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轉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幹伸長度焊絲伸出導電嘴的長度為幹伸長長度,一般經驗公式為導線直徑L=(10-15)d的10-15倍。
幹伸過長:當焊絲長度過長時,焊絲電阻較大,焊絲熔化速度加快,焊絲易破碎,飛濺,熔深淺,電弧燃燒不穩定。同時,氣體保護效果不好。
幹伸太短:容易燃燒導電噴嘴。同時,導電咀又熱又易夾絲。噴濺很容易堵塞噴嘴并深度熔化。
表1 電流與幹伸長的匹配關系
焊接電流(A) 幹伸長(mm)
≤200A 10-15mm
200-350A 15-20mm
350-500A 20-25mm
氣體流量氣體流量L=[(10≤12)d]L/min
過大:産生紊亂的氣流,造成空氣侵入,并産生氣孔,特别是對于氣敏材料(如鋁合金、鎂合金等,一般是内部孔隙)。
太小:氣體保護不好(指沒有保護氣體的情況,容易出現蜂窩狀氣孔)。
風速≤2m/s不受影響。
當風速為≥2m/s時,應采取以下措施。
①加大氣體流量。
②采取擋風措施。
注:當氣體洩漏時,會在焊縫上形成氣孔。我們必須處理漏氣的地方。不能用加大氣流的方法來補充氣孔。如果不把氣孔清理幹淨,就無法修複氣孔。氣孔越多,焊接孔越多。
電弧力當鋼闆厚度不同、位置不同、規格不同、焊絲不同時,選擇不同的電弧力。
太大了:電弧很硬,飛濺很大。
太小了:電弧很軟,飛濺很小。
過緊:焊絲變形,送絲不穩,易出現焊絲飛濺增加。
太松:焊絲打滑,送絲慢,焊接不穩定,也會造成飛濺。
電流、電壓
氣體保護焊電流電壓關系的經驗公式:U=14 0.05i 2
應根據母材厚度、接頭形式和焊絲直徑正确選擇焊接電流。在短路過渡過程中,在保證焊接熔深的前提下,盡量選擇小電流,因為當電流過大時,很容易導緻溶液池滾動,不僅飛濺大,而且成形也很差。
焊接電壓必須與電流匹配良好。焊接電壓過高或過低都會引起飛濺。焊接電壓應随焊接電流的增大而增大,随焊接電流的減小而減小。最佳焊接電壓一般在1V~2V之間,應認真調整焊接電壓。
電流過大:弧長,飛濺,有頂手感覺,餘高大,兩側融合不良。
電壓過高:電弧長,飛濺稍大,電流不穩定,餘高小,焊接接頭寬,易燒導電嘴。
焊接速度快慢對焊接的影響在電流和電壓不變的情況下,焊接速度對内外焊縫質量有重要影響:
焊接速度太快:熔透深度、熔化寬度、殘馀高度降低、成凸或駝峰焊縫、焊趾咬合。如果焊接速度過快,會破壞氣體的保護作用,容易産生氣孔。
同時,焊接金屬的冷卻速度也相應加快,從而降低了焊接金屬的塑性和韌性。并會使焊接在中間的肋骨,造成不良的形成。
焊接速度太慢:熔池變大,焊道變寬,焊趾溢出。焊接速度慢,容易從熔池中排出氣體。焊接金屬結構因過熱而粗糙或燒穿。
焊接參數的選擇應依據以下條件:焊縫外觀美觀,無燒損、咬邊、氣孔、裂紋等缺陷。侵徹被控制在适當的範圍内。焊接過程穩定,飛濺小。焊接時聽到沙沙聲。同時,它應該提高的生産速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