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科創闆上市未果後,聯想就一直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尤其是司馬南、胡錫進等學者對聯想提出的種種質疑,至今聯想都沒有給出回應,這也引來了網友的口誅筆伐。
其實,對于聯想來說,沉默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隻有勇敢地站出來,把外界流傳的所有質疑一一解釋清楚,隻要是合情合理,相信廣大國人會原諒的,再怎麼說,聯想也是曾經的“國貨之光”,民族品牌的驕傲。
如果當初聯想沒有解聘倪光南院士,并走上“技工貿”路線,那麼說不定聯想就和華為一樣偉大了,這或許也是聯想最大的悲哀吧。
話說回來,司馬南在提出六大質疑之後,就曾明确表示,對于聯想問題,國家有關部門已經開始着手調查,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就在近日,有關聯想的調查出爐了,這似乎意味着被司馬南說中了,同時意味着該來的還是來了。
因為就在4月14日,北京證監局發布了關于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
據悉,在去年9月8日到9月18日,證監局對聯想進行了現場檢查,并發現了四大問題:定期報告披露不及時、臨時報告披露不及時、個别子公司股權質押未在相關募集說明書及定期報告中披露、公司經營性與非經營性往來界定不夠清晰,非經營性往來占款或資金拆借披露不準确。
也正是因為聯想存在以上四大問題,證監會才決定對聯想控股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面對這種情況,聯想也發布了公告,稱收到監管措施決定書後,公司高度重視該決定書中指出的問題,已經部署了整改計劃。在外界看來,相當于聯想承認了上述問題的存在,要不然也不會積極地去整改。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司馬南說中了聯想會被調查,那麼聯想有關“國有資産流失”的問題是不是也真實存在?
司馬南在最新一期的視頻中,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樹欲靜而風不止,這事沒完。”
另外,在證監會發布了關于聯想控股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之後,司馬南也對聯想發出了“靈魂拷問”,“聯想的資金拆借給了誰?你們的大股東中科院知情嗎?拆借出去的錢還能追回嗎?如果追不回,這涉及不涉及國有資産流失?”
不管怎麼說,還是要為司馬南的正義凜然點贊,而作為局外人,我們也不好評價聯想,至于聯想存在不存在“國有資産流失問題”,一切都交給官方調查吧。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聯想誓師大會上,楊元慶公開表示,聯想在未來五年要投入1000億元搞研發。暫且不說這錢從哪裡來,聯想有這樣的表态也是一件好事。雖然從研發投入上來看,聯想與華為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但起碼聯想已經做出了改變。
要知道,聯想之所以被華為甩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選擇了“貿工技”這條路,把一副好牌打得稀巴爛,最後淪為一家連國籍都分不清的“零件組裝廠”。
當然,相信廣大國人也希望聯想能重歸“技工貿”,聯想本身沒有錯,如果聯想能重視自主研發,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那麼國人也會選擇原諒。對此,你們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點贊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