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5:20:53

▲關注我,并發私信“社群”,可加入我的育兒社群,4000 家長已加入。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話題:如何去發現你孩子的天賦?

在這個内卷的時代,大家希望培養孩子也是精準狠的,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用基因檢測的方式去發現孩子的天賦,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TED演講來探讨,從哪些特質中,容易發現孩子的天賦,

答案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

就是從孩子煩人的特質中。

曾經有個父親,

他對孩子寄予厚望,但是他兒子的校長,卻對他怎麼說:

懶惰、注意力分散、而且他記不住任何東西、不論他将來做什麼,都将一事無成。

這位父親就是赫爾曼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

你可能不認識他,

但是他那個将來不論做啥都将一事無成的兒子,

你肯定認識,

就是他——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

校長這麼說他一定是有原因的,

隻是單純傻和笨,一般老師都不至于說得這麼狠,

多數情況下,老師告狀,附贈特别多負面字眼,

往往是孩子的特質令人讨厭。

沒錯,

讓人煩的,令人讨厭的特質,

往往暗藏着最大的天賦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3

可是,我們如何去發掘呢?

因為我們看到的和校長是差不多的,

沒有别的,就是令人讨厭。

所以我們的做法,可能也和這個校長差不多,

甚至更誇張,

為什麼?

因為作為父母,我們更操心孩子的将來,

我們更擔心孩子是不是能成人、成才。

很多父母會說,

成才不成才就算了,你起碼要成人吧。

遇到一些孩子的行為品德有問題,

比如偷盜、撒謊、逃學、打架鬥毆、頂撞老師……

父母還能做到從孩子煩人的特質中尋找天賦嗎?

一般來講,很難!

很顯然,愛因斯坦這位校長也沒做到,

他給了孩子一個“将來一輩子一事無成”的定論,

如果他的父親相信了,不知道會如何呢?

試想一下,如果是你,你學校的老師,給你發來這些字眼,

這種焦慮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演講中,提到在過去40年,蓋洛普調查組織(由美國著名的社會科學家喬治·蓋洛普博士于1935年創立,是全球知名的民意測驗和商業調查/咨詢公司),

對成功人士超過200萬人的采訪,發現一個有趣的共同點,

就是他們發現并完善了自己的天賦,

讓這個天賦變成了優勢,

這個很好理解,我想大家也都普遍認可。

在和大家共讀的書目: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幸福的方法》這本書中,

作者也談到,當一個人做着有天賦、有優勢且熱愛的事情時,能極大地發揮效能,進入一個正向的循環。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4

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發掘天賦?并且這個天賦還能變成什麼優勢呢?

這是兩個話題,不要認為是一個。

天賦不一定就是你的優勢,我在一篇漫畫《13張圖告訴你,為什麼要珍惜你的“熊”孩子?》裡談到: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5

天才的天賦,是讓自己陷入困境,還是成為優勢,

很多時候和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天才被埋沒的比例,可能比我們想象的要多。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我越發相信這一點,

因為普通人其實不需要吃天才的那麼多苦,

他們就容易做自己,

可是很多天才,在兒童時期,看起來都挺傻的,

換句話說,他們有更明顯、更突出的令人讨厭的行為,

因為他們在平凡人、普通人的世界裡,就不容易被理解啊!

所以,天才是更容易被埋沒的。

并不是每個父母都像《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裡描述的那樣開明樂觀,

小豆豆被多所學校退學,

母親依然能無條件地接納、包容她,并且不停的幫她找學校,

最終入學巴學園這麼好的學校,遇到小林先生這麼好的校長。

小林先生願意蹲下來耐心和她聊四個小時的天,

願意傾聽小豆豆天馬行空的各種奇思妙想,

還能從她“煩人的特質”中,發現小豆豆的天賦,

并且鼓勵她、支持她、愛護她,将“煩人的特質”發展為優勢,

可以說,小豆豆長大後成為日本著名作家、主持人,

與她幼年時在巴學園就讀的經曆息息相關。

小林先生曾說:

“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

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的環境的,

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

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

并讓它們得以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有個性的人。”

多數孩子,在表現得煩人時,

就被不斷打擊、不斷否認質疑,

然後開始陷入“習得性無助”(具體可以點此了解更多)

最後要麼自暴自棄、要麼封閉内心。

所以,究竟如何發現孩子“煩人的特質”中埋藏的天賦?

