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好文,細細品悟
如何建立相互信任?善信是立人之根,誠信是生意之本!《如何構建經營人的賺錢體系“心”模式?》專欄,是為企業家、老闆們、創業者、高管們特别撰寫的,将持續為大家免費展出。如下每期的文章标題,就是一個個學習的展示内容。希望您點擊“關注”以不錯過每一篇文章;點贊、轉發、成為粉絲以表示您對我的支持與認可;發表您的評論和見解以便我們共同學習和進步。長按“點贊”3秒,為強力推薦此文,謝謝!
信任,是指相信而不懷疑的、可依靠的、穩定的信念關系。
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信任”如果是一人單方的,那還不算是完全的信任,頂多是比“相信”要高很多的“互信”關系。隻有雙方(或多方)相互信任、互為依靠(有責任擔當和托付),才是完美的或美滿的“信任”。不然就是“自作多情”而非“唇亡齒寒”或“生死相依”或為“共同命運體”。例如桃園結義的劉關張,戰争中的部隊将士,國與國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如巴鐵),榮辱與共一起創業的團隊等等。
信任,是不能輕言、輕信、輕許的,也不可能單方兩次做到。因為,這不止是你有沒有值得自己或對方依賴和托付的需求與付出問題,還在于對方有沒有值得你互信(相信)互任(責任擔當)的能力,和彼此坦誠善信的心性,以及各方是否真實願意。否則就是“相互利用”或“各懷鬼胎”的表皮信任,或者隻是停留在“互信”基礎上而無“互任”的擔當,更不可能因失信而想再次得到信任(除非另有所圖而假裝信任)。
信任,必需是雙方的,必需是相互付出與給予的,且是又“信”又“任”的。特别是在“信任”被過度消費,被“信任”大量割韭菜的當下,如沒有“相互信任”而光靠自己“相信”,已會屢屢受傷。也就是說,信任一定要有個前綴,那就是“相互”;一定要有個核心,那就是“任”(責任、負任、擔當、可托付)。簡單說,一定要有“互信 互任”且有穩定信念的事實存在。為此:沒有責任擔當的互任,隻算互信,而非信任。不然就會出現“我那麼信任你,而你卻...?”的結局!更不可能出現像戰場上“可以把背交給戰友”的場景。所以,信任是給已被證明可以信任的人的!
1、如何建立相互信任?
(1)相信自己。要建立相互信任,必需先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需要滿足“相信”的條件, 即:先要有Believe“相信”,再要有相信的動力與能力所樹的Confidence“信心”(即對自己相信别人的動力和能力有信心,而不是盲目無智不可控的),并有穩定的Faith“信念”。
我們得明白地相信:相信自己,是成功的動力源泉;是自我激勵“我能行!”和喚醒自己“不裝睡”的永動機;是主宰自己命運和啟動自我潛能的發動機。有了“相信”,你才能具備和發揮相信的能力。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很難想象能得到别人的相信與信任,即使自己如何努力也很難獲得成功。
特别是當事業碰到困境時,當愛情遇到挫折時,當工作受到磨難時,當人生處于逆境時,放棄、抛棄、離棄、舍棄、躺平—— 都是不相信自己。當你找的理由越多,就越是暴露自己并不自信,你内心已認為自己不行、不值得擁有。因此,相信自己,就是自信。
另外,當你被信任傷害時,不要惋惜你的信任付出,而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處理“信任危機”。最好的方法就是:信任,是給值得信任的人,且是因人而異的、有程度有節奏的。
相信自己,你将超越極限、超越自己;相信自己,你将赢得勝利、創造奇迹。相信自己,夢在你的手中,這是你的天地。隻因為始終相信,去拼搏才能勝利;總是在鼓舞自己,要成功就得努力。——零點樂隊的這首《相信自己》,唱出了“相信自己”的魅力,和“相信‘相信’的力量”。這首超然勵志的靈魂歌曲,送給奮鬥在路上的《我和你》(北京奧運主題曲)!
(2)相信别人,相信“相信”的力量。
常言道:庸者,相信别人、懷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别人;智者,相信自己、相信别人。
人活在世上,是無法獨善其身的,我們需要和不同的人有着各種各樣或千絲萬縷的交集、交際、交聯。如你的父母長輩、兄弟姐妹,夫妻兒女、戀人情人,親朋好友、至交閨蜜,同窗同事、同仁同行,都是我們一生中相敬相愛、相濡以沫、相知相遇、相輔而行的圈内圈外人。
隻有相信“相信”,你才能有足夠的勇氣,和獲得強大的内心,及突破自限的障礙,與戰勝自縛的自己;隻有相信“相信”的力量,我們才能活出生命的燦爛意義!
因此,我們要敢于對自己的未來許諾,敢于改變現在平庸的自己,敢于相信别人而讓别人相信和信任你!
