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外地車限行背景
1 階 段:原特區内限外
2014年12月29日,深圳實施小汽車增量調控措施(即“限購”),為配合“限購”措施的有效實施,深圳交警同時發布通告對全市實行非深号牌載客汽車限行措施(即“限外”),在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禁止外地車在原特區内的道路通行。
2 階 段:限外進一步擴大
2016年4月15日,深圳交警再次發布通告,将深圳“限外”區域擴大至原特區外部分中心城區及道路,實現了限外全市、全區部分覆蓋。
深圳外地車通行情況
01外地車總量大、占比高
2017年,全市路網日均出行外地車數量為60.17萬輛,比2016年增加36.38%;占日均出行車輛總數的36.39%,比2016年增加27.55%。
本地車、外地車通行時變特征分布圖
二是周末外地車出行不降反增,周末出行外地車約為57萬輛次,較工作日46萬輛次增加了23.58%。
外地車通行周變特征分布圖
擴大外地車限行區域的必要性
一、強化大氣污染防治
為“深圳向更好标準邁進、為全國城市空氣治理樹立标杆”的規劃目标和根據深圳市汽車尾氣治理工作的要求,需要進一步加強外地車的限行力度。
日均出行外地車數量及車輛總數
外地車占日均出行總量比例
二、需抑制外地車使用的高增長态勢
目前限購、限外措施是我市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抓手,對保障全市生産、生活有序具有重要作用。考慮到限購實施後外地車使用保持高增長态勢,擴大限外區域後也并沒有放緩的實際情況,急需采取有效抑制措施,控制機動車出行需求,緩解道路交通擁堵。
外地車總量及占比統計表
外地車本地化使用統計表
三、從需求端入手,調控全市交通需求
原特區外交通運行逐漸惡化,由以前延綿擴張轉變為散狀分布增長,而新增住宅面積41%分布于西鄉、民治、布吉等二圈層,37%外拓至觀瀾、龍崗中心等三圈層,亟需擴大全市限外區域範圍,從需求端入手前瞻性調控全市交通需求,抑制誘增的越來越多的外地車本地化使用需求。
路網出行車輛中外地車占比情況
本地化使用外地小汽車數量月變特征分布
四、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
對于新能源車輛上深圳号牌的優惠政策不斷出台,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需要進一步抑制通過購買異地私家車來繞開限購政策的購車需求,将部分本地購車需求向新能源汽車上合理引導。
重點在這裡擴大外地車限行區域措施
擴大外地車限行區域
外地車限行區域由目前的“原特區内 部分原特區外地區”擴展至深圳全市範圍(高速公路及進出口岸、機場的部分道路除外)。
外地車限行時間不變
仍為工作日早晚高峰7:00-9:00,17:30-19:30。
限行外地車類型不變
仍為非本市核發機動車号牌載客汽車,但對于:
一是執行任務的軍車、警車、消防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持道路運輸證件的客運車輛(不含租賃小汽車);香港号牌(含香港内地牌和内地香港牌)、使領館号牌車輛不受外地車限行措施限制。
二是對非本市核發機動車号牌載客汽車因全國、全省性大型會議、展會等活動需要在禁行時間、禁行道路通行的,應當提前到市交警部門辦理機動車輛臨時通行證,經批準方可按規定通行。
實施時間
自2017年8月21日至2018年1月31日施行,2017年8月21日至8月31日為執法緩沖期,9月1日起正式執法。
深圳交警溫馨提示
1.隻限制高峰通行需求,不限制一般通行需求。
深圳“限外”時段為工作日早高峰(7點—9點)和晚高峰(17點30分—19點30分),其餘時間段和法定節假日沒有任何限制,綜合全年來看,限行時間僅占到總時間的13.8%。隻限制通勤需求,不限制營運客車通行需求。
一是深圳“限外”措施針對性明顯,通過限制異地車輛早晚高峰通勤交通來防止車主利用購買外地車來繞開“限購”。
二是持道路運輸證件的異地客運車輛(不含租賃小汽車)不受“限外”措施限制。
2.處罰重點車輛,保證寬容度。
一是一台外地車在一個工作日限行時段内無論行駛在幾條限行道路被記錄的,隻認定為一次行駛記錄;并且第一次、第二次違反限行規定的不予處罰,自第三次起依法處罰,簡稱“一日一次、三次起罰”。
二是登錄深圳市交警局網站“非深号牌載客汽車進入深圳自助申報”入口,提前申報,可以“豁免”每月1次在限行時段、路段行駛。
3.完善标識标牌,加大宣傳力度。
深圳交警将進一步完善車牌識别監控設施及相關指引提示标志牌,并通過多渠道進行宣傳提示:
一是在微博、微信公衆号、支付寶深圳交警多渠道宣傳;
二是通過騰訊、百度、高德等導航、地圖軟件,限行時段目的地設定為深圳市域的用戶,将彈出外地車限制通行提醒;
請市民朋友注意标志标線的變化,對于違反限行規定通行的車輛将按照沖禁令予以300元的處罰,并記3分。
說說限外對你有哪些影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