊鄉的其它村劃歸魯權屯鎮管轄;撤銷董王莊鄉、大屯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武城鎮 6月15日,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0]46号)批複同意:德州市夏津等8縣市區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夏津縣撤銷李樓鄉、朱廟鄉、栾莊鄉、郭寨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夏津鎮;撤銷後屯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蘇留莊鎮;撤銷西李官屯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新盛店鎮;撤銷常安集鄉、雷集鄉,合并設立雷集鎮,雷集鎮人民政府駐原雷集鄉人民政府駐地齊河縣撤銷南北鄉、焦斌屯鎮,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晏城鎮;撤銷大張鄉、仁裡集鄉,合并設立仁裡集鎮,仁裡集鎮人民政府駐原仁裡集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潘店鄉、務頭鄉,合并設立潘店鎮,潘店鎮人民政府駐原潘店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賈市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焦廟鎮;撤銷大夫營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祝阿鎮;撤銷胡官屯鄉、富足店鄉,合并設立胡官屯鎮,胡官屯鎮人民政府駐原胡官屯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宣章屯鄉,設立宣章屯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陵縣撤銷鳳凰店鄉、土橋鎮、劉泮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陵城鎮;撤銷鄭家寨鄉、堿場店鄉,合并設立鄭家寨鎮,鄭家寨鎮人民政府駐原鄭家寨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張習橋鎮,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糜鎮;撤銷宋家鄉、黃集鄉,合并設立宋家鎮,宋家鎮人民政府駐原宋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徽王莊鄉、官道孫鄉,合并設立徽王莊鎮,徽王莊鎮人民政府駐原徽王莊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鄧集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神頭鎮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爐坊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平原鎮;撤銷張士府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王鳳樓鎮;撤銷前曹鄉、尹屯鄉、林莊鄉,合并設立前曹鎮,前曹鎮人民政府駐原前曹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十裡鋪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恩城鎮;撤銷王廟鄉、蘇集鄉,合并設立王廟鎮,王廟鎮人民政府駐原王廟鄉人民政府駐地樂陵市撤銷城關鎮,以原城關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市中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城關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胡家鄉,以原胡家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胡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胡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雙廟趙鄉,以原雙廟趙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雲紅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雙廟趙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郭家鄉,以原郭家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郭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郭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三間堂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朱集鎮;撤銷楊家鄉、茨頭堡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黃夾鎮;撤銷丁塢鄉、楊盤鄉,合并設立丁塢鎮,丁塢鎮人民政府駐原丁塢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花園鄉、劉武官鄉,合并設立花園鎮,花園鎮人民政府駐原花園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鄭店鄉、王集鄉、奎台鄉,合并設立鄭店鎮,鄭店鎮人民政府駐原鄭店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化樓鄉、張