相信别人,是一種善良;相信别人,是一種勇敢。相信别人,你才有機會;相信别人,你才有共享。
當然,我們不能盲目相信、輕易相信,我們應該相信可以相信的人,有理智、有節制、有節奏的去相信别人并求得驗證。不然,你會吃大虧的。我們不妨再去聽聽陳淑華演唱的《夢醒時分》。
(3)要做“有責任,有擔當”之人,要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青年。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從出土的唐代麻地伏羲女娲圖裡,就描繪着女娲手持“規”(圓規)、伏羲手持“矩”(曲尺)的創世神和始祖神,代表着對世間秩序做出的規矩。以此,《孟子》有曰:“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此畫也寓意着:男人拿矩,以行“方正之道”;女人拿規,以行“圓融之道”。此畫還寓意着:“人首”代表思維、理性,是人性的一面;“蛇身”代表動物本能的一面,表現了人有雙面性,既有人性的一面,也有動物性的一面。
有責任、有擔當,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就是有規矩,就是有信有德。俗話說:成才先成人,樹人先樹德。一個沒有責任心、沒有擔當、沒有道德、沒有“信”的人,即使是“神童”、“天才”,也無法适應社會,甚至會“心理扭曲”或成“巨嬰”,何來為人成人?何來有用之才?
華夏先祖素有“冠者禮之始也”的“成人禮”習俗,即男“冠禮”、女“笄(ji)禮”,就是要以莊嚴的儀式來肅正青少年“責任、仁義、孝廉、智信”等正面人生價值觀,并啟以自信、自律、自強、自立等育德儀式。
這不正是“立信、立德、立人”嗎?這不正是“人無信而不立”的教育嗎?正所謂: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
(4)信任要靠雙方付出,要達成雙赢或多赢的共識。
人性人心的本質是“利益關系”。離開利益的索取與施與,都是空談。除非你是佛道之人。
共同富裕,是什麼?就是讓天下老百姓都過上幸福美滿、手有盈餘的生活,就是構建兩頭貧富少、中間“中産群體”多的“橄榄型”社會富裕結構。這就是把人民大衆的“利益”滿懷心中的“利益關系”本質,就是“得民心”。以此為本,人民大衆才能更加信任中國共産黨,信任政府。
人,不可隻取不予;取之于人,應回報于人。不然,人際關系就會失衡,社會關系就會失和,生産關系就會失效。因為,萬事萬物皆為“道”,陰陽平衡循環妙;隻取不予雖能飽,别想下次再得到。
(5)建立相互信任,自己先要付出信任。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人,在沒有建立“相信”或“信任”關系前,就如萍水相逢第一次見面一樣,純潔無事,而當有了承諾就有了責任,有了責任就有了付出,如是也就有了故事,也就一定有了悲傷與快樂、相思與煩惱。這或許是“月亮”惹的禍,但一定是“相信”或“信任”出了錯。
不管是“相信”還是“信任”,總要有一方的先付出。就如“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獲”。幸福不是毛毛雨,自打天上掉下來。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信任,也沒有天上掉餡餅的被信任。信任與被信任都是一種責任。
信任是自己對别人的信念态度,被信任是别人對自己信任付出的認知态度;你先信任别人,别人也會“将心比心”地信任你;你不信任别人,别人肯定不會信任你。因此,信任是人與人的責任紐帶,先信任别人比被人信任要艱難。
(6)遵守信任規則,提高信任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際關系中的互惠互利能促進雙方的信任關系。因為,信任與利益存在天然、必然的聯系。在人際交往之初(初見)是很難談得上信任的,而對方的“大方”“大氣”行為,往往會感動到心裡,特别是有某種急需時,意外的感動就會加劇信任的産生,就會随着“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和“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做人準則而産生信任循環。
當然,目的性太強,或心生歹意的假裝大方大氣就另當别論了。另,大方大氣,也不僅僅局限于金錢或物質,哪怕是贊美、肯定、同情、尊重、寬容、理解等,都是一劑“心靈雞湯”。所以要“心地善”的、自自然然的大方大氣,才是能“裂變”信任的“核彈”。
信任,是需要加固和持續的,是需要“責任心”與“誠心”加持的。因為,心誠交善友,品正遇貴人!以及“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唐·韓愈《原道》)。
我們應該知道:心誠者,知己無數;品正者,貴人常助。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個人真誠守信,無論身份地位如何,以真心換真心,以信任換信任,必定會有知心朋友。如果一個人品行不正、坑蒙拐騙、沒有責任心、消費别人的信任,就會枉為人被唾棄。
因此,大方大氣心地善,敢作敢當責任強;善心善信笃行志,誠心誠意海納川 —— 這,就是信任的規則!
