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岩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遇到一泡極品金牡丹。
倒不是說,它的表現有多一鳴驚人,讓人亮瞎了眼。
而是它香氣寡淡,怪味很重。
并且單論品相表現,它堪稱是劣質到登峰造極。
屬于一眼假,假到家。
是這麼些年在試茶途中,難得一遇的典型負面例子。
麻花想到,平時經常有新茶友過來咨詢。
“哎呀,這岩茶焙了火的,看着每款茶都長得差不多。”
“到茶葉店買茶,依我看來,每斤300出頭的肉桂,看着和每斤是3000多的肉桂也沒差距,如果不喝根本分不出來。”
“這岩茶就是和綠茶不同,至少但凡高端些的綠茶,一看就品相出色、很值錢。”
眼下,好不容易抓到了典型。
且來以那泡怪味金牡丹為例。
聊聊那些一看就很廉價的岩茶,究竟是何模樣?
《2》
為避免幹擾項,暫且避開價格不談。
總之大家就記住這樣的關鍵詞——便宜。
以它的價位,能讓人直接用來煮茶葉蛋卻絲毫不心疼。
暫且也抛開外包裝不談。
圈内流行這樣的調侃,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茶靠包裝。
哪怕再次品的茶,一旦裝入了華麗麗的高大上包裝,任誰都會高看兩眼。
要是受到外包裝幹擾,難免會影響初步判斷。
就茶論茶,單以這泡輕火金牡丹的外形看,它暴露出來的問題很齊全。
一、整體花雜。
将幹茶倒出,放在茶則上觀看。
從幹茶上能看到的顔色很雜亂。
有暗褐、咖褐、暗紅、黑褐、軍綠、蛙皮綠不等。
如此花雜的條索,暴露出不少問題。
說明它的原料老嫩不一,導緻做青發酵時,難以齊步邁進。
有的地方已經發酵到三紅七綠的,但有的仍舊是全綠,沒有絲毫紅邊。
也說明,這泡茶沒有焙到轉色。
原本就輕火茶來說,隻要做青基礎打得好,發酵程度合理,焙茶時隻輕焙、葉底以軍綠為主,不焙到轉色也無妨。
但從這泡成品金牡丹有紅有綠的條索看,這茶的最大毛病怕不是火功不勻,而是有走水茶,沒焙火之嫌。
二、條索幹枯。
好茶看起來要“潤”。
即便炭焙之後,十分幹燥的幹茶條索,也不例外。
幹茶需要帶有一定色澤,烏潤有光,看着精氣神才更好。
就像看一個人的氣色。
近看時,若看出對方發色枯黃,顔色枯槁,沒有絲毫潤感。
很顯然,這是頭發缺了營養,氣血不足。
岩茶也不例外,雖說岩茶已經焙了火,但不能看起來毫無生機。
看起來像枯草、枯樹葉的茶,品質好不到哪裡去。
三、茶梗明顯。
岩茶在采茶時,要連梗采下。
按照不同的開面成熟度,不含芽頭,連梗采下三葉、四葉左右。
連梗采摘的目的,為的是幫助做青走水。
畢竟,假設不采茶梗,一片又一片摘下青葉。
放入茶青筐後,葉片們還不得緊貼在一起,怎能順暢走水?