屯鄉,合并設立化樓鎮,化樓鎮人民政府駐原化樓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張橋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孔鎮慶雲縣撤銷後張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慶雲鎮;撤銷大胡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常家鎮;撤銷大靳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尚堂鎮甯津縣撤銷小店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甯津鎮;撤銷孟集鄉、尤集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柴胡店鎮;撤銷田莊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長官鎮;撤銷常窪鄉、張學武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杜集鎮;撤銷張宅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保店鎮德城區撤銷陳莊鄉、鹽店口街道辦事處,以原陳莊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運河街道辦事處,将原鹽店口街道辦事處的管轄範圍劃歸運河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原陳莊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于官屯鄉、馬市街道辦事處,以原于官屯鄉的行政區域設立新華街道辦事處,将原馬市街道辦事處的管轄範圍劃歸新華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原于官屯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建設、豐華兩個街道辦事處,合并設立新湖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建設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地;撤銷長莊鄉,以原長莊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天衢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長莊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趙虎鄉、趙宅鄉,合并設立趙虎鎮,趙虎鎮人民政府駐原趙虎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王村店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黃河涯鎮 2002年 7月2日,省政府批複同意:夏津縣撤銷雙廟鄉,設立雙廟鎮;撤銷香趙莊鄉,設立香趙莊鎮以上2鄉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03年 12月15日,慶雲縣設立渤海路街道辦事處将慶雲鎮的文西、文中、青北、新建、新中、新興、光明、慶東、慶中、慶西等10個居委會和任店、範庵、窪于、小鄭、楊習武、東歪柳樹、西歪柳樹、信家、東周、喬萬、解集、姜楊李、窦家、柳家、劉南純、甄家、齊家、都家、小李、東胡嶺、西胡嶺、養馬王、撒家、小解、李雲曲、東杜樹劉、西杜樹劉、郭家樓等28個村及常家鎮的中石官堂、東石官堂、西石官堂等3個村,共41個村(居)劃歸渤海路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渤海路20号 2004年 9月30日,武城縣設立廣運街道辦事處、武城鎮政府駐地遷移:設立廣運街道辦事處,将武城鎮的振華、興武、興隆、振東、漳南、貝州等6個居委會和棘圍、果裡、沙西、沙中、沙東、姜官屯、黃花園、曲莊、梁莊、錢莊、林爾莊、祝莊、張莊、西劉莊、北關、東關、西關、南關、東趙莊、高莊、東劉莊、前王立屯、後王立屯、東林莊等24個村,劃歸廣運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振華街;武城鎮人民政府機關駐地遷至縣城東北六六河與德商路交叉處橋頭西南側2005年1月13日,夏津縣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銀城街道辦事處,銀城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工藝街53号;設立北城街道辦事處,北城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城北商貿區中山北街;将夏津鎮更名為南城鎮,鎮人民政府駐栾莊村陵縣設立安德街道辦事處,安德街道辦事處機關駐迎賓路159号臨邑縣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邢侗街道辦事處,邢侗街道辦事處機關駐開元大街171号;設立恒源街道辦事處,恒源街道辦事處機關駐永興大街269号;臨邑鎮人民政府駐民族工貿園;撤銷臨盤鎮,設立臨盤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臨盤鎮人民政府駐地平原縣撤銷平原鎮,以原平原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龍門街道辦事處和桃園街道辦事處 2009年 6月18日,經省政府批準,德州市武城縣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武城縣滕莊鎮,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魯權屯鎮魯權屯鎮政府駐地不變 