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宋代〕
明月别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溪橋 一作:溪頭)
皎潔的月光從樹枝間掠過,驚飛了枝頭喜鵲,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見了遠處的蟬叫聲。田裡稻花飄香,蛙聲陣陣,似乎在告訴人們今年是一個豐收年。天邊幾顆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還在土地廟的樹林旁,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它便忽然出現在眼前。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是宋代詞人辛棄疾貶官閑居江西時創作的一首吟詠田園風光的詞。此詞着意描寫黃沙嶺的夜景:明月清風,疏星稀雨,鵲驚蟬鳴,稻花飄香,蛙聲一片。全詞從視覺、聽覺和嗅覺三方面抒寫夏夜的山村風光,情景交融,優美如畫,恬靜自然,生動逼真,是宋詞中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佳作。
2,觀刈麥
白居易 〔唐代〕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箪食,童稚攜壺漿,相随饷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複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農家很少有空閑的月份,五月到來的人們更加繁忙。夜裡刮起了南風,覆蓋田壟的小麥已成熟發黃。婦女們擔着竹籃盛的飯食,兒童手提壺裝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間送飯,收割小麥的男子都在南岡。他們雙腳受地面的熱氣熏蒸,脊梁上曬着炎熱的陽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氣炎熱,隻是珍惜夏日天長。又見一位貧苦婦女,抱着孩兒站在割麥者身旁,右手拿着撿的麥穗,左臂挂着一個破筐。聽她望着别人說話,聽到的人都為她感到悲傷。因為繳租納稅,家裡的田地都已賣光,隻好拾些麥穗充填饑腸。現在我有什麼功勞德行,卻不用從事農耕蠶桑。一年領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還有餘糧。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觀刈麥》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詩描寫了麥收時節的農忙景象,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對于詩人自己無功無德又不勞動卻能豐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現了一個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義精神。在寫作手法上,詩人将全景式刻畫與特定人物描寫相結合,夾叙夾議,使全詩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3,夏日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範成大 〔宋代〕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白天去田裡鋤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線,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務勞動。小孩子雖然不會耕田織布,也在那桑樹蔭下學着種瓜。
這首詩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4,閑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楊萬裡 〔宋代〕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
吃過梅子後,餘酸還殘留在牙齒之間,芭蕉的綠色映照在紗窗上。漫長的夏日,從午睡中醒來不知做什麼好,隻懶洋洋地看着兒童追逐空中飄飛的柳絮。
這首詩選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物象來表現初夏這一時令特點。詩人閑居鄉村,初夏午睡後,悠閑地看着兒童撲捉戲玩空中飄飛的柳絮,心情舒暢。
5,晚晴
李商隐 〔唐代〕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并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幹後,歸飛體更輕。
一個人深居簡出過着清幽的日子,俯瞰夾城,春天已去,正值清和氣爽的初夏。老天爺憐惜那幽僻處的小草,人世間也珍惜着傍晚時的晴天。久雨晚晴,樓閣之上憑高覽眺,視線更為遙遠。夕陽的餘晖低透小窗,閃現一線光明。南方鳥兒的窩巢已被曬幹,傍晚歸巢時飛翔的體态格外輕盈。
《晚晴》是唐代詩人李商隐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描繪雨後晚晴明淨清新的境界和生意盎然的景象,表達出詩人欣慰喜悅的感受和明朗樂觀的襟懷,典型反映了作者桂幕初期的情緒心态。
6.夏夜追涼
楊萬裡 〔宋代〕
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夜晚依然跟中午一樣炎熱,打開房門在月下稍微站一會。 蟲鳴不歇的茂密竹林樹叢中,不時有陣陣涼意襲來,但并不是風。
