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古鎮情懷,江南水鄉,煙籠人家。
穿越曆史的烽煙,我們再見麗江這座溫暖的小鎮。
束河古鎮,納西語稱“紹塢”,因村後的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以山名村,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
它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
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渡的活标本,是對外開放和馬幫活動形成的集鎮建設典範。
1997年,束河古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産”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入選CCTV“中國魅力名鎮”。
百年來,風霜似乎從未淹沒它的痕迹,老街舊巷,青磚灰瓦,溪水潺潺,寫滿歲月悠長。
01
束河,古韻悠長
“過一枯澗石橋,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臨其上,是為十和院。”
當年,徐霞客遊曆西南時,曾寫下這樣一句。“十和”說的便是束河古鎮的古稱。
名人途徑此地,贊譽從此增多。但它的繁華和盛景,早已開始。
唐代,茶馬商人走南闖北,從滇南經麗江直達西藏拉薩,經唐、宋、元、明、清,千餘年的馬踏運行中,促進了沿線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
而束河,便是當時麗江壩子中的必要驿站。
如今,再走進束河,往昔的繁華雖不在,但那曆經歲月沉澱的韻味,依舊有迹可循。
青龍橋,便是這樣富有曆史色彩的一處。
束河青龍橋建于明萬曆年間,是麗江壩子最古老的石拱橋,橋中軸線正對聚寶山,據說能把财氣帶到村裡。
以上 @徐炜
古時,為謀生計的商人,從這裡經過,奔走四方,撐起整個家庭的希望。
回頭看,馬蹄聲早已走遠,隻有橋下涓涓溪流,在細述當年。
水,是束河的靈魂,如同厚重的文化一樣,滋養了萬物。
尋着溪流,會找到這座小鎮溪流的源頭——“九鼎龍潭”,因潭水透明清澈,日夜湧泉,束河人奉為神泉,于是建了龍泉寺。
在源邊臨水一角,有一個“三聖宮”樓閣,為傳統四合院,裡面供奉着皮匠祖師。
是的,皮具也曾是束河的驕傲。在過去,這裡齊聚了很多制皮的能工巧匠,他們晝夜不歇,為這裡的商賈提供資源,也為生活謀了出路。
曆史的車輪滾滾而過,如今束河的匠人雖少了,但初心還在。
走遍古鎮就會發現,依然還有不少皮具店在這方寸間守着它最初的信仰。
以上兩張 @和婧
束河,因曆史遺留的記憶,而讓我們魂牽夢萦。
當然,也因這小城孕育出的山水人情而讓人向往。
02
束河,柔軟美麗
在中國衆多名聲大噪的古鎮中,束河并不是最奪目的。
但依然有人願稱它是完美的古鎮,确實,它完美得像一個從舊時光裡走出來的幹淨人。
@ 徐炜
每一個去過束河的人,眼裡都有小橋流水,風吹楊柳的景色,一派江南的古樸溫婉。
熱鬧的四方聽音廣場,文藝的拐柳巷,惬意的飛花觸水,拍照很出片的青龍橋……
人們在這裡相遇,或相識,或擦肩而過,将故事延續。
咖啡館,便是束河傳遞故事的衆多選擇中,最時尚文藝的地方。
它們各有格調,在這裡紮根,與旅人們一起慢煮時光。
這裡有東南亞風情的『島與咖啡』,可以讓樹上唱歌的歌手溫暖心靈,也能在綠林叢中肆意歡笑的暢快。
@飛鳥與魚
也有幽深靜谧的『虎牙咖啡』,亭台樓閣,竹林紅楓下滿地青苔,入眼皆是郁郁蔥蔥的蒼翠與舊木物品的溫潤。
@ 虎牙咖啡館
類似這樣别具一格的咖啡館,束河還有許多。
每天睡到自然醒,逛逛甯靜的小巷,順着流水尋一家店,點一杯咖啡,讀一本書,聽一首歌,再跟着夕陽餘晖尋找美味的食物。
這便是,令人羨慕的日子了吧。
03
束河,簡單善良
束河的魅力,不止如此。它從不張揚,卻在不經意間留下太多。
古鎮北面,一片綿延遼闊的原野上,房舍錯落有緻,納西先民便是最早在此處創建了他們的文明。
他們世代居住在這裡,任由古鎮來往多少遊客,變換多少新鮮的活法,他們也隻種門前的菜,看屋後的花。
臨溪邊的菜園子裡,種滿蔬菜瓜果,日上三竿,納西阿媽才慢慢在裡頭拾撿,有人路過,不驚覺,隻笑盈盈地回你。
以上兩張 @和珍浩
新鮮采摘水果食材,就拿到鎮裡賣。不吆喝,也不叫價,佛系地打發掉一整天。
大人不慌,小朋友也不急,嬉笑着穿梭在巷子中,樂意給往來的遊客指路,并不恐上學晚。
石闆路凹凸不平,巷子阡陌相通,但每一個商家都很暖心。
民宿管家總是遠遠的出門迎你,餐館店家也會耐心地等待最後一位客人。
是啊,即使花店不開了,但花一直都在開。
束河的善良簡單,在許許多多的方面,難以講完。
每一個走進它的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束河,曆史文化雕刻了它,一磚、一瓦承載了過往繁華。
它有它的傳奇,它的豐碑,它的内涵,它的韻味。
它慢,它柔,它暖,是理所當然。
以上三張 @和珍浩
束河到底有多好?你已經不是第一個這樣疑問的人。
大概是某個夜雨初停的早晨,我們看到行人在這裡抖落三兩哀愁。
萬物不急不躁,将它輕輕托舉,在小鎮的夜色來臨之前。
隻留一個,溫柔的背影。
真的,又想去束河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