這個演講總結了一句話,

我非常認可,也堪稱經典,真相隻有一個:

孩子的身邊至少有一位關心他的成年人,

做到以下兩點:

培養孩子天賦,并修正煩人之處。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6

上面這兩點很重要,但是這句話的這兩個字我認為尤其重要:

孩子的身邊至少有一位 關心他的成年人!

如果不看這兩個字,可能會有很多父母反駁:

“哪個孩子的父母不關心他呢?”

其實,很多父母隻是擔心孩子,不是真正的關心孩子!

你會發現,你口口聲聲的關心,或許隻是擔心,

而且你越擔心,你越沒法做到真正關心孩子。

先做到關心你的孩子,不然談何方法?

而方法,其實就是先前提到的兩點:

1、培養天賦

2、修正煩人之處。

來看看演講中的例子,這些孩子身邊的大人,是如何關心孩子,

如何去培養天賦修正煩人之處的?

朗尼是個非常愛惹事、淘氣的孩子,總是闖禍,

小時候他差點燒了自家房子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7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8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9

這禍大不大?我敢肯定,如果有人做出這樣的事情,

80%的父母會胖揍孩子一頓,

幾年前,那個高空抛物的孩子,

父親的做法就是把孩子屁股打開花,并發到業主群,讓孩子承擔全部責任!

但是這位母親,并沒有這麼做,而是透過這件事發現兒子有科研好奇心,

在家燒房子肯定不行,

而是給了孩子更大的“舞台”,

最後,朗尼約翰遜,擁有80項專利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0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1

還有一個孩子,叫Nancy,

在一次學校集會上,她搶了話筒來為自己的社團打廣告,

一般情況下,這個孩子肯定會被叫家長的,

但是旁邊的老師卻注意到了她非凡的領導力,

不但沒責備她,反而告訴她更好的方法去實踐自己的想法,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2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3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4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5

最後演講者還談到了自己的成長經曆,

曾經他是個嬉皮笑臉的,班裡最皮的孩子,

結果有一天,他的老師把他拉到一邊,

建議他去參加一個演講比賽,

從此,這個惹人厭煩的特質,成了他的天賦,

最後,我們看到了這場精彩的演講。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6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7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8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19

作為父母,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收到老師的各種“投訴”,

已經帶着明顯評判的字眼:多動、注意力不集中、不合群、不認真、沒有上進心、學習态度不端正……

我們聽了後,往往是感覺被批評和否定,“老娘讀書時從沒被請過家長!”,而感到火冒三丈,

回家後把老師傳遞的壓力直接就扔給了孩子,

将老師給的描述,添油加醋,再加幾把火,因為我們比老師更擔心自己的孩子嘛,

結果,孩子變得越來越無助、越來越沒法用正确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特質,

令人厭煩的特質越來越明顯,越來越走偏,天賦被埋沒,成為一個“習得性無助”的小孩。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0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1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2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3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4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5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6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7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8

多數的父母,都沒有認為自己的孩子非要是天才,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就是呢?!

熊孩子背後多半是有問題的(你家熊孩子的這些天賦)29

在心理咨詢的過程中,

我有個強烈的感受:

天才和普通人最大的區别就是顯得偏執且不合群。

生活在一群普通人中,天賦無法被人理解,最終被埋沒,是幾率極高的。

這不僅僅是父母,也是一個成年人極其重要的修養,

在這個人人喊打熊孩子的時代,

很多成年人對孩子的包容程度真的是極其低,

許多父母帶孩子出門壓力極其大,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熊父母,

這種擔心也常常會成為壓力給到孩子,給孩子過多的負面評判。

注意,我并不是說,不需要修正孩子煩人的行為,

但是修正的同時更需要讓孩子明白,

他不是壞小孩,他隻是犯了一個錯,而不是“是一個錯!”

當然,作為普通人,我們大概率都隻是擁有了一個普通的孩子,

但是,父母們要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孔子有一個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因材施教”。

而在社會多元化的今天,各行各業的分工越來越細,

職業多到你根本想都想不到。

換一個思路,學着去欣賞,從他“煩人的特質”中去尋找發掘,

他有哪些可能的天賦!

現在就開始思考,留言區告訴我哦!

我是牛媽彭小蹦,兩個孩子的媽媽,畫漫畫的心理咨詢師,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專委會理事,出版書籍《成長,不慌張》,9年專注家庭關系成長路,3年心理咨詢,1200多篇文章,和幾十萬媽媽的成長故事,一起活出從容與自在。關注我并發私信“社群”,可加入我的育兒社群,4000 家長已加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