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不是一直在盯妹妹的拼音嘛,然後我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妹妹的“o”和“ou”傻傻分不清楚……
比如拼“落”的時候,她看着“luo”就會很猶豫,是該“勒屋窩”還是“勒屋歐”?
這就引出了一個拼音界最大的謎團——aoe裡的“o”到底讀啥。
在榮媽小時候,aoe還讀作“阿窩額”,一讀“o”就能想起這個大公雞。
但是從榮哥上大班開始,老師教的都是“阿歐額”。我讀“阿窩額”,孩子還要跳腳說“你讀錯了”,感覺自己這麼多年的漢語拼音像是白學了。
得得得,我不跟你一般見識,老師教啥就是啥。
但新的問題來了,如果“o”讀“歐”的話,請問bo、po、mo、fo、wo怎麼能拼得出波、坡、抹、佛、我?
b歐、p歐、m歐、f歐、w毆——好像都拼不出的樣子。
怎麼拼似乎都是讀“窩” 才跟順嘴。于是榮哥說:“老師說了,aoe裡讀歐,平時拼的時候讀窩。”
這不是越搞越繁瑣,多此一舉嗎?
然鵝,就這麼個非常不合理的讀音,竟然連人民日報都給蓋章證明讀“歐”。
“o”不讀“歐”,也不讀“窩”。
答案很意外,别着急,容我一點給你分析哈~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漢語拼音的韻母表,重點看單韻母和複韻母。
單韻母一共有6個,即a、o、e、i、u、ü。你看,“o”在單韻母的行列裡,它自然是屬于單韻母的。
此處我們要搞清楚,單韻母和複韻母的區别,字面意思也很好理解,那就是單韻母就一個音兒,複韻母要兩個到三個音兒組成。
再往深裡說一點,單韻母的發聲口形自始至終是不變的,舌頭的位置也是不移動的。而複韻母,口形跟舌位都會發生變化,這就是二者根本的區别。
那麼我們看“窩”,發這個音的時候,嘴巴要先嘟起來,然後逐漸打開,是u和o兩個音組成的,嘴巴明顯是要變動的,所以絕對不是單韻母的發音。
所以“o”發“窩”,不對。
當然,“歐”就更不對了,一來它也是複韻母,二來,漢語拼音方案裡就有“ou”的讀音。
所以“o”既不讀“窩”也肯定不讀“歐”。那麼它讀什麼音呢?
讀“哦”。
這是新華字典的截圖,幫助大家仔細體會“o”跟“ou”的差别。
“哦”這個音,就是咱們微信聊天時不想再繼續、最敷衍的那個語氣……是不是嘴型沒有變化,讀音酷似“歐”,但又有點區别?
大家可以試着發一發音标中的[ɔ],“o”跟英文的“all”嘴型比較像,你會發音時你的嘴型是不用改變的。
這是新華字典APP裡的官方“o”的讀音,大家可以聽聽看,跟“歐”挺像,但又不是“歐”。
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人民日報也說得不對,“o”應該讀“哦”,而非“歐”。
那為什麼我們小時候的老師都把“o”教成“窩”呢?
