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孟子是吃白食嗎

孟子是吃白食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1 08:20:52

孟子是吃白食嗎(孟子的食之道)1

  “民以食為天”,在吃飯這件事上,何時吃、如何吃、吃的是什麼、吃了有啥感受,我們的老鄉孟子,是個理解并升華這件事的大師。

  就如看水,他用“觀水必觀其瀾”來讓你覺得,你看的不是水,不是感受,是感悟,是生命體驗的升華。

  所以在飲食這件事上,他提出了食正、食時、食志、食功、食德思想對後世産生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

  孟子說:“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耆”是嗜好,其意在說明廚師要掌握食客的口味,治國理政也要掌握老百姓的願望。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舍魚而取熊掌”,意指處理矛盾問題時要抓重點、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懂得取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可見,孟子是一個诙諧有趣的人,能夠在平常的事物中看出深藏的道理,深入淺出地說出來,震撼人們的心靈、啟迪人們的智慧。

  (一) 孟子的“食正”思想

  孟子的飲食思想,最突出的是——食正。

  孟子說:“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這裡的”甘”,是嗜好的意思。意思是說,食品和飲品是有本味的,這個本味就是正味。但是,饑餓的人吃起來狼吞虎咽、貪快貪多,口渴的人喝起來快飲不止、豪飲不停,是嘗不出正味的,因而也喪失了掌握正味的機會。孟子講食正,意不在食,在乎事物的本質,即“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就是說,事物有本質、運動有規律,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不能囫囵吞棗、淺嘗辄止、饑不擇食,要循序漸進、透過現象看本質、掌握事物的本來和正味。并且,告訴人們一個處理問題的道理,就是不貪不躁、貧賤不移、富貴不淫,不要失去“正味”的本來心智,按照“正味”的本來規矩去辦事。

  孟子的“食正”思想,超越了飲食的一般意義,上升到了認識事物和做人道理的哲學層面,可謂生動深刻、通俗易懂、意義深遠,不愧聖人!

  (二)孟子的“食志”思想

  孟子曾經提出不因沒有功績而獲取飲食的“食志”原則。孟子說:“ 梓匠輪輿,其志将以求食也;君子之為道也,其志亦将以求食與。”孟子稱那些隻是為了“養口腹而失道德”的人是“飲食之人”,這種人“則人賤之矣,為其養小以失大也”。孟子上述言論中的那些“飲食之人”,其實與孔子所鄙夷的那類“謀食”而不“謀道”之輩是對等的,孔子對那些鄙夷的人采取的是“是不與為伍”的原則,而孟子對這些人的态度則是“人以群分”的定性區分标準,因而也更加具備了理論性和實踐性。他主張“非其道,則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則舜受堯之天下,不以為泰。”在他看來,人們用自己有益于别人的勞動去獲取生存必備的飲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就是孟子所俱導的“食志”思想。

  (三)孟子的“食功”思想

  孟子的“食功”思想,可以理解為人們用等價或等量的體力或者腦力勞動成果來獲得來生存必備飲食的過程。他認為,世界上并沒有“素餐”,“士無事而食,不可也。”為了生存,為了養家糊口,就必須要用勞動去換取食物,沒有用勞動就換來的飲食是不存在的。孟子非常贊賞齊國仲子的飲食行為準則,他贊美仲道:

  仲子,齊之世家也。兄戴,蓋祿萬錘。以兄之祿為不義之祿,而不食也;以兄之室為不義之室,而不居也。”由此可見,孟子對“食功”思想的重視。

  (四)孟子的“食德”思想

  孟子的“食德”思想,可以理解為飲食時候要注意禮儀和禮節。他認為,食用别人飲食要有“禮”,給予别人飲食之時也要有“禮”,并且說:“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意思是,人們在交往之中,不愛别人卻用飲食相饋贈,就如同是喂豬;愛别人但是卻不以禮相待,則就像豢養禽獸一樣,違背“禮”的原則。孟子将這種思想凝結在他的一句名言裡:“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他用“魚”“熊掌”做實例比喻,可見,在“吃”這件事上,喻事寓物寓人寓理,他是信手拈來的。

  孟子同樣認為進食講求“禮”是關乎食德的重大原則性問題,認為即便在“以禮食,則饑而死;不以禮食,則得食”的生死抉擇面前,也應當毫不遲疑地守禮而死。比如“不受嗟來之食”的理念。他說過:“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孟子對食物的評價。孟子在飲食上提出了較多的見解,多被後人視為經典。他說:“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孟子·告子上》)他認為,易牙之所以被稱為知昧之人,就在于與天下人所喜好的口味大緻相同,而易牙首先感受和調制出天下人大都喜好的口味。他從仁愛的角度出發,說道:“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梁惠王上》)後世許多人将此“君子遠庖廚”之語解為不近廚房。并作為孟子賤視烹饪的理論依據,這是不可取的。此外,孟子還有“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等妙語。《孟子·盡心下》曾記載了孟子對兩類食物的對比評價:曾子的父親曾皙,生前喜歡吃羊棗,在他去世後,曾子因想念其父,不忍心食用父親嗜食的羊棗。隻吃脍(魚脍)和炙(烤肉)。孟子的徒弟公孫醜對此感到奇怪,問孟子道:“脍炙與羊棗孰美?”孟子回答說:“脍炙哉!”公孫醜又問道;“然則曾子何為食脍炙而不食羊棗?”孟子回答道;“脍炙所同也,羊棗所獨也。諱人不諱姓,姓所同也,名所獨也。”公孫醜這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從孟子的言論看,他本身是喜好吃脍與炙的,而且認為飲食是人生最基本的事情。這與儒家自孔子開始對飲食的觀點是一脈相承的。

  孟子沿襲了孔子的飲食思想,視孔子的行為規範。他經過自己的日常實踐和理解,将自己的飲食思想和孔子的飲食思想深化成為“食志——食功——食德”的飲食觀念和鮮明系統化的“孔孟食道”理論。

  作者簡介:

  馮彬,“鄒魯文明”文化概念首倡者,鄒魯聖地孔孟故裡人,1982年畢業于濟甯師專中文系,山東省尼山書院首批講師,濟甯市鄉村儒學講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