德城區東地街道更名為廣川街道2010年,撤銷宋官屯鎮,設立宋官屯街道,撤銷擡頭寺鄉、袁橋鄉,設立擡頭寺鎮、袁橋鎮至此,全區轄7個街道、5個鎮:新湖街道、新華街道、天衢街道、運河街道、廣川街道、長河街道、宋官屯街道、二屯鎮、黃河涯鎮、趙虎鎮、擡頭寺鎮、袁橋鎮其中,長河街道、宋官屯街道、趙虎鎮、擡頭寺鎮、袁橋鎮由德州經濟開發區管理;運河街道由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新湖街道 2010年 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複同意,武城縣撤銷楊莊鄉、甲馬營鄉,設立楊莊鎮、甲馬營鎮至此,全縣轄1個街道、6個鎮、1個鄉 2011年 1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武城縣楊莊鎮并入老城鎮;設立四女寺鎮,将魯權屯鎮原四女寺轄區及郝王莊鎮的聶官屯、小劉莊、北小李、劉茂莊、謝張莊、商莊、大劉莊、董莊、榮寨、東張莊、羅小屯、溫莊、韓莊、白莊、鐵官屯、辛立莊、嶽官屯、南李、蔡中、祁村、蔡後、油坊、高莊、張官寺、大孫莊、蔡西等26個村(即原屬蔡村鄉北部村莊)劃歸四女寺鎮,原武城鎮的任河溝、孫河溝、軍莊、盛寨、董前坡、趙前坡、杜前坡、王前坡等8個村劃歸廣運街道2011年9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李家戶撤鄉設鎮,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德州新老城區劃分?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德州新老城區劃分(德州行政區劃調整)1

德州新老城區劃分

1949年 5月,據中央關于為紀念烈士所改縣名一律恢複原名的指示,振華縣複名甯津縣。屬滄南專區。匡五縣改稱陵縣,屬泺北專區。 10月29日将原屬華北人民政府管轄的齊禹、河西、平原等7縣劃歸山東省,原屬冀南衡水專區的平原縣(路西)劃歸山東省渤海行政區泺北專區。 1950年 1月5日 渤海行政公署批準:撤銷平北縣,并入平原縣。 政務院1950年5月9日批準:撤銷德州市,并入德縣。撤銷齊禹縣,并入齊河縣、禹城縣。撤銷惠濟縣,并入惠民縣、濟陽縣、商河縣。 政務院12月6日批準,設立德州市,以原德州市并入德縣的地區為其行政區域。 1952年 7月17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批準:撤銷陵縣,大部與德縣合并,唯原第七區和第四、六2區之一小部分劃入臨邑縣。德縣機關駐地由德州市遷至原陵縣城。 政務院1952年10月24日批準:山東省的東光縣、吳橋縣、甯津縣、慶雲縣、鹽山縣、南皮縣劃歸河北省。河北省的恩縣、武城縣、夏津縣劃歸山東省德州專區。河北與山東兩省過去在毗連地區互劃的縣份,應歸還原建制。即現屬山東省原為河北省舊轄之鹽山、慶雲、南皮、東光、吳橋、甯津等6縣劃回河北省屬;現屬河北省原為山東省舊轄之恩縣、武城、夏津、臨清、館陶、邱縣等6縣,除邱縣系全部飛地因領導便利仍留河北省外,其餘五縣均劃回山東省屬。 1953年 11月12日内務部批準:山東省德州市的桑園鎮和德縣的劉池莊、大興莊、羅辛莊、第五、第六、第八、大第八、小丁莊八個村劃歸河北省吳橋縣。 1954年 12月3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恩縣的耿家、李家、楊家3村劃歸平原縣領導。 1956年 2月24日國務院批複:撤銷德州專員公署,原屬的樂陵、商河、臨邑、濟陽、德平5縣劃歸惠民專區,夏津、武城、德縣、平原、禹城、恩縣、齊河7縣和德州市劃歸聊城專區。撤銷德平、恩縣、将德平縣所屬行政區域分别劃歸德縣、臨邑縣、商河縣和樂陵縣;将恩縣所屬行政區域分别劃歸平原縣、夏津縣和武城縣;具體拆分如下:撤銷德平縣的建制,将糜鎮、張習橋、堤後劉、史官寺、常莊、三劉、周家、興隆、趙家、後王、張寨、姜家、大王、陳家、麻坊子、黃集、厚家、高牛、宋家、峰李、馬廟、桑林、義渡口、果園、雙廟等25個鄉劃歸德縣;炊家、剛家、窪李、伯言、馬家、黃家、奎台、全家、趙集等9個鄉劃歸商河縣;譚家、閻家、郭寺、茂梧、張屯、劉集、張家、井子、化樓、孔鎮、四合等11個鄉劃歸樂陵縣;大劉、爐房、新莊、鄧家、夏家、北林、茄李、丁家、王河頭、蔡家、德平鎮、翟家、前屯、孫鎮、理合、蔺家、王寨、謝家、紮李等19個鄉劃歸臨邑縣。撤銷恩縣的建制,将城關區(一區)的洞子頭、軍營、北站、王大莊、萱莊、孫莊、徐莊、肖家牌、辛莊、馬五、城關鎮等12個鄉鎮,四女寺區(七區)的張家寺、丁王莊、佛堂、肖營、齊館、草屯、頭屯等8個鄉,呂莊區的史堂、桃花店、小河莊、呂莊、董王莊、李善屯、嶽覺寺等7個鄉劃歸平原縣;滕莊區(三區)的堤口、蘇屯、邢屯、大史屯、桑屯、張郭秦、劉屯、傅家坊、滕莊、魯權屯等10個鄉劃歸武城縣;将蘇劉區(六區)朱莊、傅莊、康寺、才莊、陳屯、左王莊、馬官屯、常集、龍王莊、大興、前哨等11個鄉劃歸夏津縣。 1958年 内務部4月18日批準:齊河縣的梅花花山村、山東村、山西村、月牙壩等4個自然村劃歸曆城縣領導。 12月20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83次會議決定:撤銷武城縣,将原武城縣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夏津縣。撤銷樂陵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商河縣。撤銷濟陽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臨邑縣。撤銷平陰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全部劃歸東山縣。撤銷禹城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分别劃歸高唐、齊河2縣。撤銷德縣,将原縣的行政區域分别劃歸德州市和平原縣(漳衛新河以東之9個人民公社并入平原縣)。平原縣的四女寺、黃河崖、沙王莊、蔔官屯等四個鄉劃歸德州市領導。 1959年 山東省民政廳12月27日批準:臨邑、商河2縣原屬聊城專區,現劃歸淄博專區。 1960年 國務院1月4批準:商河縣改名為樂陵縣。 1961年 7月9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11次會議決定:恢複德州專員公署。