該詩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着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7,客中初夏
司馬光 〔宋代〕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四月天氣已是清明和暖,雨過天晴,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了。沒有随風飄揚的柳絮在眼前紛紛擾擾,隻有葵花朝向着太陽開放。
《客中初夏》是宋代詩人司馬光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通過對于初夏時節的景色,尤其是對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間的對比,暗含了對于詩人自己政治抱負的描寫即決不在政治上投機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樣對于皇帝忠心不二。詩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達詩人自己對君王的一片忠心。
8,納涼
秦觀 〔宋代〕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聖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惬意非常。寂寂明月夜,船上的笛聲在耳邊萦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沁人心脾。
《納涼》是一首描寫景物的短詩。從字面上看,可以說沒有反映什麼社會生活内容。但是,透過詩句的表面,卻隐約地表現出:詩人渴望遠離的是炙手可熱的官場社會,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個理想中的清涼世界的原因。秦觀是一個有用世之志的詩人。他對官場的奔競傾奪表示厭棄,力求遠避,此詩表達的就是這種感情。
9.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晏殊 〔宋代〕
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鬓亸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一場春夢日西斜。
玉碗中盛着瑩潔的寒冰,碗邊凝聚的水珠若露華欲滴。美人頰邊粉汗微融,紗衣輕薄,隐隐透出白膩的肌體;晚來濃妝的嬌面,更勝似豐豔的荷花。梳妝後微微下垂的秀發,與娥眉間的眉際月相得益彰;似醉酒後的紅暈,如朝霞灑落在她的臉頰上。晝眠夢醒,夕陽西下,原來這一切都是春夢初醒的所作所為。
這首詞詠寫的是一位夏日閨閣美人。上片概寫美人夏日裝扮,下片特寫美人容貌,層次較為清晰,頗有一種靜态美,俨然是一幅夏日仕女圖。
10,幽居初夏
陸遊 〔宋代〕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鹭,草深無處不鳴蛙。箨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歎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瓯茶。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湖水滿溢時白鹭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幽居初夏》為南宋詩人陸遊晚年後居山陰時所作的詩作。
該詩前六句寫景,後二句結情,全詩緊緊圍繞“幽居初夏”四字展開,四字中又着重寫一個“幽”字。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這首詩是詩人一生憂國憂民,熱愛生活,積極用世,堅韌執着的個性的表達。
11,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歐陽修 〔宋代〕
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幹倚處,待得月華生。 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鈎垂下簾旌。涼波不動簟紋平。水精雙枕,傍有堕钗橫。
柳林外傳來輕輕的雷鳴,池上細雨蒙蒙;雨聲浙淅瀝瀝,滴在荷葉上發出細碎之聲。不久小雨即停,小樓西角顯現出被遮斷的彩虹。我們靠倚欄杆旁,直等到月亮東升。燕子飛回門前,窺伺着飛到畫梁間;我從玉鈎上放下門簾。床上竹席紋路平展,好像清涼的水波,卻無波紋湧動。床頭放着水晶雙枕,她的金钗從發上墜下,橫放枕邊。
此詞寫夏日傍晚,陣雨已過、月亮升起後樓外樓内的景象,幾乎句句寫景,而情盡寓其中。詞的上阕寫室外景色,輕雷疏雨,小樓彩虹,雨後晚晴,新月婉婉,尤其是“斷虹明”三字和“月華生”三字的妙用,把夏日的景象推到了極美的境界。下阕寫室内景象,以精美華麗之物又營造出一個理想的人間境界,連燕子也飛來窺視而不忍打擾。結尾兩句是人物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12,憶王孫·夏詞
李重元 〔宋代〕
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沉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
小池塘中,風中的水草烈烈有聲,雨後的荷花散發着陣陣清香,彌漫整個庭院。這時候,又享用着投放在井裡用冷水鎮的李子和瓜,像冰雪一樣清涼舒爽!躺在竹制的方床上,誰還有心思去拿針線做女工呢?隻想美美地睡一個午覺啊!
