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這兩天,西方媒體都在炒作一則新聞,标題是“曾在社交媒體上诋毀普京的俄羅斯模特被發現死在行李箱中”,配圖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一位身材曼妙的美麗女子。
就問你看到這則新聞的第一反應是不是:“夭壽啦,普京就為了這麼點小事把一如花似玉的姑娘殺了??”但點開正文,你就會發現自己又被西方媒體的慣常技能“萬事皆可政治操弄”給忽悠了……
其實這件事情和普京沒有一毛錢的關系,隻是一起由經濟糾紛引起的殺人案。
綜合外媒報道,死者是一名23歲的俄羅斯女模特,名叫格蕾塔·維德勒,一年前(2021年2月24日)因經濟糾紛被同齡前男友德米特裡·科羅文在莫斯科殺害。
兇手交代作案過程稱,他勒死了格蕾塔後還和她的屍體在賓館房間裡共度了3個夜晚,随後将屍體塞進了一個新買的行李箱,将其運到300英裡外的利佩茨克地區,在一輛車的後備箱裡放了一年多。
為了不讓格蕾塔的親友和粉絲看出異樣,過去一年裡德米特裡一直以前女友的口吻繼續在她的社交媒體上保持更新,直到格蕾塔的另一位男性友人起了疑心,報了失蹤案後才得以真相大白。
但是這起案件怎麼就和普京扯上關系了呢?
原來,有西方媒體推算時間後發現,在格蕾塔遇害失蹤的前一個月,也就是去年1月的時候,她曾經在社交媒體上大肆侮辱普京,稱他是“精神病患者或反社會人格”,并預測他“希望打造一個更大更完整俄羅斯”所付出的努力将以眼淚告終。
得知這一點的西方媒體如獲至寶,開始一頓操作猛如虎,将兩者強行聯系在一起:
像什麼在正文中故弄玄虛地稱“女模特一年前因批評普京失蹤”、“女模特批評普京一個月後被殺害”的話,然後再用長篇大論詳細描述女模特辱罵普京的話以及她對普京相關政見的不滿。
等你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将“女模特被殺”和“女模特辱罵普京”這兩件事産生因果聯系後,它才在報道結尾處,輕描淡寫地來一句“前男友殺害女模特與她的政治觀點無關”。
就連有媒體在報道那名最早發現異常的報案人時,都要特别強調一下這人“來自俄羅斯軍隊進攻的烏克蘭城市哈爾科夫”。
截圖自英國鏡報
隻要能往俄羅斯和普京身上潑髒水,這些媒體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而做出如此違背新聞職業素養和道德的,不乏一些西方主流官方媒體。
福克斯新聞、華盛頓觀察家報是這麼幹的,這篇花邊新聞甚至被福克斯新聞放置在“俄烏局勢”的專欄裡。
紐約郵報大概是嘗到了甜頭,同一篇稿子發了兩遍,推文文案都不帶變的。
生怕網友看不到“重點”,還把普京的頭像放得老大。
英國媒體也是始作俑者,獨立報沖在“造謠傳謠”的第一線,特别在導語裡強調:“在辱罵普京一個月後,她被殺了”。
鏡報倒是寫清了女模特死于前男友之手,配圖也正常,但仍是要提一嘴她曾經辱罵過普京。
西方媒體如此将政治意圖淩駕于新聞真實上,讓一些網友倍感無語,對媒體的政治操弄大加嘲諷,“這可真是負責任的報道啊……”
“(@紐約郵報)就你這個标題,能看得出是她男朋友殺了她嗎?”、“殺她的是前男友,關普京什麼事。”
“美媒一直這麼幹,爛透了,就連他們的前總統特朗普都說他們是‘假新聞’。他們是僞善主義的大師,沉迷于自己的謊言,因此他們隻是電影裡赢得一切的超級大國。”
有一段網友反諷的對話尤其精彩:
“不好意思,世界各地都在發生這樣的案件,為什麼隻有這是新聞?”
“(既然如此),那等我死的時候,麻煩你們寫一篇我是‘曾經辱罵《鏡報》是謊言陰謀的老太婆’的報道。”
不過像這樣理智清醒的網友隻是一小撮,盡管是如此低端的輿論操控,但對西方媒體這種報道深信不疑的人卻不在少數。
有人看了這條新聞“優越感”爆棚:“美國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因為人們可以說國家領導人的壞話,卻不會被(殺了)塞進行李箱裡。”
最為諷刺的是,被其他網友告知“别光看個标題就開噴”時,結果他倒是苦口婆心地勸人家要“獨立思考”……
再多看兩眼評論都要笑不活了,甚至有些人腦補了一段劇情,認為兇手是獲得了普京授意才暗殺了女模特。
這屆奧斯卡最佳編劇要是沒他們,那絕對是黑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