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出門卻看到鄰居也在門口,于是決定等鄰居走完再出門。
走在路上,突然不知道手該往哪放,總覺得自己走路别扭,路上的人都在看着自己。
回到家準備休息,突然電話響了,剛放松下的心瞬間被提到嗓子眼,猶豫了三四秒,電話停了,仿佛又重獲新生。
看到這,我相信有社交恐懼症(以下簡稱“社恐”)的小夥伴已經想讓我拆攝像頭了。
社交恐懼症也叫社交焦慮,是一種與人交往的時候,覺得不舒服、不自然,緊張甚至恐懼的情緒體驗。
嚴重的情形是,社交焦慮症患者,每天的各種活動:走路、購物、社會活動甚至打電話都是對他們很大的挑戰。
社恐,在這個時代似乎成為了年輕人們的“通病”。
網傳一張社恐等級表,讓不少人直呼:太真實了,我已經開始害怕了!
*内容來源網絡
如果說,“性格内向”是父母給孩子貼的标簽,那麼社恐,就是許多人不想社交時給自己貼的标簽。
但是,如果你認為自己因為社恐而錯失了某些機會,給你一個治愈社恐的按鈕你一定會按下去的話,那麼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将會是為你量身定做的。
我将帶你解析社恐現象的本質和應對措施,幹貨滿滿,希望能給社恐的你一點啟發。
1
阻力-動力模型:
一個模型看透社恐
開始抛幹貨前,我想問大家一個基本不用過腦的問題:
如果我給你五十塊錢,要你去街上以五百塊的售價跟人推銷你腳上的鞋子,你會願意嗎?
我相信大部分人可能會覺得我有些問題,并想劃掉這篇文章了,先别急。
要是把五十塊換成一百萬呢?
我相信,即使這個問題十分不現實,但依舊有小夥伴已經開始幻想自己拿着大把鈔票吃喝玩樂的場景了。
這個看似弱智的問題其實揭示了社恐現象的本質:
我們之所以會恐懼社交,常常是因為參與社交活動的動力(價值感)< 阻力(恐懼)。
換種說法:若做一件事能帶來的價值要大于你不參與要面臨的損失時,你自然就會去做。
從大的方面上看,這個由認知思維專家L先生總結出來的動力—阻力模型,能為所有的“行動”做一個合理的分析。
比如:一臨近期末,大學生們就會開始積極的學習,因為這時他們的學習動力要大于阻力(懶)。
這個看似簡單,但邏輯又十分底層的模型為社恐的我們點明了兩個努力的方向:
①找到動力(社交價值)。
②減小阻力(對社交的恐懼)。
接下來就着重講講該如何朝這兩個方向努力。
2
找到社交價值,
做到心甘情願的社交
俗話說: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以前的我總好奇,為什麼被人“傷害”過的我們卻還總是想要去接觸人呢?
後來接觸了心理學才慢慢明白:
原來,參與社交、尋求群體是人類的本能。
在單打獨鬥中,我們的祖先并不是最厲害的捕食者;但是作為狩獵和采集者,以及抵禦其他捕食者方面,他們通過集體行動獲得了足夠的力量。由于群居者能夠生存并繁衍生息,所以今天的我們攜帶了那些預先注定我們與他人聯系的基因。
——《社會心理學》
簡單地說,在人類進化的曆程裡,不社交的那群人,因為缺乏群體的庇護都在競争中被淘汰了,而“幸存”的人類,也就是我們,不管性格傾向是内向還是外向,都天生就有着參與社交活動的本能。
在那個食不果腹,不成群結隊出去打獵就沒飯吃的時代,這種本能極大的提高了我們的生存幾率。
到了如今,我們雖然已經不用為吃飯問題而擔憂,但為了不被孤立、不被群體抛棄,我們常常本能的選擇妥協于群體,本能的做着那些讓我們覺得并不是很舒服的事:
本想下班好好休息,為了融入群體,身心俱疲的你選擇和同事去聚餐喝酒。
聚會上大家都在抨擊某個同事,恨不得他趕緊辭職走人,本想勸大家保持理智的你選擇順應了他們。
正是這樣的低價值社交,讓我們慢慢對社交這件事失去信心,讓我們開始懷疑:是不是世界上的社交都是這麼無聊?
