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1 04:32:48

詩人餘光中在《鄉愁》 裡這樣寫道: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詩人的鄉愁,除了親情,更延伸出了家國情懷。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故鄉父母來處與歸途)1

小時候,交通不便捷,書信的來往就是那小小的郵票。長大後,出門在外,也是那一枚小小的郵票,傳遞着父母子女之間的問候與關懷。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父親在裡頭!

無論走多遠,像風筝飛得再高,都會有根無形的線在心頭,那根線的一頭就是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故鄉父母來處與歸途)2

哪裡有我們的父母,是我們的故鄉。

無論你得勢,或者窮困潦倒,他們都會一如既往,疼你愛你。不會因為你的地位,條件改變而改變。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故鄉也無歸途。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故鄉父母來處與歸途)3

詩人席慕蓉也在她的《鄉愁》中這樣寫道: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怅望,仿佛霧裡的揮手别離。離别後,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父母是我們生命中,永遠的守望者。

那是我們永遠的故鄉,永遠心靈的港灣。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故鄉父母來處與歸途)4

你的幸福父母為你們欣慰,你的苦難他們情同身受,竭盡所能為你們去分擔。

唐代詩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秋季的邊關聽着孤雁的哀鳴,在那個白露時間更思念家鄉的親人,想着故鄉的圓月,心中有了強烈的思念與憂慮。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故鄉父母來處與歸途)5

月是故鄉圓,情是故鄉濃。我們可以走得很遠,可永遠走不出父母的視線。

小時候,那個每天都想離開的地方,長大後走得很遠,卻是永遠很難回去思念的地方。

伴随歲月的流轉,尤其是某些節日,那些關的故鄉的一切成了最美好的記憶!習慣于在他鄉尋找着與自己故鄉有關的節日裡,那些記憶裡的快樂,但所有的尋找和嘗試都是徒勞。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故鄉父母來處與歸途)6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當在那樣的時刻,尋找和故鄉相通的一切時,故鄉,異鄉,反襯在一字之差裡的追思裡。

如今,父親永遠長眠在他最愛的這片土地,他耕耘了一輩子的家鄉。從此後,故鄉再無春秋,隻餘冬夏。

如今,不放心母親一個人在家裡,和我們住在一起。故鄉真的成了故鄉。

父母歸去隻剩歸途(故鄉父母來處與歸途)7

這次給父親上墳,在他住過的房子轉了一圈,含着淚拔掉了很多院子裡的雜草,在離開屋子時,再也沒有父親的囑托,那曾經的笑容,将永遠不見,想來令人潸然淚下。

衰老與離開是人生永遠脫不過的宿命。

多少年之後,我或許也像你曾經迎接我一樣,穿過黑暗的深夜,在黎明與你相見,再次牽着你的手。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