小令雖短,卻勾畫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圖。
13,初夏遊張園
戴複古 〔宋代〕
乳鴨池塘水淺深,熟梅天氣半陰晴。(陰晴 一作:晴陰)東園載酒西園醉,摘盡枇杷一樹金。
小鴨在池塘中或淺或深的水裡嬉戲,梅子已經成熟了,天氣半晴半陰。在這宜人的天氣裡,邀約一些朋友,載酒宴遊了東園又遊西園。風景如畫,心情格外舒暢,盡情豪飲,有的人已經醉醺醺了。園子裡的枇杷果實累累,像金子一樣垂挂在樹上,正好都摘下來供酒後品嘗。
這首詩寫的是江南初夏黃梅時節時人們宴飲園林的生活情景,那種愉悅盡興,陶然忘形的情狀被刻畫出來。
14,清平樂·池上納涼
項鴻祚 〔清代〕
水天清話,院靜人銷夏。蠟炬風搖簾不下,竹影半牆如畫。醉來扶上桃笙,熟羅扇子涼輕。一霎荷塘過雨,明朝便是秋聲。
水天一色一片清靜涼爽的氣息,庭院中靜悄悄的人們都在納涼消夏。門簾高卷清風搖動着室内的蠟燭,竹影婆娑映照牆上就像一幅美麗的寫竹圖畫。醉後躺卧桃笙竹制成的竹簟上,輕羅纨扇微微煽動涼氣徐發。荷塘裡驟雨一下子就過去了,明天一定會是秋風蕭殺。
詞的上片,勾勒出一幅夏夜甯靜清幽的畫面。詞的下片着意描寫詞人乘涼時的心情。
全詞勾勒出一幅常見的池邊消夏圖,傳遞了一種閑适、安逸、祥和的氣息。水天清話,夜深入靜,是小令的基調,但不時有風中燭曳、牆上竹動、席上人晃、手中扇搖、水中波興,來打破這種靜谧。這首詞就是詞人以傳神的筆墨,抓住刹那間的愁情描繪出的如畫的境界。
15,樂遊原
李商隐 〔唐代〕
萬樹鳴蟬隔岸虹,樂遊原上有西風。 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陽更向東。
樂遊原上西風陣陣,各種樹上都有蟬在鳴叫,河的對岸出現了一道彩虹。羲和駕着太陽車,一直到黃昏時分才停下來休息,不肯讓這夕陽結束,不肯讓太陽掉頭向東。
此詩贊美黃昏前的绮麗風光,表達自己的感受。前兩句點出登原遊覽的原因:由于黃昏日暮心情不适,便驅車登上古原;後兩句極力贊歎晚景之美:在夕陽餘晖照耀下,塗抹上一層金色的世界。後兩句詩曆來脍炙人口,其意蘊非常豐富,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和思想價值。
16,暑旱苦熱
王令 〔宋代〕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着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遊其間?
清風沒有力量驅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人們個個擔心這樣幹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曬幹?高高的昆侖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遙遠的蓬萊島有永不消失的清涼。我不能夠攜帶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獨自一個,到那兒去逍遙徜徉?
《暑旱苦熱》是北宋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的前四句主要是寫暑旱酷熱,抒發詩人苦于暑熱,憎恨“熱”、“天”之情;後四句意為盡管昆侖有積雪,蓬萊常遺寒,詩人也不忍心舍棄天下,獨自一人前往,重在抒發詩人願與天下共苦難的豪情,顯示其博大的胸襟。