無奈的我們隻能選擇更佛系活法:“遠離社交,享受獨處”,在喧嚣下,這确實是一種不錯的活法。
但如果内心的你還是一個渴望社交的人,那麼比起對抗本能,選擇和本能和諧共處才是上策。
試着走出房間,去認識一些不同領域的人。
比如:利用空閑的時間,加入一個興趣班,學一門你一直想學的手藝,認識一些來自各行各業,但又有相同喜好的人。
如果暫時還做不到,那就先加入一些線上的同好社群,等和大家聊熟了再試着約出來。
我相信,隻要嘗試踏出那一步,慢慢的,你也定能發現社交不一樣的價值。
接下來,就給大家講講如何減少社交阻力(恐懼),讓你更加自信的踏出那關鍵的第一步。
3
心理學黑科技:透明度錯覺
如果說,我隻能分享一個心理學知識來幫助大家減緩對社交的恐懼感,那無疑就是「透明度錯覺」。
它指的是:我們總是會高估自己的心理活動(如緊張)被他人知曉的程度。
簡單粗暴的說就是:我們都太“看得起”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了!
舉個例子:從前的我,每次上台做自我介紹或演示都會緊張到身體微微顫抖。
因此,每次下台時我都會向朋友吐槽剛剛在心理經曆了什麼樣的好萊塢大戲,但他們每次都會詫異的告訴我:
“完全看不出來呀,明明就穩如老狗。”
後來,每當我需要公開講話前我都會想到這一點,于是給自己心理暗示:
“緊張就緊張呗,反正人家也看不出來”。
漸漸的,我從一開始隻能規規矩矩按照流程進行公開演示到後來的能坦然自若的講起一些衍生話題。
我想,這就是知識指導現實行為的典型例子呀。
所以,如果你也常常擔心會在社交場景裡顯得過于笨拙或緊張,試着也想想這個已被證實的心理現象,這可以有效的降低我們對社交的過高預期,從而減少我們想要社交的阻力。
你需要知道的是,在你想方設法想要在社交中做出更好表現時,對方很可能也在做同樣的事,所以根本沒有心思去注意你的緊張。
看到這可能就有人要吐槽了:“可是我是那種在台上老師都會讓我不要緊張的社恐呀,這可不是我自己幻想出來的。”
那我隻能勉強又不失嚴謹的給你一個一字建議了,
那就是:練。
4
“練習”:老套但有用的永恒真理
大家應該也都發現了,社交,其實也是一種技能,之所以會對社交産生恐懼,歸根結底還是社交這一技能練少了。
畢竟,誰會恐懼一件自己得心應手的事呢?
而技能的本質是什麼?
簡單的說,就是相關場景下提取出特定信息或做出相應反應的能力。
這意味着,離開了特定的場景,你的技能也很有可能會相應失效。
不知道大家身邊有沒有那麼一兩位社交牛雜,在和朋友一起出去或者和某些特定群體(如年齡比你低的人)打交道時就會顯得十分外向、有壓迫感,
而一旦自己獨自出門或者在面對大佬時,又會顯得規規矩矩,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謝謝”、“好的”、“沒關系”。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提相聲、影視演員嶽雲鵬。
現在一想到他,那首魔性洗腦的《五環之歌》就會在耳邊開始徘徊,但誰又會知道,這位語出驚人甚至有些“賤”的相聲大師在台上的表現完全都是練出來的?
台上的每個梗、甚至與觀衆的臨時互動都是提前設計好并做過練習的。
不僅嶽雲鵬自己曾爆料自己是社恐,就連其搭檔孫越也曾在采訪中說過嶽雲鵬“不擅交際,不善言辭”。
這,大概就是社交偏科吧。
不難看出,把社交當成技能看待,不僅可以讓我們認識到社恐這件事是相對而言的:至少在你擅長社交的環境裡沒有人會把你當社恐看待。
同時,也意味着我們可以為這項技能做一些循序漸進的練習,
比如:害怕當衆發言,那就試着刻意積累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和觀點,然後先試着在朋友面前練習講出來。
在練習多了之後,即使再緊張,這些故事和觀點也會如同順口溜一樣從嘴裡說出來。
除此之外,技能學習的正反饋總能推動着我們下一次的練習,隻要有了一個還算不錯的開頭,良好的社交反饋又會推着我們去做第二次,在一次次的“成功”後,你甚至會忘了自己曾經還是位社恐。
△
寫在最後
社恐的原因往往有很多種,社恐的“對象”更是數不勝數。
因此,一篇三兩千字的文章也許無法一次性幫你點明所有方向,但,行動兩字可以,再多的分析都不如行動後的反饋來的靠譜,它永遠也是破除恐懼的最好辦法。
試着“頭腦一熱”邁出那一步,也許你就會發現一個截然不同的自己!
-THE END-
●本文為MBA智庫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系我們。作者:曾大,一個沉迷于深度思考,對文字有那麼些敏感的個人成長者。圖源:圖蟲創意。MBA智庫——管理者專業學習成長平台,兼具熱點與幹貨,頂尖管理知識、進階職場指南。APP、頭條号、微博@MBA智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