再說,茶梗作為茶樹根系吸收養分、水分,以及葉片光合作用生成養分的中轉站,内在也有一定的風味物質。
做青時,伴随着茶葉内部的多餘水分逐漸從葉張内退散。
茶梗内部的風味也能随着水分遊動,慢慢轉移到葉片内。
待做青結束,完成制茶使命的茶梗,成了岩茶加工的邊角料,不适合再出現在成品茶内。
做青後,焙火前,需要揀剔掉茶梗與老葉片。
若是茶梗剔除不淨,一泡茶上随意掃兩眼,就能看到茶梗存在,說明它的挑揀着實太馬虎草率。
四、揉撚不緊。
武夷岩茶的幹茶條索,以揉撚緊結為貴。
揉撚不緊的岩茶,毛病多多。
有可能是因為原料自身原因。
葉片采老了,纖維太粗,揉不成形。
有可能是因為揉撚不當。
揉撚時間太短,溫度不足,力道太輕,導緻揉撚效果不佳。
還有可能是最佳揉撚時機被耽擱了。
殺青後,沒能及時趁熱揉撚。
等到葉片變“幹”,再去揉撚,為時晚矣。
五、茶片較多。
與茶梗類似,岩茶的茶片也屬于典型的制茶邊角料。
挑揀時,需要盡量剔除。
偶有一兩片沒有徹底剔幹淨的茶片,勉強還能原諒。
但占比過多,茶片的存在感過強。
就暴露出這樣的問題,這批茶的挑揀不過是草草走了過程,完全沒上心。
要不然,一番精挑細選過後的茶,怎會是這副模樣?
此外,還有另一層問題。
即,這批茶的原料很粗老。
普遍采太老,以至于揉撚不成型的老葉片太多。
挑揀時,根本沒法挑。
才形成咱們最終看到的這副尊榮。
六、底部偏碎。
專業審評時,取樣也是有講究的。
不能打開大箱,随機在上面抓一泡茶,就直接沖泡。
而是得抓一把幹茶,放入把盤,搖晃均勻。
體型大小不同的茶葉,會受慣力影響,自動分成上段、中段。
通常,上段略粗,下段偏碎。
而處于居中段的幹茶,最能反映整體水平。
若是開箱抓茶時,隻抓面上相對完整的茶葉,茶樣選取未必客觀、真實、完整。
回到整體,那泡茶片偏多,幹茶粗松的金牡丹,表面看着還行。
但底部沾有不少碎茶。
倒出幹茶後,密封袋内壁受到靜電影響,能看到很多碎葉。
将茶葉倒入瓷質茶則内,将茶葉倒出後,連茶則底部也有不少碎渣沫。
說明這泡茶在整碎程度上,還是差了點意思。
七、原料粗老。
前面已經提到,這泡茶的原料采摘不是很标準。
青葉偏老,估計是采茶時,這片金牡丹沒有被人重視,最佳采茶的三、五天黃金采摘期白白被錯過。
直到青葉變老,才被采下。
這從茶片多、揉撚不緊等表面,已經得到驗證。
但在撥動幹茶時,有了意外發現。
因為無意之間,發現了堪比小木棍的老茶梗。
内在纖維已老,木質化明顯。
通常,青葉原料過分粗老,對岩茶風味影響很大。
青葉老,意味着茶味風味流失。
泡茶時,茶味薄、不耐泡,帶有粗老味等一系列狀況都難以避免!
《3》
武夷岩茶的相關介紹裡,常會出現這樣的經典評語。
“乞丐的外表,菩薩的内心。”
岩茶看似其貌不揚、其貌平平。
但在茶香、茶味、韻味等諸多方面的表現,卻可圈可點。
茶葉審評時,和綠茶相比,岩茶幹茶外形比分并不高。
但并非意味着,岩茶毫不在意外在形象。
至少,像這泡典型負面例子,不論怎麼都說不過去。
更何況,它還是一泡輕火的金牡丹。
理論上,它以香氣為賣點。
但在幹茶上,茶香微弱不可聞。
賣相差、又看不到優點的金牡丹,毫無可取之處!
更多關于岩茶的知識和新岩茶相比,為什麼老茶客偏愛陳年岩茶?李麻花說出了3個理由
茶樹上長青苔,就是正岩茶?分辨岩茶山場,苔藓說了不算
返青、毛茶、蛤蟆背、山場味,8個岩茶專業術語,一次性喝懂岩茶
賣茶服、賣水、賣岩茶,我親眼目睹了一場岩茶“大師”們的表演
正岩茶容易讓人茶醉,價格又高還不好喝?喝不懂岩茶的“四宗罪”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