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不變的年俗

不變的年俗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3 03:49:22

不變的年俗?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轉眼間,牛年春節的腳步已至,城市裡、鄉村間,家家戶戶已把“新桃換舊符”,空氣中彌散着年的味道,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不變的年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不變的年俗(一樣的情一樣的味)1

不變的年俗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轉眼間,牛年春節的腳步已至,城市裡、鄉村間,家家戶戶已把“新桃換舊符”,空氣中彌散着年的味道。

黔江區濯水景區土家幺妹兒直播團啟動了“雲端看風景過大年”直播活動。春節期間,直播團通過線上直播,讓外地遊客和在外就地過年的鄉親在雲端就能欣賞到濯水景區過大年。特約攝影 楊敏\視覺重慶

“又往家裡寄這麼多東西,我還不知道照顧好自己?”2月11日,在江北盤溪二支路佳禾園小區,張國峰收到幾件包裹,打開一看,是留在北京過年的女兒給他網購的年貨。

他嘴裡嘟囔着,心裡卻美滋滋的。“老太婆,你把微信整明白沒?别到時候發不起紅包,給外孫的壓歲錢得靠它。”張國峰交代妻子說。

“應該沒問題,我已在錢包裡存了錢,一會再去研究怎麼弄視頻。”老伴回應道。

吃年夜飯、逛廟會、祭祖、守歲、賀春、拜年……作為傳統節日,春節的習俗千百年來被一代代中國人傳承着,并形成團圓、祥和、希望等精神内涵。今年,像張國峰女兒一樣,很多人就地過年,但記憶與情愫沒變,“數字化”年俗新表達讓年味一樣濃。

雲購年貨人未返鄉心意到

南岸區南濱路龍門浩老街,一名歌手正在直播與市民互動,現場格外熱鬧。特約攝影 郭旭/視覺重慶

“紅蘿蔔,咪咪甜,看到看到要過年,娃兒要吃肉,老漢沒得錢……果果甜,要過年,孃孃給我壓歲錢。”千百年來,這首民謠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重慶的年俗和年味。

“在我記憶裡,過年是從家家戶戶置辦年貨開始。”這幾天,在深圳一家文化公司上班的80後陳欣接連觀看了好幾場年貨直播,網購了大批年貨。

陳欣的老家在開州區南門鎮。她回憶稱,小時候,家裡條件不是很好,但每到臘月,父母都要到場鎮置辦大量年貨,一般是先把自家養的豬、羊、雞等賣成錢,再換回糖果、瓜子、煙酒、新衣服等,等三位姑姑回娘家後,一大家人再開開心心地分享。

“今年,我們一家三口留在深圳過年,但置辦年貨依然是過年不可或缺的一件事。”陳欣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電話采訪時稱,在她的年貨清單裡,既有糖果、瓜子、煙酒、衣服等傳統品類,也有智能手機、健康手環等新物件。

“手環是給爸爸的,他心髒不太好,我要遠程監測他的身體情況;手機是給大侄女的,她去年考上了大學……”陳欣說。

事實上,像陳欣一樣,今年很多人選擇就地過年,人雖然不能返鄉,但心意不能少,“雲購年貨”已成為一種風尚。

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由商務部等部門指導開展的“2021年全國網上年貨節”,從1月20日至29日,全國網絡零售額達3441.1億元人民币。其中,有平台的數據顯示,年貨節期間,平台異地訂單數量整體增幅達60%,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與三線及以下城市間發單量快速增長,多為異地工作人群與家鄉親人互相寄遞年貨。

雲上團聚線上過年歡樂多

北碚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留守兒童曹邱宇、曹邱麗兄妹正在與母親視頻連線。記者 萬難 攝/視覺重慶

“爺爺,敬您這杯酒,祝您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奶奶,快來,一起喝喲!”……2月11日,在永川區朱沱鎮,75歲的周貴先家一片歡聲笑語,一家人正在“雲上團聚”,吃年夜飯。

周貴先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湖北,二兒子在北京。老兩口之前在北京帶孫女,去年孫女讀初中後,他們便返回老家養老。

因擔心二老的安全,從事IT工作的二兒子就在家裡安裝了一套視頻對講系統,不僅可以适時監控家中情況,還能通過網絡電視的顯示屏與老人視頻連線。

“沒想到,這套系統今年可發揮大作用了。”周貴先的二兒子在視頻裡告訴重慶日報記者,他父母都是退休教師,家庭觀念很重,年夜飯是他們一家春節的“重頭戲”。以往每年,他家都要搞“家庭迎春晚會”,每個家庭成員要表演節目并總結自己一年的工作或學習情況。

“今年,我的兩個兒子都不能回來,我們一大家子分居三地,但通過視頻連線,年味一樣足,而且讓春節過得更輕松、自由一些。”周貴先樂呵呵地說,他們一家人聚齊後共有9人,家裡房間不夠住,去賓館開房感覺又沒有家庭氛圍,就打地鋪。

重慶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今年不少家庭成員因不在同一個城市,沒辦法團聚,而在數字時代的當下,大數據、智能化已打破了物理空間的阻隔,雲團圓、雲聚餐、雲拜年、線上發紅包等數字化服務,在很大程度滿足了人們過年的需求,讓家庭成員間的互動更加便捷有趣,一樣充滿了年味。