17,西湖雜詠·夏
薛昂夫 〔元代〕
晴雲輕漾,熏風無浪,開樽避暑争相向。映湖光,逞新妝。 笙歌鼎沸南湖蕩,今夜且休回畫舫。風,滿座涼;蓮,入夢香。
西湖的夏日天空白雲萬裡,微風輕輕的吹拂,是人們喝酒避暑争着去的好地方。倒映在水裡的都是漂亮的新妝 ,在歡樂地歌舞聲下西湖的水都在振動。今晚這麼高興就留在這裡不要把船搖回去了,在這裡到處吹的都是帶着蓮花香味的涼風。不如就在這兒枕着蓮花的香味入夢。
寫出夏日西湖雲散風輕,是避暑的好地方,歌女的華麗衣服,倒映水中,湖面歌舞飄蕩,涼風滿座,蓮香入夢,讓人陶醉其中,樂而忘返。
18,夏詞
智生 〔清代〕
炎威天氣日偏長,汗濕輕羅倚畫窗。蜂蝶不知春已去,又銜花瓣到蘭房。
這首吟詠夏景之詩,尤為新穎可喜。寫的是瑣碎小事,平凡生活,卻能巧出新意,令人擊節贊歎。
19.首夏山中行吟
祝允明 〔明代〕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垆煮酒香。
梅子熟了,從青色變成了黃色,地裡的菜和麥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着養蠶缫絲的時節。山裡的僧人翻過山嶺去看茶葉生長的情況,村裡的姑娘站在酒垆邊煮酒,酒香四溢。
這首酒詩寫蘇州西郊一帶村女當垆煮酒的景象,反映了詩人人性的自由複歸的願望,重新發現自我,找到人生真正的歸宿。
20,畫堂春·外湖蓮子長參差
張先 〔宋代〕
外湖蓮子長參差,霁山青處鷗飛。水天溶漾畫桡遲,人影鑒中移。桃葉淺聲雙唱,杏紅深色輕衣。小荷障面避斜晖,分得翠陰歸。
外湖長滿了蓮蓬,望去參差錯落,頗有韻緻。天已放晴,雨後青山格外翠綠,在湖山掩映的綠陰深處,有一群雪白的鷗鳥兒在藍天碧水間飛翔,極其鮮明悅目。俯仰上下天光水色,隻見水天相連,藍天蕩漾于碧波之中,綠水漾入雲天之上,廣袤天際,蔚為奇觀。遊人為飽覽湖光山色,聽任畫船在水上緩緩行進。湖水明澈,波平如鏡,遊人坐在船上,人影映在水中,宛如在明鏡中移動,别是一番幽美的境界。船上歌女雙雙唱起《桃葉歌》來,輕柔婉轉的歌聲,久久在空間回蕩。歌女所着的杏紅衫子,在青山、綠水、藍天的交相映襯下,更加加深了它的鮮豔色彩。偏西的陽光照射到遊船上面,歌女們都采了一枝荷葉用來遮面,以躲避斜晖,直到遊船歸去時,自己還感到分得了一份綠荷扇子帶來的涼意呢。
這首詞既寫江南夏日湖山之美,又寫歌女容貌和性靈之美。全詞融自然美與女性美于一境,寫出了歌女天光水色之間的清歌妙發,表現出湖山和人物純真自然的性靈。
21,浣溪沙·翠葆參差竹徑成
周邦彥 〔宋代〕
翠葆參差竹徑成。新荷跳雨淚珠傾。曲闌斜轉小池亭。 風約簾衣歸燕急,水搖扇影戲魚驚。柳梢殘日弄微晴。
此詞寫夏日乍雨還晴的景色,體物工巧。新竹成林,新荷跳雨,柳梢弄晴,具見新穎别緻;至曲闌斜轉,風約簾衣,水搖扇影,則人、景渾然一體,意趣橫生,清新柔麗,委婉多姿。
22,白田馬上聞莺
李白 〔唐代〕
黃鹂啄紫椹,五月鳴桑枝。我行不記日,誤作陽春時。蠶老客未歸,白田已缫絲。驅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
黃鷗鳥啄食着柴色的桑椹,五月裡鳴叫在桑樹枝。走啊走,我已不記得是什麼時日,誤以為現在還是陽春。桑蠶已老,遊子尚未還歸,白田這地方已開始缫絲。趨馬繼續前行,撫胸長歎空自悲歎。