9月28批準:德州專員公署領導的德州市和齊河、平原、夏津3縣原由聊城專員公署領導;樂陵、臨邑2縣原由淄博專員公署領導。 10月5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13次會議決定: 1.恢複禹城縣,以合并于高唐縣的原禹城縣行政區域為禹城縣的行政區域。以原禹城縣并入高唐、齊河2縣的行政區域為禹城縣行政區域; 2.恢複陵縣,以合并于平原縣的原陵縣行政區域為陵縣的行政區域。以原陵縣并入臨邑、德縣2縣的行政區域為陵縣行政區域; 3.恢複武城縣,以合并于夏津縣的原武城縣行政區域為武城縣的行政區域。 4.恢複濟陽縣,以合并于臨邑縣的原濟陽縣行政區域為濟陽縣的行政區域。 5.恢複商河縣,以合并于樂陵縣的原商河縣行政區域為商河縣的行政區域。 1965年 3月12日國務院【國内字75号】批複:同意山東、河北兩省原則上以衛運河、四女寺減河為省界的具體調整意見。将山東省武城縣所屬衛運河左岸的饒陽店、武官寨、祖陽莊3公社和甲馬營公社東排等14個自然村,共244個自然村劃歸河北省故城縣。将河北省甯津、慶雲2個縣的建制及甯津、慶雲、吳橋、東光、鹽山、故城6個縣的各一部分行政區域劃歸山東省,即:将河北省甯津縣的建制連同甯津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的田莊、長官、雙碓莊、劉營伍、後魏、大柳、常窪、張學武、杜集、後王、孟集、柴胡店、尤集、小店、城關、相衙鎮、保店、張宅、時集、虎皮張20個公社和道口公社的樓子李等18個自然村,龍潭公社的周巴鬥等10個自然村,共770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甯津縣的其餘行政區域分别劃歸吳橋、東光2縣。将河北省慶雲縣的建制連同慶雲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的東郎塢、尚堂、大靳、中丁、楊和尚、中王、闆營、解家集、東辛店、小鄭、大丁廟、大胡、徐園子、嚴家務14公社和城關公社的東周莊等28八個自然村,劉範公社的周尹家等6個自然村,共249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慶雲縣的其餘行政區域劃歸河北省鹽山縣。将河北省吳橋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的大趙、西堂、張敖3個公社共75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并入甯津縣;吳橋縣四女寺減河右岸的趙富容、趙虎、劉漢、趙宅4公社共75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陵縣。将河北省東光縣所屬大張莊公社,計13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并入甯津縣。将河北省鹽山縣所屬四女寺減河右岸崔家口公社的齊家務等11個自然村,劃歸山東省,并入慶雲縣。将河北省故城縣所屬鄭口公社的甘泉村劃歸山東省武城縣。 3月27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54次會議決定:将德州市所屬的黃河涯二十裡鋪2個公社和于官屯公社的部分村莊劃歸平原縣;曹村、袁橋2個公社和長莊、二十裡莊2個公社的各一部分村莊劃歸陵縣。 1967年 2月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批準:德州專區更名為地區,地區設立地區革命委員會(簡稱地革委)。 1972年 11月将平原縣的黃河涯、二十裡鋪2公社析入德州市。 1973年 國務院3月17日批準:武城縣駐地由城關鎮遷至舊城。齊河縣駐地由城關鎮遷至晏城。 1981年 12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 撤銷陵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甯津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樂陵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臨邑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濟陽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齊河縣晏城公社,恢複晏城鎮。撤銷平原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撤銷夏津縣城關公社,恢複城關鎮。 1984年 2月22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将陵縣城關鎮更名為陵城鎮。将夏津縣城關鎮更名為夏津鎮。将慶雲縣城關鎮更名為慶雲鎮。撤銷商河縣城關公社,設立商河鎮。将臨邑縣城關鎮更名為臨邑鎮。将平原縣城關鎮更名為平原鎮。将禹城縣城關鎮更名為禹城鎮。撤銷武城縣舊城公社,設立武城鎮。3月17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将甯津縣城關鎮更名為甯津鎮。将濟陽縣城關鎮更名為濟陽鎮。 1989年 12月2日國務院【國函76号】批複:将德州地區的濟陽、商河兩縣劃歸濟南市領導,齊河縣的靳家鄉、大王鄉和桑梓店鎮劃歸濟南市曆城區領導。 1990年 1月1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商河縣的奎台鄉劃歸樂陵市管轄;濟南市曆城區桑梓店鎮的油坊趙和大漠劉兩村劃歸齊河縣焦斌屯鄉管轄。桑梓店園林場地段,齊河縣與曆城區以李家岸幹渠東壩頂中心線向東100米為界。 1992年 10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擴大德州市面積;将陵縣的趙宅鄉、趙虎鄉、袁橋鄉、擡頭寺鄉和平原縣的王村店鄉劃歸德州市管轄。 1993年 國務院9月9日批準:撤銷禹城縣,設立禹城市。 1994年 12月17日國務院【國函132号】批複: 1.同意撤銷德州地區和縣級德州市,設立地級德州市,市人民政府駐原德州地區行署駐地。2.德州市設立德城區,以原縣級德州市的行政區域為德城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駐原縣級德州市人民政府駐地。