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艾米媽~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是一邊愛孩子,一邊管教孩子,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在父母的關愛中,成長為一個懂規律,有原則的人。
然而,随着孩子年齡增長,孩子個性越來越突出,自我意識越來越明顯後,孩子對父母不再言聽計從,甚至會有一點叛逆,父母越是讓做什麼,孩子越不做,甚至和父母對着幹。
如果不牽涉到原則問題,很多父母會容忍,但是有些規矩和原則是家長必須為孩子建立的,這樣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才有幫助。
但是,在給孩子建立規矩,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采取的方法往往有點“極端”,這樣會适得其反,對孩子心理造成傷害。
一、家長經常采用不當教育方式,會對孩子造成哪些不良影響?古語雲:“棍棒底下出孝子”,也因此,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孩子做錯事懲罰孩子時,會采用打罵孩子的方式,認為這樣孩子才能長記性。
豈不知,這種打罵孩子的方法随時暫時能讓孩子低頭認錯,能讓孩子老實一會,但是時間久了,孩子不但會出現抵觸情緒,更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
綜合很多父母懲罰管教孩子的方法,家長在教育懲罰孩子時,經常采用打罵孩子的方式,會對孩子産生哪些不良影響?
① 會讓孩子性格變得懦弱膽小,畏首畏尾,自卑
朋友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剛開始教育孩子時還有點耐心,但是隻要孩子一頂嘴,不聽話,她就着急,之後就是動手打孩子。
記得有一次去她家裡玩,正好朋友到她在教育女兒,她女兒和我女兒同齡,在同一所幼兒園上學,平時性格比較軟弱,有點怕生人。
當時還沒按門鈴,在門外就聽到他們家裡的大喊大叫的聲音,進門後才發現,她竟然用皮帶打女兒,夏天炎熱的天氣,她女兒穿着單薄的睡衣,看到就覺得疼。
我趕快上前制止,但是打得那麼疼,朋友的女兒竟然忍着不哭出聲來,但是從她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非常不服氣,并且眼神中充滿倔強。
朋友說,她女兒性格太倔強,必須用嚴厲的處罰方式才能服軟,才有用,所以,她經常性使用這種方法教育女兒,懲罰女兒。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我才知道為什麼朋友家女兒做事總是比較膽小懦弱,并且平時做事不自信,有一些自卑。
② 會讓孩子變得不誠實,愛撒謊
如果孩子經常性因為某些事被父母懲罰,遭受父母打罵,或者惹得父母脾氣失控,對孩子大吼時,孩子就會想辦法來逃避。
因此,為了逃避父母的懲罰,孩子就會逐漸學會撒謊,鄰居甜甜媽說起這件事就很頭疼,甜甜媽說,甜甜如今越來越愛撒謊了,并且撒謊起來臉不紅心不跳,如果不是她多個心眼,很容易就被女兒糊弄過去。
甜甜媽說,有一次放學後她問女兒作業寫完沒有, 女兒說作業都寫完了,當時她還很欣慰,覺得女兒寫作業越來越主動了,放學後也不忘記帶作業了。
但是第二天上課後,老師在群裡艾特她,說孩子作業沒有做,放學了老師讓甜甜在學校寫完作業再走。
于是,甜甜放學回家後,鄰居二話不說就是對甜甜一頓吼,而甜甜也不示弱,和媽媽你一言我一語吵了幾句,媽媽氣不過就動手了。
對于甜甜越來越愛撒謊的行為,甜甜媽很苦惱,覺得小小年紀這麼不誠實,以後可怎麼辦呢?她不知道的是,孩子的這些行為,和她平時沒耐心總是動不動就打罵孩子有直接關系。
很多父母在氣惱之下動手打罵孩子之後,冷靜過後也會自責和苦惱,但是當時情境之下,就覺得隻有這樣才能起到懲戒孩子的作用,孩子才才會記住。
其實不然,家長這樣做隻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變得愛撒謊和自卑,對孩子的性格塑造非常不利。
家長管教孩子,隻有掌握對了方法,才能起到正向積極的作用,才能讓孩子心理接納,真正起到對孩子教育引導的作用。
在這裡,給家長們分享幾種“懲罰”孩子的好方法,這樣既能給孩子立規矩,又不會傷害孩子身心,讓孩子成為一個懂規矩而又有原則的孩子。
第一個方法:“懲罰”孩子做家務。當孩子犯錯或者不遵守約定時,家長先不要着急,更不要上火,可以懲罰孩子做家務的方法,讓孩子知錯改錯。
孩子做家務的好處多:
首先,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平時的艱辛與不易,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大都是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嬌生慣養造成的。
讓孩子做家務,讓他們學着去體會父母的不容易,學會付出。付出的過程,才能夠學會珍惜家人的勞動,才能逐漸培養起責任感。
其次,孩子做家務,還可以鍛煉孩子的多項能力。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歸納整理能力,還可以鍛煉孩子手部的靈活度。
最後,在做家務的這個過程中,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因為做家務時,孩子會發現通過自己的雙手可以完成很多事情,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感覺到自己是被需要,而這種“被需要”會讓孩子有存在感,才會更加自信。
第二個方法:可以沒收孩子最感興趣的東西作為懲罰。關于這點,家長要進行分辨,如果孩子最喜歡玩哪一個玩具,當孩子不遵守預先定的規則,就可以用此作為“要挾”。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做錯事或者不遵守約定,是要受到處罰的,而不疼不癢的處罰并沒有效果,忍痛割愛的處罰才能讓孩子長記性。
這個方法我就喜歡用,如果女兒沒有按照我們預先約定的規則做某一件事,我就會把她正看了一半的書拿走,讓她想看卻看不成,急得不行,這樣下次想違反規定之前,她就會先考慮下違約成本有多大。
第三個方法:罰站讓孩子反省、思過。這個方法有不少家長會使用,當孩子違反規定,或者做事情觸犯原則底線時,會采用罰站的方法。
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讓他罰站沒問題,不過家長的這種懲罰要建立在家長的決定是正确的基礎上的,并且要讓孩子知道,他為什麼被罰站。
但是,這個方法不能動不動就用,不能一點小錯就罰站,因為用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有免疫力了,如果孩子明知故犯,家長給孩子說明道理後,孩子還是不服氣,這個時候罰站沒問題。
三、給家長的建議不過要給家長強調的一點就是,家長提前要和孩子雙向溝通好,一起定下規矩,然後并且一并把處罰方法寫出來,這樣到孩子犯錯時,才好執行。
不過,家長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多看一些關于孩子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和孩子平等溝通,才能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處罰,才不會采取極端的方法打罵孩子。
作為家長,隻有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内心的需求,獎罰分明,孩子才能從心底接受,也才能讓自己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和孩子成為朋友。
你經常使用哪種方法來“處罰”孩子?
#頭條創作挑戰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