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寫古音字典的 qian 詞條時,遇到了 鉛 字。
考察其聲旁 㕣 yan,有同聲旁的字,
㕣組:沿、船、滾、袞,
讀音: Yán、gǔn
大緻可以推定㕣的古音=cong,但船屬於d輔音除外。
那麼,來看下甲骨文金文
沿造字很晚,最早載於說文
說文將其釋讀為,從水,從㕣。其實,精通甲骨文的,一眼就看出來,這個被許慎釋讀為㕣的字,其實是公字。見公的甲骨文金文
而公的古音正好也是cong(gong),那不放心的話,再來看下船的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字典的解釋真實一派胡言,但有可取之處,船造字較晚,最初隻有舟字,後來才加上所謂的㕣旁,看來甲骨文字典的編寫者也受到了說文解字作者的誤導。這個偏旁哪裡是㕣?分明是公!
其實這也是符合音變的,因為yan的上古音可以追溯到cong。c變零化,an變ong。
那麼這裡有兩個疑問:
1、船有讀作cong(gong)的時候嗎?
2、船最初的甲骨文舟字,怎麼讀?
先來解答第一個問題,是的,船曾經讀作cong(gong),試看船的異體字:舡=舟 工。
你以為它讀什麼?它造字時就是讀作cong,工音。
再回答第二個問題,舟古音=do(刀),有沒有例證?有!
現在仍有一個異體字,舠dao。指的就是小船,舟。其實這個音,在詩經也有記錄:
詩經61河廣: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歷來,將舟字錯寫為刀(舠),其實是白字,本字是舟。
根據周音理論,舟古音=do。
所以,這篇詩經的本字為: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舟。誰謂宋遠?曾不縱朝。
另外,我為什麼把 崇 變縱?因為z、ch均來自上古輔音d。
而縱以為縱橫、縱貫,有英文through之意,符合這首詩要表達的意思。古人用通假字、假借字、白字的情況很多,因為語音一直在變化,有的字音變了,古人不知道最初是哪個字了,所以就隨便找個音近的字替代。這種情況一直在發生。
比如,取、娶變成討、掏。
接下來,還是靈魂拷問,既然船最初讀作舟do,為何又發展為舡cong,為何又發展為船chuan(古音為dong)?
我們可以先解釋下cong變dong 變 chuan,最複雜的也就是c變d,這個周音理論和商音理論有解釋,也即,在周代商時,發生過大範圍的c輔音變成d輔音。
問題來了,為了舟do變成舡cong?這個目前很難解釋,但舟do-->dong比較容易解釋,那就是加了鼻音。
可能的解釋是,舟do變船dong,舡cong變船dong是兩個不同的發展路徑,也許船讀作cong、dong本身有兩個讀音,d ong,從舟,從㕣(公),各取一部分音,作為輔音和元音(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