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癌”字三個口,病從口入的悲劇再次發生。近日,年僅36歲的歌手傅松因口腔癌剛剛去世,生前,他向世人發出了“珍惜生命,遠離槟榔”的泣血衷告。
這起悲劇再一次将槟榔緻癌的問題拉進大衆視野。相關監管部門也陸續對槟榔這顆“惡魔毒果”亮劍了:
從浙江義烏傳出的市場消息稱,商家已經被要求全面下架、禁售槟榔。
四川省南充市營山縣,也正在落實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禁止銷售槟榔的要求。
據不完全統計發現,至少已有5地明确要求下架。
街頭巷尾、超市商店,随處可見食用槟榔的身影,被認為零食的它和口腔癌有什麼關系?槟榔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存在?
槟榔不在食品目錄!
首先要明确,槟榔不是什麼零食。
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槟榔制品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指出,對槟榔不再按食品進行監管。
2020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最新修訂的《食品生産許可分類目錄》中沒有列入槟榔,這意味着槟榔不再作為食品來管理,槟榔生産加工企業以後不能申領食品生産許可證。
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中,将咀嚼槟榔與吸煙并列為兩大口腔疾病高危行為,強調“在有咀嚼槟榔習慣的地區,以長期咀嚼槟榔對口腔健康的危害為重點,針對性地開展宣傳教育和口腔健康檢查”。
另外,槟榔具有很強的成瘾性。初吃可能覺得不舒服,一旦适應上瘾以後,連續幾天不吃槟榔,有的人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抑郁等典型的戒斷反應。統計顯示,長期嚼槟榔的人群成瘾比例高達80%。
一級緻癌物!
早在2003年,槟榔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了一類緻癌物。
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2017年刊登的《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緻癌物清單》中,槟榔果、含藥草的槟榔嚼塊和不含煙草的槟榔嚼塊也包含在“一類緻癌物清單”中。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緻癌物共分4類,I類是最高的風險等級,全球享有同等級别的緻癌物質也就120多種,比較知名的還有:煙草、酒精、乙肝病毒、丙肝病毒、16、18等型别的人乳頭瘤病毒、電離輻射等,可見槟榔的危害之大。
小小槟榔,如何“緻癌”?
嚼槟榔與口腔癌的發病密切相關,在醫學界是共識,也是真相。
但小小槟榔是如何緻癌的呢?科學家通過對人類的觀察和大量的動物實驗,得到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在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柳葉刀-腫瘤學》發表的學術論文,首次确認槟榔緻癌的成分——槟榔堿。而且槟榔子混合着石灰、兒茶、槟榔葉在咀嚼過程中與唾液充分混合,會産生一系列緻癌物質和緻癌反應。
那嚼槟榔是怎麼“嚼”出口腔癌的?
嚼槟榔患口腔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雖然,不是愛吃槟榔的人都會患癌,但槟榔絕對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愛吃它的人。槟榔經過口腔咀嚼後,會形成化合物亞硝基,這是一種強緻癌物。除此之外,咀嚼造成的長期物理刺激,也是引起癌變的重要因素。
在沒有患癌之前,槟榔給人最大的傷害就是口腔。
首先,牙齒會變得特别敏感,辣的、酸的、甜的、冰的……很多食物都吃不了,吃進去牙齒就酸得受不了了,甚至就連香蕉都不行。
其次,人的味覺會慢慢減退,吃什麼都沒有味道,最後隻能靠吃更多的槟榔來刺激味覺了。
如果,在這時還不及時刹車,趕緊戒掉槟榔,它會讓你的口腔黏膜變硬,嘴巴都沒法張大。最後,隻能是口腔癌在等着你。
雖然,不是100%愛吃槟榔的人都會患癌,但100%的人,都會因為愛吃槟榔,而變醜、牙口變差、生活質量急劇下降!
珍愛生命,遠離槟榔
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請戒掉長期咀嚼槟榔的習慣!尤其是患有口腔疾病的人,更應盡早戒掉。
那些黑色的小果子仿佛毒藤,正暗暗蔓延,将許多家庭拖入深淵。因長期大量嚼槟榔而罹患口腔癌的患者朋友們面臨“沒臉”還是“沒命”這個兩難的命題時,當他們輾轉反側、艱難抉擇時,定然曾經後悔。
最後,希望您提醒身邊的親人、愛人和朋友們注重口腔健康,切勿長期嚼食槟榔!
綜合|江蘇疾控
來源: 江蘇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