3.德州市轄原德州地區的陵縣、甯津縣、慶雲縣、臨邑縣、齊河縣、平原縣、夏津縣、武城縣和新設立的德城區。原德州地區的樂陵市、禹城市由省直轄。 1998年 12月7日,德城區将于官屯鄉的東七裡鋪、林莊2個自然村和長莊鄉的楊莊、小齊莊、杏園、孫家堤口、趙辛莊5個自然村劃歸宋官屯鎮管轄(魯政函民字[1998]35号)。1999年,德城區轄5個街道、3個鎮、8個鄉:馬市街道、建設街道、豐華街道、鹽店口街道、東地街道、二屯鎮、黃河涯鎮、宋官屯鎮、于官屯鄉、陳莊鄉、長莊鄉、擡頭寺鄉、袁橋鄉、趙宅鄉、趙虎鄉、王村店鄉。 2000年 5月8日,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0]33号)批複同意:德州市禹城等3市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禹城市撤銷張集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辛店鎮;撤銷大程鄉、善集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房寺鎮;撤銷來鳳鄉、梁家鄉,以原來鳳鄉、梁家鄉的行政區域設立梁家鎮,鎮人民政府駐原梁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袁營鎮,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倫鎮;撤銷前油坊鎮、辛寨鄉,以原前油坊鎮、辛寨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辛寨鎮,鎮人民政府駐原辛寨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廿裡堡鄉、禹城鎮,以原廿裡堡鄉、禹城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市中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禹城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石屯鎮,以原石屯鎮的行政區域設立禹石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石屯鎮人民政府駐地。臨邑縣撤銷趙家鄉、李家鄉、沙河子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臨邑鎮;撤銷營子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臨盤鎮;撤銷滿家鄉、堿李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德平鎮;撤銷田口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興隆鎮;撤銷孟寺鄉、孫安鄉,以原孟寺鄉、孫安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孟寺鎮,鎮人民政府駐原孟寺鄉人民政府駐地。武城縣撤銷郝王莊鄉、蔡村鄉,以原郝王莊鄉、蔡村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郝王莊鎮,鎮人民政府駐原郝王莊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四女寺鎮、馬莊鄉,将原四女寺鎮的行政區域和馬莊鄉的胡家窪、潘莊、代官屯、南鄭莊、小史莊、張郭秦、小賈莊、朱莊等8個村劃歸滕莊鎮管轄,将原馬莊鄉的其它村劃歸魯權屯鎮管轄;撤銷董王莊鄉、大屯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武城鎮。 6月15日,省政府(魯政函民字[2000]46号)批複同意:德州市夏津等8縣市區調整鄉鎮行政區劃:夏津縣撤銷李樓鄉、朱廟鄉、栾莊鄉、郭寨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夏津鎮;撤銷後屯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蘇留莊鎮;撤銷西李官屯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新盛店鎮;撤銷常安集鄉、雷集鄉,合并設立雷集鎮,雷集鎮人民政府駐原雷集鄉人民政府駐地。齊河縣撤銷南北鄉、焦斌屯鎮,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晏城鎮;撤銷大張鄉、仁裡集鄉,合并設立仁裡集鎮,仁裡集鎮人民政府駐原仁裡集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潘店鄉、務頭鄉,合并設立潘店鎮,潘店鎮人民政府駐原潘店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賈市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焦廟鎮;撤銷大夫營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祝阿鎮;撤銷胡官屯鄉、富足店鄉,合并設立胡官屯鎮,胡官屯鎮人民政府駐原胡官屯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宣章屯鄉,設立宣章屯鎮,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陵縣撤銷鳳凰店鄉、土橋鎮、劉泮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陵城鎮;撤銷鄭家寨鄉、堿場店鄉,合并設立鄭家寨鎮,鄭家寨鎮人民政府駐原鄭家寨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張習橋鎮,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糜鎮;撤銷宋家鄉、黃集鄉,合并設立宋家鎮,宋家鎮人民政府駐原宋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徽王莊鄉、官道孫鄉,合并設立徽王莊鎮,徽王莊鎮人民政府駐原徽王莊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鄧集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神頭鎮。