2、相信與信任的哲學關系:
相信,是指确認而不懷疑。信任,是指不僅不懷疑,還敢于依托的一種穩定的信念關系。
相信,是一種主觀态度。信任,是一種依存關系。相信不等于信任,信任一定是相信。信任一個人,必然是相信他(她)并在某種程度上互為依存和期許。
相信是開啟信任的鑰匙,信任是開啟依存的力量。有了相信,一定會有傾聽、相伴、共進;有了信任,一定會春暖花開、碩果累累。
沒有了“相信”,就是在為自己孤僻地活着;沒有了“信任”,就是在為自己的失敗“躺平”。
3、相信與信任的國際差異
相信,信任,在英語裡是沒有嚴格的寓意區分的,沒有我們中文所蘊含的深意。在中文裡,相信是信任的基本信念,信任是在相信(信)的基礎上還含有“任”即責任、負任、任從、聽任、依賴、依托、依靠、托付、肩負、擔當(挑擔子、負責任)、交給你等許多含義在裡邊。也就是說,信任——在社會學、心理學、營銷學、經濟學、管理學等領域裡的定義是不同的,但共識的觀點是:信任,是相信而敢于托付,彼此不會傷害各自的利益,寄予好的期許而有“期待效應”的利益信念。
在英語裡,“Believe”和“Trust”都有“相信”的意思。隻是,“Believe”取向于“相信某個人說的或做的,是對的,是真的”,如“I believe you”“我相信你(說的是真的)”;“Trust”趨向于“信任”的意思,是“相信某個人的判斷或決定,是對的,是值得相信的”,如“trust me”“相信我(的判斷是對的)”。但全都沒有包含“責任擔當”的含義。這點,做國際貿易的企業主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很重要。
I No Trust Anybody Including You! “我不相信任何人,包括你 !”, 這是美國總統拜登在回答記者關于是否相信塔利班的提問時的直接怼言,這裡面就有“信任”的意思。還有“懂王”特朗普“不相信科學”的抗疫和“不相信民調與選票”的抗議。這是因為在大多英美人的腦海裡,沒有要對别人因“信任 Trust而擔當”的道義基因和曆史文化沉澱。
4、要建立相互信任,還需記住如下3點:
(1)善信是立人之根,誠信是生意之本:
《道德經》曰:“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其中“言善信”就是“說話要講信用,說話要算數,要誠實可靠講真話。勿危言(聳聽),不講大話、空話、假話,不欺騙,‘不打诳語’,不信口開河”之意。
善信,亦可直接意為“善守信用”。“信”是由單“人”旁加個“言”字,謂“一人一言,人言為信(《說文解字》),以實為信”,即“從人從言,信也,誠也。”。(此處不是指佛教中虔誠向佛的信徒,如‘居士善信’)
誠信,為進德修業之本,立人立政之道,也為儒家為人之道的核心思想,實為古今中國的經濟倫理思想,更是古今道德思想和理學思想。孟子曰:“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名言,曾經取之‘誠之道’為國際貿易公司名,發了一筆大财)。
史上理學鼻祖周敦頤(湖南永州道縣人·1017-1073)所著《通書》創立了以“誠”為中心的理學思想體系,其曰“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無妄則誠矣”、“誠之複”,為此朱嘉有注解其曰:“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
守志笃行,誠信為懷;善言善信,善行天下。願所有從商從業者,與時俱進、飛黃騰達。
(2)謹遵24字真言:言必信,行必果;言要善,善要義;言要慎,于可從;言忠信,行笃敬。
《論語·學而》曰:“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說到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做事情一定要堅持到底。言下之意,就是說話要算數,不能違背約定,且做事情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也就是說,一個人要言行一緻,說到做到,要恪守信用,不能半途而廢。
然而,言出必行要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其言要善,而善要義”和“出言要慎,要于可從”。孔子曰:“出其言,善則千裡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裡之外違之”。所以,出言要慎,要于可從。孔子還強調“慎言”即“于其言,無所苟”和“信近于義”而注重“義”,意思是:“講話要慎重,不能随便馬虎,一旦出言有錯或言語不當時,也不要拘泥苟且,一定要勇于改過,加以變通。”,否則就會類于“硁硁(keng)然小人哉”(硁硁,指淺薄固執)之流了。因此,言行體現着品性、品行、品信。為此:言忠信,行笃敬。
關于這24字真言,特别是企業老闆、企業家們,一定要切記,切不可随着自己的性子蠻幹。因為“管理是一門藝術”,如你不能做到的話,就會如“千裡之堤,毀于蟻穴”般搞垮自己的企業。
(3)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如上句24字真言,如不能做到,也是“硁硁然小人哉”。此句的意思是:說話不講信用不靠譜,行為不講原則又亂來,隻要利益在哪,他就往哪鑽營,若是如此之人,那就是小人了。
此句話,怎麼看怎麼有點像國家正在嚴厲批評的“不要眼盯着賣菜那點流量”的巨頭電商燒錢哄搶社區買菜之事呢?
綜篇所述,建立信任非常重要,我們切不可丢掉“信任”這個吃飯的家夥什 !
下篇标題:行善,是否是做作?她是人生中的真情和快樂嗎?
敬請關注、點贊、評論、轉發!長按點贊,強推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