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部門來了好幾個實習生,新鮮血液的加入總是容易讓人回憶當年,不斷對比乃至反思。這篇文章,想和你分享實習生小A的故事。
小A目前大四,目前在學習發展部門實習,預計實習6個月。作為暑期實習生,當下他的工作就是幫我們打雜,做一些基礎的活動準備、人員溝通的工作。
幸運的是,部門老大希望她在打雜之外,能有一個完整的學習和項目經驗,在六個月的時間裡能體系化地學到一些東西。
近兩周,圍繞小A到底要做什麼項目,部門内部開啟了熱烈的讨論。
從可行性上來說,小A能做的項目最好是容易上手,6個月内能有一定節點和結果交付,目前組織需要做的,同時也是小A感興趣的。
項目選擇的标準羅列了好幾條,會議讨論也做了兩次了,照理說這個項目其實很好定,但每次讨論都無疾而終。
為什麼?因為這事誰也不想替小A拿主意,希望他自己想好。
為了幫他選項目,大家把手上要做的活拿出來,理了四個選擇給他,聽起來更簡單了對吧,選擇題還不好嗎?
實際上,部門老大和帶教導師都不想直接指派,希望小A自己研究好,滿懷信心的自己選一個項目做。
小A呢,開會一臉懵,在各個項目和建議裡有點迷茫。聽從建議後對當下幾個選擇做了優劣勢分析,然後,更糾結了,多次表示,不知道選哪個,好難啊。圍繞這個故事,部門小夥伴在茶餘飯後開始讨論,這事說到底需要看他自己的意見,畢竟項目也要有評估和考核,他沒有自主性,隻希望别人替他定,這不行。
那麼,問題來了,跟實習生要求自主性,是不是有點太過了?
“這事我負責”,“這事是我對接的”,“有任何疑問找我”,這樣的ownership對于我們習以為常。
對于還沒有經曆職場的實習生來說,要求他有同樣的意識,似乎有些強人所難。
這裡我想談的是,ownership不是正式工作那刻就憑空有了,對自己負責,對自己負責的事負責,這個标準要求實習生,并不勉強。
可能是身處外資的企業環境,和中國同事打交道對比老外,在ownership這件事上就産生截然不同的感受。
這事兒我知道了,我來問下我老闆最近剛好有機會采訪了一個外國高管,在談到這個話題時,他舉例很多例子,“等我和老闆确認下”這句話被反複提及。
在他看來,主管級/經理級的員工遇事還是第一時間,做信息搬運工,是沒有ownership的表現。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很肉也很保守。
乍一聽這個反饋,我是有點詫異的。
畢竟剛剛提到的角色很多時候,沒有多少決策權,反饋給老闆,或者跟老闆商量是個很合理的選項。
直到最近,因為小A,也因為看到一張有意思的調研,我豁然開朗。
這張圖原意是分析男女性作為高管特質的差異,放到ownership這個語境裡卻十分貼合。普通員工VS高管,很顯著的差異是果斷性、勇氣和自主性。
有意思的是,男性高管VS女性高管,女性高管略勝一籌。
所以,其實有自己的判斷,并且敢于果斷地做出決策,是一個很多人并沒有具備的能力。
而這樣的能力,不會因為是實習生就不需要,也不會因為成為正式的職場人就自然養成。
小A也許有選擇困難,但是,職場裡的他釋放的信号就是: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不明确我喜歡什麼,不确定我能不能做到這個事。
我覺得,我決定,我認為回到剛剛采訪高管的故事,在和有些同事尤其外國同事協作中,确實會發現他們更加“自我”,我不太會感受到,他們對于上司的指導确認的強烈需求。
取而代之的是,這事我覺得,我認為我們應該怎麼樣,我決定接下來要怎麼做……這樣的态度和表述。
這裡能直接感受到,他們對于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觀點,自己的判斷的自信,并且不懼怕犯錯,被打臉,被誤解。堅定自信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果斷決策并且承擔責任的行為特點。
很多時候,“我跟我老闆商量下”,“我去和老闆确認下”,是一個安全牌,在打出這張牌的時候,不妨也想下,你就是你老闆,棋局至此,下一子,該怎麼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