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記者來到沐奇麗都店,内部正在施工。新京報記者 潘聞博 攝
早教機構疑似“跑路”現象,近年來屢見不鮮。近日,早教機構沐奇親子遊泳(下稱“沐奇”)多家門店悄然關閉,身後留下衆多會員退款無門。盡管一些顧客在門店關閉前感覺“異樣”,但他們已經為課程提前付費。
市場監管部門回應稱,沐奇品牌的涉事企業已經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并立案調查。律師表示,消費者可向工商投訴,或至法院起訴。此外,相關部門也應盡早完善早教機構的監管體制。
新京報訊 近日,早教機構沐奇親子遊泳(下稱“沐奇”)多家門店關閉。消費者稱,所辦會員卡内金額幾千至幾萬元不等的費用無處追讨。新京報記者先後探訪發現,沐奇CBD店、麗都店、金源店均處于關門狀态,且企業相關法人和門店負責人電話無法接通。
消費者交費續課後門店關閉
2018年6月,牛建(化名)在沐奇潤澤店消費19888元購買了包含72節課的會員課程。此前,牛建是在網上找到了沐奇的介紹:“感覺挺有名的,據說不少明星也是他們的會員。”沐奇微信公衆号顯示,該品牌成立于2009年,先後擁有劉烨、徐峥等明星會員。
牛建每周帶孩子去一次遊泳館。一開始,牛建能輕松約上課。但2018年年底,情況發生變化。他常去的潤澤店多次以門店内需維修鍋爐為由停課,直到2019年4月初潤澤店關閉。
由于會員卡通用,牛建曾帶孩子到其他門店,但他發現其他門店也關門了。“現在,他們店的電話打不通了,給銷售人員發微信,也沒有回複。”牛建說。
王麗(化名)也是沐奇潤澤店的會員。她說,就在潤澤店關閉前一周,她在遊泳館内看到銷售人員還在推銷課程。一位CBD店的會員稱,她交費續課後,沒來得及上課,店就關了。
淩雲(化名)是沐奇老顧客,2018年夏天,她在麗都店續購了2萬多元的課程,2019年春節前,卻發現麗都店關閉,電話也無法打通。“事後想想,關店是有征兆的。”淩雲說,2018年下半年,麗都店不再提供消毒毛巾,此後“保潔人員越來越少”,且頻繁以管道維修、監管部門檢查等理由閉店,直至春節前徹底關停。
沐奇新國展店、CBD店、西紅門店、金源店多位消費者向記者表示,遭遇到上述門店關閉、退款問題無從解決。記者在兩個沐奇維權微信群中看到,兩個群共有600多人,辦理會員的費用從數千至數萬元不等。
僅2家門店營業 其中一家加錢才能上課
5月22日,記者來到将台路附近的沐奇總部(麗都店)。店内近10名工人正在施工,對于該店為何施工,工人們稱不知情。附近一商家表示,沐奇麗都店今年1月就已關停。該商家介紹,不少顧客向他們詢問麗都店的情況。“現在這家店面應該是由别人承租了,正在裝修。”
位于八裡莊的沐奇CBD店同樣大門緊鎖。該店所屬租賃中心一工作人員表示,沐奇因為交不起房租于今年4月關停。“陸續來了好多人,問他們的情況。”類似的情況同樣發生在沐奇金源店。根據門店所在的商場此前貼出的公告稱,沐奇金源店長期、多次拖欠租賃費用,截至2月底“數額巨大”。
新京報記者先後緻電沐奇潤澤店、CBD店、金源店、麗都店、新國展店、西紅門店,電話均未能接通。沐奇客服及公司法定代表人電話則處于關機狀态。沐奇官網也提示無法訪問。
目前,沐奇西城店、豐台店仍處于營業狀态,但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是加盟店,獨立運營,自負盈虧。這兩家門店工作人員稱,不清楚其他門店關閉緣由。對于其他關閉門店消費者購買的課程問題,西城店表示沐奇會員需要加錢才能在西城店完成課程,而豐台店則表示不接受其他門店會員。
涉事企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沐奇總部坐落于北京市朝陽區将台路2号B座1層H-101。是一個從事雙語嬰幼兒早教、嬰兒遊泳的早教公司。法定代表人為郭文博。工商信息顯示,北京沐奇世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于2019年1月被工商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是“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
5月23日,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回應新京報記者稱,他們已到沐奇麗都店、CBD店現場檢查。目前,兩家門店均已關門,無法聯系到企業負責人。順義區空港工商所、海澱區四季青工商所的工作人員分别表示建議消費者可向法院起訴。
■ 律師說法
無法聯系負責人 法院可以缺席判決強執
對此,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骁表示,沐奇如遇到資金周轉困難,或有閉店打算時,應當履行誠實信用義務,事先通知消費者。
韓骁稱,若無法證實沐奇存在主觀詐騙的故意,此舉僅為民事合同糾紛一方履行不能的問題。若能證實其存在主觀詐騙的故意,那麼,沐奇可能涉嫌詐騙。
對于目前的情況,消費者可向工商部門舉報,或向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投訴,申請消保委與沐奇負責人協商。此外,還可向法院起訴,訴請沐奇退款。若有相關證據證明其涉嫌詐騙,可向公安部門報警,追究其刑事責任。
韓骁同時表示,目前,消費者、工商等方面無法與沐奇取得聯系,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維權難度。“如果沐奇負責人聯系不上,法院可以缺席判決,如果其名下有财産,可以強制執行。”
“在沒有合理證據證明涉案公司進行詐騙的情況下,消費者應通過民事訴訟的方式維權,同時,應由工商部門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進行監管,對該公司及相關負責人進行行政處理。”他解釋道。
■ 建議
相關部門完善監管 消費者警惕預付款
事實上,早教機構疑似“跑路”現象近年來屢見不鮮。
據媒體公開報道,今年年初,北京“家盒子”西直門店突然關閉,緻上百名會員維權,每名會員所購“課包”在一兩萬元至數萬元不等。
今年2月,連鎖教育機構艾爾蒙國際早教也出現停課情況,校方給家長發短信稱“經營不善,暫時停課”。
本月初,北京歐拉早教中心也被質疑“跑路”,會員費下落不明,老闆失聯、教師離職。
對此,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骁表示,就目前教育培訓機構相關監管政策而言,開辦早教機構隻需去工商局注冊教育咨詢企業,未納入教育部門的監管範疇。工商、稅務等部門根據職能,隻是監控其經營納稅情況,教學内容則無人監管。
“隻有工商部門監管,肯定會出現監管不到位的情況,教育部門有必要盡快完善對早教機構的監管機制。”韓骁認為,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出台早教市場的相關指導文件,指導早教機構合理進行機構建設,正确進行教育咨詢。此外,消費者在購買相關課程時,要提高警惕,明晰合同具體條款。“即使商家提出優惠方案,消費者也務必控制預付額度,以防退費難或商家‘跑路’無法追回。”(潘聞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