這是個曆史局限問題。
《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推廣學習普通話、提高識讀漢字和閱讀寫作能力的重要工具,于1958年出台。當時受年代所限,表格裡均沒有标準音标來标注讀音,用的是漢字的讀音标注法。
如圖,我們可以看到,“o”标注得“喔”,“uo”讀“窩”(此處畫個重點會一會兒還得說到),“ou”标注的是“歐”。
由此可見,“喔”跟“窩”當時是兩個發音,“喔”就相當于現在的“哦”的讀音。
但是呢,随着漢字使用習慣的變化,現在我們再查“喔”這個字的時候,你會發現字典裡已經變成了“wo”,而在“o”裡也再沒有“喔”這個字。
新華字典第11版△
正是因為普通話發音的變化,緻使标注“o”的漢字“喔”發生了讀音的變化,而我們那一代的老師普遍文化基礎也沒有那麼好,所以“o”才被誤讀成了“窩”。
那bo、po、mo、fo、wo你怎麼解釋?了解了“o”的正确讀音,我們現在來解決一下bo、po、mo、fo、wo是怎麼拼出來的。
bo,我們一般拼讀是“波窩——bo”;po,是“坡窩——po”,以此類推,你會發現這裡的“o”,讀“哦”絕對拼不出“波、坡、摸、佛、我”,隻能讀“窩”。
想要拼出“波”,b-o(波-哦)是拼不出來的,他倆中間理論上應該嵌入一個介音u的。
剛才漢語拼音方案中畫的重點大家還記得不?表格上“uo”标注了“窩”的發音。事實上,我們日常拼的“b窩-bo”,其實就是“buo——波”。
隻不過當u跟b、p、m這樣的雙唇音以及f這樣的唇齒音相拼的時候,被弱化掉了。
而漢語拼音素來有書寫偷懶簡便的傳統,所以原本的uo組合,就把介音u給省略了。
bo、po、mo、fo本就是因為u簡化得來的,但再怎麼簡化它也是“uo”來的,不是“o”來的,所以我們在拼讀的時候,還是要拼“b窩——波”、“p窩——坡”、“f窩——佛”、“m窩——摸”。
至于“wo”這個讀音,原本就是“uo”成音節的時候,“w”代替了“u”來的,所以原本就讀“窩”。
大家可以看一下拼音表中,除了b、p、m、f、w以外,還有兩個聲母能跟o相拼,一個是l,一個是y。
lo,讀“咯”,勒哦——咯。yo,讀“唷”,衣哦——唷。
他倆跟上面那幾個不一樣,不需要介音u,是真真正正地跟“o”相拼的音節。
側面也能說明證明“o”就是讀“哦”的。
我特意找了一個lo(咯)、luo(啰)、lou(喽)這三個發音的對比,音頻來自于新華字典APP,這應該是市面上最權威的發音了,大家可以對比一下差别。
實際要怎麼教給娃呢?我記得榮哥當年學拼音的時候,老師是這麼教的,aoe的時候讀“阿歐哦額”,但拼拼音的時候是“波-窩-波”,而不是“波-哦-波”。
當然也有其他地區的老師直接教孩子拼成“波-哦-波”。
根據我上面所述,bo中間省了介音u,所以雖然它表面上是“bo”,實際上是“buo”,所以我們拼“波-窩-波”才是對的。
其實在漢語拼音方案中,有很多很謎很不知道為什麼的規定,像我們之前說過的ü憑啥見到jqx非得脫帽,不脫豈不是更好記?(詳見→拼音兇殘系列:ü見了jqx非得挖眼嗎?挖眼多麻煩,不挖不行嗎?)
還有像複韻母ao,按照嘴型來說,“嗷”這個發音應該是“a和u”組成的,不信你發發大老虎的叫聲,是不是啊~嗚~來的?
那為什麼“嗷”要寫成“ao”而不是“au”呢?這是由于在手寫的時候ɑ和u實在是太像了,容易混淆,所以u就被o給替換了,“嗷”就寫成了“ao”。
所以說這個“u”真的是碰上“o”,存在感就都給刷沒了。
此外,在漢語拼音方案中,像“puo→po”把中間存在感弱的音省略掉這樣的事情也不在少數。
比如說“ui”,它其實是“uei”,隻不過寫着麻煩,就把中間的“e”省略了。還有“iu”其實是“iou”的省略,“un”是“uen”的省略。
寫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也明白,拼音其實并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簡單,深究起來,它屬于龐大的音韻學範疇中專業的理論知識了。
這些對于小學生來說,恐怕是講也講不明白,理解起來需要人生閱曆。
我試着給兩小隻講過,我發現依姐根本聽不懂,皺着眉頭茫然地看着我。大榮能聽懂,可以說是津津有味,但是他的拼音已經記得非常牢固了,理論上我不講這些也不妨礙什麼。
這個知識講給他聽,無非是讓他加深對拼音的理解而已。
所以如果你問我幼小銜接的時候如何教,我覺得這一趴能怎麼簡便就怎麼簡便地教,不需要給孩子太多解釋。
我相信老師上課的時候也不會去深究這個問題,誰跟誰怎麼拼,死記硬背下來即可,反正不懂也不影響拼音的日常的使用。
我們知道是為了有一天,他們大了,依舊對它耿耿于懷地時候,能夠娓娓道來,優雅地幫助他解開困惑。
關注微信公衆号【榮榮媽養兒記】,看一個平凡二胎家庭的喜怒哀樂和最有用的育兒幹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