這首詩寫的是初夏的風景,詩人選取了黃莺、桑樹、蠶三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意象,又把三者巧妙串連在一起,上承下啟,前呼後應,構成一個嚴謹有序的藝術整體,全詩先揚後抑,借景抒情,将情與景交融在一起,體現了一位浪漫主義詩人的博大情懷。
23,女冠子·淡煙飄薄
柳永 〔宋代〕
淡煙飄薄。莺花謝、清和院落。樹陰翠、密葉成幄。麥秋霁景,夏雲忽變奇峰、倚寥廊。波暖銀塘,漲新萍綠魚躍。想端憂多暇,陳王是日,嫩苔生閣。正铄石天高,流金晝永,楚榭光風轉蕙,披襟處、波翻翠幕。以文會友,沈李浮瓜忍輕諾。别館清閑,避炎蒸、豈須河朔。但尊前随分,雅歌豔舞,盡成歡樂。
輕煙略微飄蕩,清和四月的院落裡,春景開始衰敗。翠綠的樹葉密集成蔭,如布帛圍起來的帳幕。麥秋四月,雨後景色清明,夏雲如奇峰而多變地依傍着天空。清澈明淨的池塘蕩起層層波浪,溫暖耀眼,水面上,彌漫着新生綠萍,魚兒歡快頻躍,想起離别以後有很多空閑的時間不會如陳王曹植初喪應劉的日子一樣,無心遊娛,以緻亭閣綠苔生、芳塵凝。正值铄石流金、天高晝永的酷熱天氣,台榭上,天霁日明,微風奮發,動搖草木,皆令有光,充實蘭蕙,芬芳益暢,披上外衣在翠色帷幕前,眼前一片波光鱗鱗。不忍輕易許諾,那以文會友、沉李浮瓜的消夏樂事。客觀清靜悠閑,避開暑熱熏蒸,何須去黃河以北。隻需在酒宴上,随我本分,當為即為,獨自吟雅詩、觀豔舞,都是快樂。
此詞上片描繪了初夏的自然風光和萬物生機勃勃的景象;下片通過運用大量典故抒寫出詞人愉悅的心境。
24,北塘避暑
韓琦 〔宋代〕
盡室林塘滌暑煩,曠然如不在塵寰。誰人敢議清風價,無樂能過百日閑。水鳥得魚長自足,嶺雲含雨隻空還。酒闌何物醒魂夢,萬柄蓮香一枕山。
一家人來到林中塘邊,洗盡了暑日的燥熱煩念,胸懷豁然開朗,仿如不是生活在塵世間。誰敢估量這清風的價值?沒有任何快樂能勝過長日悠閑。水鳥捉到魚兒總是心滿意足,嶺上雲片滿含雨意又空自飛還。酒醉後有什麼能醒我心魂?塘裡萬枝香蓮,枕上幾座青山。
首聯描寫在林塘消夏,蕩滌了暑熱煩悶,胸襟曠然如超脫于塵世之外的感受。颔聯感謝無價清風慷慨的賜與,且以悠閑度日作為最大的快樂,顯示詩人心懷的淡泊。頸聯寫俯仰所見眼前景物,一為近景,一為遠景,深含恬然自足、任随自然的人生哲理。尾聯别出心裁,以“萬柄蓮香一枕山”作為清心澄懷的醒酒之物,見出詩人潇灑出塵的風緻。抒發了詩人高尚清廉的情懷和超塵拔俗的思想情感。
25,夏日浮舟過陳大水亭
孟浩然 〔唐代〕
水亭涼氣多,閑棹晚來過。澗影見松竹,潭香聞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鳥助酣歌。幽賞未雲遍,煙光奈夕何。
夏日水邊的涼亭格外涼爽,傍晚時分偶有悠閑的小船經過。水中倒映着藤蘿青竹,潭間散發出芰荷的芳香。村野小童扶着醉步蹒跚的老翁,山間的鳥兒歡叫助人高歌。如此清爽幽靜、怡然自得的境界,使人遊賞忘返。
26,首夏南池獨酌
白居易 〔唐代〕
春盡雜英歇,夏初芳草深。薰風自南至,吹我池上林。綠蘋散還合,赪鯉跳複沉。新葉有佳色,殘莺猶好音。依然謝家物,池酌對風琴。慚無康樂作,秉筆思沉吟。境勝才思劣,詩成不稱心。