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爐坊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平原鎮;撤銷張士府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王鳳樓鎮;撤銷前曹鄉、尹屯鄉、林莊鄉,合并設立前曹鎮,前曹鎮人民政府駐原前曹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十裡鋪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恩城鎮;撤銷王廟鄉、蘇集鄉,合并設立王廟鎮,王廟鎮人民政府駐原王廟鄉人民政府駐地。樂陵市撤銷城關鎮,以原城關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市中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城關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胡家鄉,以原胡家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胡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胡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雙廟趙鄉,以原雙廟趙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雲紅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雙廟趙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郭家鄉,以原郭家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郭家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郭家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三間堂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朱集鎮;撤銷楊家鄉、茨頭堡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黃夾鎮;撤銷丁塢鄉、楊盤鄉,合并設立丁塢鎮,丁塢鎮人民政府駐原丁塢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花園鄉、劉武官鄉,合并設立花園鎮,花園鎮人民政府駐原花園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鄭店鄉、王集鄉、奎台鄉,合并設立鄭店鎮,鄭店鎮人民政府駐原鄭店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化樓鄉、張屯鄉,合并設立化樓鎮,化樓鎮人民政府駐原化樓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張橋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孔鎮。慶雲縣撤銷後張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慶雲鎮;撤銷大胡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常家鎮;撤銷大靳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尚堂鎮。甯津縣撤銷小店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甯津鎮;撤銷孟集鄉、尤集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柴胡店鎮;撤銷田莊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長官鎮;撤銷常窪鄉、張學武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杜集鎮;撤銷張宅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保店鎮。德城區撤銷陳莊鄉、鹽店口街道辦事處,以原陳莊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運河街道辦事處,将原鹽店口街道辦事處的管轄範圍劃歸運河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原陳莊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于官屯鄉、馬市街道辦事處,以原于官屯鄉的行政區域設立新華街道辦事處,将原馬市街道辦事處的管轄範圍劃歸新華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原于官屯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建設、豐華兩個街道辦事處,合并設立新湖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建設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地;撤銷長莊鄉,以原長莊鄉的行政區域設立天衢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長莊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趙虎鄉、趙宅鄉,合并設立趙虎鎮,趙虎鎮人民政府駐原趙虎鄉人民政府駐地;撤銷王村店鄉,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黃河涯鎮。 