不僅如此,我市不少景區、文博場館等還開通了雲直播、雲遊覽等,讓宅在家裡的本地人、留在重慶的外地人以及留在外地的重慶人,通過一根網線就能逛廟會、賞非遺、看展覽、觀花燈,營造出濃厚的的節日氛圍。

形式在變祝福團圓未曾變

梁平區屏錦鎮“德合泰”作坊,梁平木版年畫國家級傳承人徐家輝正在查看年畫印制質量。特約攝影 劉輝/視覺重慶

“每逢佳節倍思親,回家過年、感受阖家團圓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幸福。‘數字化過年’或許讓有些人感覺年味變淡,但回溯春節文化習俗千百年來的曆程,一樣在變化中,不變的是人們内心的信念。”重慶知名作家、文化學者阿蠻認為。

阿蠻著有《老重慶民俗漫畫》一書,對重慶民俗有深入研究。他稱,通常認為,春節始于殷商時期歲尾年頭的祭神祭祖活動,而這種祭祀活動又發端于原始社會合祭衆神的“臘祭”,因此已有數千年曆史。

不過,在漫長的曆史發展中,随着人們生産、生活及認知的改變,春節的祭祀對象、儀式、時間以及一些習俗都在發生變化。如,臘月二十三祭竈神(俗稱竈王爺),可如今随着廚房結構的改變,竈王爺的畫像已難見蹤影。

“無論怎麼變化,春節凝聚的文化内涵一直傳承至今,包括祝福、團圓、祥和、希望等。”阿蠻說,年味是春節文化内涵的外化呈現,是每個人心中的一種感覺。

有人說,現在年味在變淡:物質生活豐富了,減少了對過年的期望值;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減少了節日氣氛;微信拜年,減少了親近感。

“在我看來,這隻是随着時代的發展,内容和形式有所變化,春節的精神内涵一直沒變,已融入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中。”阿蠻稱。

重慶師範大學地理與旅遊學院教授、中國旅遊研究院長江旅遊研究基地首席專家羅茲柏也稱,春節是中國人儀式感濃度最高的時間節點和情感節點,不論過節的景象如何變化,年味永遠不會變,因為它是刻在國人骨子裡的信仰,是關于團圓、關于幸福、關于新年的期盼。

從“牛展”中趣讀牛文化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新春文化系列展—牛氣沖天”現場,市民正在觀展。記者 齊岚森 攝/視覺重慶

牛年看“牛展”,“牛展”帶您走近牛文化。

時下正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舉行的“新春文化系列展——牛氣沖天”,通過100餘件與牛相關的展品,用“物大為牛”“服箱耕田”“以受多福”3個單元,分别講述牛作為家畜,從古至今在中國社會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商代甲骨殘片 牛被用于祭祀

展櫃中,一片片大小不一的甲骨殘片上契刻有“牛”與“牢”字,雖不顯眼,但卻靜靜訴說着3000年前牛在商朝的作用。

考古材料表明,家牛一經出現便被用作祭祀的“犧牲”。在古漢語中,“牲”指整牛,“犧”指毛色純一的牛。在先秦時期,供祭祀的犧牲經占蔔确定後,要關在特定的畜圈裡養至膘肥體潔,才能宰殺。這種畜圈被稱為“牢”,甲骨文中也用“牢”代指犧牲。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艾露露說,祭祀與戰争在古代社會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牛耕尚未普及的時期,大量的牛被用于祭祀活動,其肉、骨、角都被賦予了特殊意義。

戰國銅犁铧 牛成為主要畜力

九龍坡冬筍壩出土的這件戰國銅犁铧長8.7厘米、寬10厘米,看上去貌不驚人,卻是一件國家一級文物,講述着牛被用于耕田的悠久曆史。艾露露稱,銅犁铧是平整土地的重要農具,它從新石器時代的石犁發展而來,與耒、耜等工具相比,其翻土深度更淺,但速度要快得多。

艾露露介紹,牛作為畜力的曆史,在交通中,最早可追溯到黃帝與商代;在農業生産中,大多觀點認為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在交通、農業生産中使用牛作為主要畜力,改變了農業生産狀況,大大提高了生産力,促進了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交通貿易往來。

《桃林百牛圖卷》 牛具有深厚人文内涵

4.34米長的《桃林百牛圖卷》上,100頭牛在桃林掩映下或走或卧,盎然春意撲面而來。

這幅國畫的作者是閻松父(1902-1985),他擅畫牛、虎,人稱“多牛翁”。創作于1939年的《桃林百牛圖卷》,表現了牧童于溪邊桃林放牛的景象。

“以牛為題材的繪畫有很多,表達當時人們的人文意趣。”艾露露說,在畫家筆下,牛情态悠然,或低頭食草,或呼喚乳犢,這體現了人們對與自然和諧相處、生活淡定從容、田園牧歌生活的追求。

春節假期文化活動看過來

春節期間,我市各文藝院團、電影院、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新華書店,将舉行一系列精彩的文化活動,讓市民過一個快樂祥和的春節。

春節假期文化海報 掃一掃 就看到

記者:韓毅 黃琪奧 柏雨欣(實習)

來源: 重慶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