暮春時分,各色花卉都已經凋謝了,但初夏将來,芳草十分繁茂。和暖的風從南方吹來,吹到我家池塘邊的樹林中。風來時把池塘裡的浮萍吹散,風停時浮萍又聚集在了一起。池中的紅鯉魚不時跳出水面又沉回池底。樹木新長出的葉子青翠欲滴,散發出美麗的光彩。林中黃莺鳴叫,晚春時節的黃莺鳴聲依然婉轉動聽。我在池邊喝酒,迎風彈琴,心中喜愛的依然是謝靈運的詩作。我握着筆沉吟苦思,想寫出好的詩作,但是我做不出謝靈運那樣好的詩,感到很慚愧。周圍景色優美,可是我卻文思枯竭,勉強做成了一首詩,看來看去卻感到不滿意。
27,立夏
陸遊 〔宋代〕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槐柳陰初密,簾栊暑尚微。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紅旗插滿城内的窗扉迎接赤帝,太陽神準備駕車攜着青帝歸去。泥巴還是新的,燕子巢中歡鬧;百花已經開盡,蜜蜂越加稀少。槐樹和柳樹,綠蔭漸漸濃密;窗簾和窗牖,暑氣依舊輕微。太陽西斜,洗個暢快惬意的澡後,熟練地試穿起夏天的衣裳。
28,初夏戲題
徐夤 〔唐代〕
長養薰風拂曉吹,漸開荷芰落薔薇。 青蟲也學莊周夢,化作南園蛱蝶飛。
生成的和煦暖風吹拂而過,荷花和菱角逐漸開始綻放,薔薇花期已過,開始零落。綠色的蟲子竟然也學着莊周做夢,化作蝴蝶在南園飛來飛去。
29,過沙溝店
王恽 〔元代〕
高柳長塗送客吟,暗驚時序變鳴禽。清風破暑連三日,好雨依時抵萬金。遠嶺抱枝圍野色,行雲随馬弄輕陰。搖鞭喜入肥城界,桑柘陰濃麥浪深。
柳樹在路旁護送着在馬上吟詩的行客,暗自驚奇随着時序推移鳴叫的鳥兒也變了。清風消散了初夏的暑氣,及時而來的雨水寶貴異常。遠山懷抱着蒼翠的樹枝野趣橫生,行雲随着馬的奔馳投下陰影,給人以蔭涼,行客揮着馬鞭興緻勃勃地進入肥城地界,眼前桑柘蔥翠茂盛、麥浪滾滾。
從詩中“清風破暑”語來看,寫于本年夏季,詩人路過肥城附近的沙溝店,暑熱的天氣遇上了清風好雨,面對沿途美景和豐收景象,便寫下了這首詩。
30,浣溪沙·紅粉佳人白玉杯
歐陽修 〔宋代〕
紅粉佳人白玉杯。木蘭船穩棹歌催。綠荷風裡笑聲來。細雨輕煙籠草樹,斜橋曲水繞樓台。夕陽高處畫屏開。
筵席上既有風流的俏佳人,又有華貴的白玉杯。精緻的遊船在湖裡飄蕩,劃船人唱着棹歌,清風吹拂着碧綠的荷葉,傳來陣陣歡快的笑聲。在輕煙細雨之中,草樹掩映着斜橋曲水環繞着的樓台。此時陣雨初霁,一抹夕陽向上返照,透進高高的樓台,透進閨房,照着床頭的畫屏。
這首詞寫作者夏日遊覽颍州西湖的情景。上片抒寫遊湖之樂,下片描寫夕照之美。
31,夜坐池上用簡齋韻
朱槔 〔宋代〕
落日解衣無一事,移床臨水已三回。鬥沉北嶺魚方樂,月過秋河雁不來。疏翠庭前供答話,淺紅木末勸持杯。明明獨對蒼華影,莫上睢陽萬死台。
日落之後閑坐納涼解衣臨風,卧床靠近池水已經三次移動。北鬥低沉,夜深人靜,魚兒自得其樂,月亮漸漸轉過銀河,不見歸雁來鴻。可供說話的是庭院裡的綠樹,還有那枝頭的淺紅花朵勸酒助興。獨自對着池水映出我滿頭白發,不能再像那張巡誓死守城。
此詩前三聯皆寫詩人夏日納涼時的閑适;尾聯卻筆鋒陡轉,情調變為悲憤,表達了當時憂國志士共同的悲苦無訴的心境。
32,夏日絕句二首·其一
姚鼐 〔清代〕
數株當戶綠交加,徙倚前榮見早霞。忽有宿禽驚起語,露梢飛落石榴花。
綠葉繁榮,争相遮掩窗戶,托腮面對眼前景色,直見清晨的霞光。忽然間傳來飛鳥受驚的鳴叫聲,水露順着葉梢滴落在石榴花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