2002年 7月2日,省政府批複同意:夏津縣撤銷雙廟鄉,設立雙廟鎮;撤銷香趙莊鄉,設立香趙莊鎮。以上2鄉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 2003年 12月15日,慶雲縣設立渤海路街道辦事處。将慶雲鎮的文西、文中、青北、新建、新中、新興、光明、慶東、慶中、慶西等10個居委會和任店、範庵、窪于、小鄭、楊習武、東歪柳樹、西歪柳樹、信家、東周、喬萬、解集、姜楊李、窦家、柳家、劉南純、甄家、齊家、都家、小李、東胡嶺、西胡嶺、養馬王、撒家、小解、李雲曲、東杜樹劉、西杜樹劉、郭家樓等28個村及常家鎮的中石官堂、東石官堂、西石官堂等3個村,共41個村(居)劃歸渤海路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渤海路20号。 2004年 9月30日,武城縣設立廣運街道辦事處、武城鎮政府駐地遷移:設立廣運街道辦事處,将武城鎮的振華、興武、興隆、振東、漳南、貝州等6個居委會和棘圍、果裡、沙西、沙中、沙東、姜官屯、黃花園、曲莊、梁莊、錢莊、林爾莊、祝莊、張莊、西劉莊、北關、東關、西關、南關、東趙莊、高莊、東劉莊、前王立屯、後王立屯、東林莊等24個村,劃歸廣運街道辦事處管轄,辦事處機關駐振華街;武城鎮人民政府機關駐地遷至縣城東北六六河與德商路交叉處橋頭西南側。2005年1月13日,夏津縣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銀城街道辦事處,銀城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工藝街53号;設立北城街道辦事處,北城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城北商貿區中山北街;将夏津鎮更名為南城鎮,鎮人民政府駐栾莊村。陵縣設立安德街道辦事處,安德街道辦事處機關駐迎賓路159号。臨邑縣調整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邢侗街道辦事處,邢侗街道辦事處機關駐開元大街171号;設立恒源街道辦事處,恒源街道辦事處機關駐永興大街269号;臨邑鎮人民政府駐民族工貿園;撤銷臨盤鎮,設立臨盤街道辦事處,辦事處機關駐原臨盤鎮人民政府駐地。平原縣撤銷平原鎮,以原平原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龍門街道辦事處和桃園街道辦事處。 2009年 6月18日,經省政府批準,德州市武城縣調整部分行政區劃:撤銷武城縣滕莊鎮,将其行政區域并入魯權屯鎮。魯權屯鎮政府駐地不變。 德城區東地街道更名為廣川街道。2010年,撤銷宋官屯鎮,設立宋官屯街道,撤銷擡頭寺鄉、袁橋鄉,設立擡頭寺鎮、袁橋鎮。至此,全區轄7個街道、5個鎮:新湖街道、新華街道、天衢街道、運河街道、廣川街道、長河街道、宋官屯街道、二屯鎮、黃河涯鎮、趙虎鎮、擡頭寺鎮、袁橋鎮。其中,長河街道、宋官屯街道、趙虎鎮、擡頭寺鎮、袁橋鎮由德州經濟開發區管理;運河街道由德州運河經濟開發區管理。區政府駐新湖街道。 2010年 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複同意,武城縣撤銷楊莊鄉、甲馬營鄉,設立楊莊鎮、甲馬營鎮。至此,全縣轄1個街道、6個鎮、1個鄉。 2011年 1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武城縣楊莊鎮并入老城鎮;設立四女寺鎮,将魯權屯鎮原四女寺轄區及郝王莊鎮的聶官屯、小劉莊、北小李、劉茂莊、謝張莊、商莊、大劉莊、董莊、榮寨、東張莊、羅小屯、溫莊、韓莊、白莊、鐵官屯、辛立莊、嶽官屯、南李、蔡中、祁村、蔡後、油坊、高莊、張官寺、大孫莊、蔡西等26個村(即原屬蔡村鄉北部村莊)劃歸四女寺鎮,原武城鎮的任河溝、孫河溝、軍莊、盛寨、董前坡、趙前坡、杜前坡、王前坡等8個村劃歸廣運街道。2011年9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李家戶撤鄉設鎮。

2012年

2012年3月,國務院批準德州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開發區,并更名為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2014年 10月20日,《國務院關于同意山東省調整德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複》:同意撤銷陵縣,設立德州市陵城區,以原陵縣的行政區域為陵城區的行政區域,陵城區人民政府駐臨齊街道中興路155号。【12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調整德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通知》(魯政字〔2014〕214号)】【陵城區政府于12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

2015年

2015年9月,國務院批準,德州(禹城)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

2020年

8月3日,經省政府批複同意,對禹城市、平原縣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一、設立禹城市禹興街道,将禹城市市中街道所轄的站南社區等85個村(社區)劃歸禹興街道管轄。禹興街道辦事處機關駐禹城市駭河街1376号。 二、撤銷禹城市李屯鄉,将原李屯鄉行政區域并入禹城市莒鎮。 三、撤銷平原縣坊子鄉,将平原縣龍門街道所轄的王通村等29個村與原坊子鄉行政區域合并,設立德原街道。德原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平原縣桃園北大道1697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