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廢舊鉛酸電池最新回收行情

廢舊鉛酸電池最新回收行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07:38:2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貴陽7月20日電 題:小作坊随意回收,正規企業“吃不飽”――每年數百萬噸廢舊鉛酸電池流向何方?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向定傑、肖豔、楊欣

近年來,非法收購、拆解廢舊鉛酸電池的案例屢見不鮮。“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廢舊鉛酸電池對環境污染嚴重,有的犯罪嫌疑人獲利1000萬元,但後續恢複生态需要花2000萬元。

據業内保守估計,我國每年産生的廢舊鉛酸電池達數百萬噸。它們流向了何處?

“遊擊隊”收集,小作坊加工

鉛酸電池廣泛應用于電動車、通訊基站等領域,使用壽命一般在兩年左右。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儲能應用分會秘書長劉勇介紹,我國每年“退役”的廢舊鉛酸電池約有300萬噸。

廢舊鉛酸電池因含鉛及鉛酸液等物質,可能導緻大氣、水體、土壤嚴重污染,被國家列為危險廢物。根據我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要求,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危險廢物經營活動的單位,應申請取得許可證。

記者在貴州省貴陽市多個電動摩托車市場走訪發現,有的商戶對相關規定不了解,往往将廢舊鉛酸電池直接賣給無資質小商小販。“以前有人開面包車來收,最近有政府工作人員上門調查,我們才知道廢舊鉛酸電池不能亂賣。”一位經營電動車的店主說。

“一些大的店是我們監管的重點。難就難在那些小門面,這些個體戶文化程度有限,也不願花時間去清點登記、填轉移聯單、網上申報;他們把廢舊鉛酸電池當成了一般廢品,誰出價高就給誰。”黔南州生态環境局惠水分局副局長樊龍江說。

那些收廢品的“遊擊隊”把收來的廢舊鉛酸電池送到哪裡去了呢?業内人士說,其中小部分賣給了有資質的回收企業,大部分流向地下小作坊加工;這些小作坊把鉛極闆留下、酸液直接傾倒,不僅利用率低,而且環境污染風險大。

廢舊鉛酸電池最新回收行情(小作坊随意回收)1

景德鎮市洪源鎮洪源村内一加工廠從事非法收集廢鉛酸電池。圖片來自景德鎮市生态環境局

“最近随着鉛價上漲,地下加工的現象有所反彈。”劉勇說,從“遊擊隊”到地下小作坊,已形成完整産業鍊;地下小作坊沒有環保等成本,利潤豐厚,給的收購價比正規企業高。

去年5月,生态環境部通報福建一起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案。經查,霞浦縣一加工廠未取得廢舊鉛酸電池處置許可就從事拆解熔煉;自2019年12月投産以來,共采購廢舊鉛酸電池130餘噸,已拆解56.54噸,銷售鉛錠收入80餘萬元。

去年12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無資質回收利用廢舊電瓶污染環境犯罪案件。據檢察機關指控,被告人對大量廢舊鉛酸電瓶拆解時,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銷售非法煉鉛所得鉛錠的金額達到1億多元。

今年5月份,江西省吉水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廢舊鉛酸電池非法回收處置案件。法院經審理查明,陳某、黃某、曾某租賃位于吉水縣某鄉鎮水泥廠内的一處廠棚非法拆解廢舊鉛酸電池、提煉還原粗鉛牟利。被當地公安、環保部門查處時,他們共拆解130餘噸廢舊電池,産生9噸多廢硫酸水。經鑒定,非法煉鉛過程中産生的廢氣含鉛煙鉛塵、二氧化硫,其濃度分别超出排放标準的60倍、13680倍;同時,還對廠區内部和周邊的土壤造成重金屬污染。

正規企業審批環節多、流程長

鉛酸液就地傾倒,停工一年氣味仍刺鼻……在2018年江蘇查處的一起非法鉛冶煉案中,犯罪嫌疑人回收、拆解廢舊鉛酸電池15000餘噸,獲利1000餘萬元,恢複生态則需要2000萬元。

廢舊鉛酸電池最新回收行情(小作坊随意回收)2

江蘇省淮安市2018年查處的一處非法鉛冶煉點的廠房内部。新華社記者 朱國亮 攝

劉勇說,每年“退役”的廢舊鉛酸電池,經正規渠道回收的僅有30%左右。據業内人士估計,貴州省每年就要産生廢舊鉛酸電池15萬噸、約180萬個。據貴州省生态環境廳公布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省廢舊鉛酸電池回收利用企業有22家,年經營能力89.5萬噸,但2019年隻回收利用了6.35萬噸。

記者調研發現,正規企業從事廢舊鉛酸電池回收,除了要求有許可證,還必須配套建設專用倉庫、付出更高的物流費用,而小商小販以及非法煉鉛小作坊沒有環保、稅收等成本,做生意更有優勢。這導緻有資質的企業往往“吃不飽”,生存艱難。

貴州某工業園區内的一家金屬加工有限公司,是全省最早一批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企業之一。“占地100多畝,設計年經營規模是5000噸。為達到環保要求,公司一直在技改,最近每年投入都在上千萬元。”公司董事長告訴記者,現在的問題是根本沒那麼多貨,倉庫很少能堆滿。

銅仁市生态環境局碧江分局局長毛瑞起也表示:“現在環境準入門檻比較高,有規劃環評的化工園區才能接受這些企業。但如果企業在收集過程中走規範化程序,利潤空間就很低。”

記者查閱環保部門對業内一些企業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發現問題主要涉及未設置危險廢物識别标志、未按規定填報危險廢物轉運聯單等方面。

多措并舉提高規範收集處理率

當前,我國正開展危險廢物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受訪人士認為,在有關部門介入下,非法回收、拆解廢舊鉛酸電池的行為有所收斂,接下來應疏堵結合,不斷提高規範收集處理率。

廢舊鉛酸電池最新回收行情(小作坊随意回收)3

仙桃市生态環境局對非法收集貯存廢舊鉛酸電池商戶實施查封扣押。圖片來自仙桃市生态環境局

鉛酸電池回收涉及環保、交通、公安、市場監管等單位。黔南州生态環境局惠水分局生态環境綜合執法大隊負責人楊衛華等執法人員建議,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聯動執法機制,除納入重點監管的企業外,下一步要聚焦小作坊的非法回收、轉移、經營行為;通過拉網式排查、發動群衆舉報等手段,一旦發現堅決懲處。

“每塊電池都有溯源碼,就像人的身份證。”毛瑞起建議,進一步健全電池回收體系,加大對電池生産廠家回收網絡的考核,對電池回收予以獎勵,反之要追究責任。

業内專家建議,相關部門應進一步簡政放權。記者了解到,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年版)中,已經對未破損的廢鉛酸電池在運輸環節給予了豁免管理。一些幹部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簡政放權。比如,對各地開發的轉移聯單審批系統,社會公衆知曉率、使用率較低;而且由于環保部門人手短缺,往往難以做到及時審批。

“跨省轉移的程序更多,企業根本等不起。”一些正規回收企業建議,國家層面應開發統一的轉移申報系統,暢通廢舊鉛酸電池合法回收渠道;同時,完善相關補貼政策,扶持正規收儲企業發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