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又叫《法華經》,是大乘佛教初期經典之一,是佛祖釋迦牟尼佛晚年在印度王舍城靈鷲山說經整理而成,是佛教精華著作之一,曆代版本存世很多。
在即墨黃氏家廟準提庵中,曾藏有一部《妙法蓮華經》,也就是平時所說的“法華經”,這部經書在1951年收入即墨文物管理部門。
《妙法蓮華經》是一部手寫佛經,共七卷,卷軸裝,六萬餘字,是國家一級文物,被譽為“國寶”和“稀世珍品”。這部經卷是北宋慶曆四年(1044年)四川果州西充縣抱戴裡何子芝一家,為供養其亡母楊氏而修造的,明朝時,做過一次增補修繕。輾轉流傳至即墨,被準提庵收藏供奉。
北宋金銀書《妙法蓮華經》共7卷,28品。全經均用宋代精制磁青紙書寫,每張紙縱高30.5~31厘米,橫寬51~52厘米,每卷用紙16.5~25張不等。各卷卷前均有金銀泥繪制的經變畫,每幅畫用紙3張。部分經紙有銀絲欄,框高22.5~23厘米。
經文系用金銀泥書寫,楷書。經文書寫工整,文字結構嚴謹,為宋代書法藝術精品。每紙書寫26~33行,每行16~20字不等。凡經名及菩薩、如來、世尊諸佛名皆為金書,其餘為銀書。每卷經文開端的右上角書經名及序次,下書“後秦三藏法師鸠摩羅什奉诏譯”。第七卷卷尾有銀書“慶曆四年太歲甲申十二月戊子朔五日壬辰弟子何子芝造此經一部謹記”的題記。後又有金書“大明洪熙元年孟秋吉旦善人葛福誠重修補造畢”題記。
各卷卷前圖畫,一般包括護法神像、經變畫、供養人像、如來說法圖等部分。各幅畫面均有文字榜題。經變畫的榜題以簡練的文字說明畫的内容,各卷經變畫内容與該卷各品經文内容相應。
供養人像上方有題記,各卷略有不同。如第五卷以金銀泥繪二女供養人肖像,上方金書題記:“果州西充縣抱戴裡弟子何子芝與同壽女弟子陳氏、長男文用、次男文祚、小男文一同造此經,願長保安吉,供養亡過母親楊氏。”如來說法圖皆如來居中,并繪梵王、帝釋、天王、菩薩、比丘弟子等。其中,如來、梵王、天王、菩薩為金面,餘為銀面。除第一卷外,各卷經文均按護法神像、經變畫、供養人像、如來說法圖、經變畫、經文順序接排。護法神像、如來說法圖後所續一紙,以八寶雜花為地,間繪寶匣、寶龛各一,并有“大乘法寶”、“皇帝萬萬歲”、“仁宗禦贊”牌記各一。
全部經卷俱經裝裱,為卷軸裝。包首用黃色及淡青色雲紋绫,寬26~27厘米不等,内面為金色樗蒲紋印花絹,寬9~10厘米。各卷經首紙橫寬26~27厘米,經尾紙橫寬43~59厘米。木軸,平頭。全部經卷以細白麻紙裱背。
收藏這部佛經,即墨博物館收藏六卷,即第一、二、三、四、五、七卷;第六卷收藏于膠州市博物館。這部經卷為何由四川流傳至山東即墨亦尚待考證。其收入文物管理部門的時間為1951年。同年,膠州專署派員到即墨調走文物32大箱,金銀書《妙法蓮華經》第六卷亦在其中。
鑒定1986年8月上旬,著名文物鑒定專家史樹青和劉光啟于青島講學時,對該經進行了初步鑒定,共同認為:北宋時用金銀寫經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次空前發現,書寫經文的磁青紙是宋代特制的名紙,這是今日能見到的最早、最精的制品,因而确認該經為一件國寶。應縣博物館和青島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的要求,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于1987年3月26日在中國曆史博物館舉行了北宋金銀書畫《妙法蓮華經》鑒賞會。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啟功、副主任委員史樹青、劉巨成等5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鑒賞。
鑒定結論為:《妙法蓮華經》又稱《法華經》,是大乘派佛教經典。這部金銀書畫作品,不但是研究北宋時期四川繪畫和書法的代表作,對研究中國美術史、宗教史都具有重要價值,系稀世珍寶,為國家一級文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