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是談及白茶時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萎凋、堆積,還是幹燥,又或者存儲環節,溫度的重要性都是不能忽視的。
同樣,在白茶的品飲階段,水溫的高低和适時調試,對于一款茶的品質表現都會造成嚴重影響。今天的文章,我們就拿選茶和品茶,以及不同類型白茶的沖泡區别來談一下這個問題。
選茶和品茶,對溫度要求的區别
選茶,是為了在衆多同類産品中選出品質最佳者;而品茶,是為了利用沖泡手段把手裡的白茶泡出最佳口感。兩者目的不同,因而對水溫要求的存在差異(水溫是其一)。
選茶時,為了創造惡劣的條件,考驗茶的品質,一律以100度水進行悶泡。而品茶,則要考慮茶的自身特點,根據經驗,我們認為在起泡階段,95度是上限。(品茶時,并非100不可,隻是100度高了點,效果不如95度以内。)
不同類型的白茶,對溫度要求的區别
白茶雖然看起來簡單,但是如果細分起來,類型也是很多的。比如小白茶、大白茶、水仙白;銀針、牡丹、壽眉;新茶、老茶;散茶、餅茶等等。
這裡面新茶需要特别說一下。品質好壞是一碼事,口感體驗是另一碼事。剛成品的白茶,無論是芽頭還是葉片都是比較嫩的,水溫不宜太高,90度水就完全可以,這樣後面的表現會比較平穩。如果一開始用太高的水溫去砸,後面容易出澀感,而且不耐泡,品飲體驗會很差。
而老茶、餅茶,95度水起泡則剛好。此外,小白茶、水仙白在制作的階段就比大白茶更加嬌嫩,需要特别呵護(比如日曬手段的運用),因此水溫也是90度為佳,尤其是新茶。
不同泡數之間,對溫度要求的區别
上面提到,起泡溫度90或者95度,主要是考慮到茶葉的本身的狀态。那麼在五泡過後,茶葉已經“複活”了,芽葉泡開了,葉脈重新舒張。這個階段溫度高一些就沒問題了,可以100度,也可以悶泡,不必擔心口感問題。
以上所有談到的問題,都是基于衆人的經驗,而非科學解釋。白茶領域還有太多沒有定論的問題,或者沒有經過科學分析進行論述的事情。不過,對于茶友而言,經驗的重要性是不亞于科學解釋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