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典型的武漢方言用語,“綠頭綠腦”是得到普遍應用并最讓一般外地人感到“綠頭綠腦”的詞語之一。這個詞和“戴綠帽子”沒有任何關系,實際意思是形容人處事魯莽,或摸不清狀況,糊裡糊塗。這個“綠”字肯定是用錯了,正字才是被“綠”了。姑且繼續用它舉幾個實際用法的例子:
1) 别個姑娘伢跟你又不熟,你綠頭綠腦地當衆獻花表白,下不了台吧?
2) 也不看下這是不是女廁所,綠頭綠腦就往裡沖。
3) 上班又忘記打卡,你綠頭綠腦的已經不是頭一回了。
4) 他進來就是一頓吼,吼得我綠頭綠腦。
很好理解,“綠頭綠腦”是和“莽撞、迷糊”有關,這個“綠”字就應該體現這種意思。在武漢話裡,“綠”的發音是“lóu”。普通話凡是發音“lou、lu、lü”的字,武漢話發音基本都是“lou”。之所以說基本,還是有例外,比如“驢”,武漢話不念“樓”,要念“離”,還有“鋁”要念“雨”,這個暫且不論。
人們都知道,普通話有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沒有入聲,因為入派三聲了,這是統一語音的代價。武漢城區方言也隻有四聲,當然發音調值和普通話不同。而武漢郊縣方言則不一樣,很多都保留了入聲,至少有六聲。“綠”和“樓”在武漢城區話中發音相同,但由郊縣話可以區分出前者是入聲,後者是平聲。所以就很容易辨别出“lou頭lou腦”的這個“lou”是入聲字。那麼它到底是哪個字呢?先說結論,這個字應該是:
該字一般字典(包括《康熙字典》)中沒有收錄,字符在網頁中無法正常顯示,後文均以“犭鹿”表示。它是一個古壯字,是古代族名,很多古文獻中可以發現其蹤迹。《四庫全書·史庫·卷七十四·四川九》記載如下:
“所屬有四十八馬站,部落為僰人、猓猡、白夷、西番、麼些、狢犭鹿、鞑靼、回子、漁人,約九種,而猓猡最猙獰。”
顯然,“狢犭鹿”是九個少數民族部落中有代表性的一個,後來也泛用“犭鹿”代表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古稱蠻夷。當時這些少數民族民風剽悍未開化,與漢族中原王朝以及部落互相之間均有不間斷的沖突戰争,兇狠野蠻與蒙昧是史料給予他們的标簽。明朝參政範钫有首七言律詩《再赴榮經即事》,對其有過生動的描述:
昨向金雞馳驿路,又循鐵水問泸津。
犭鹿音介葛應猶昩,魋結文翁尚未馴。
瓦屋四時雲似幕,天全三伏雪如銀。
荒塵到處增新怅,獨有圓輝是故人。
詩的意思基本很簡明,隻是第二聯中用到了兩個典故,也是全詩的核心。
出句中的“介葛”,指的是春秋時代東部少數民族國家介國的國君葛盧。《左傳·僖公二十九年》載:介葛盧懂得牛的語言,他到魯國朝見魯君,聽見牛叫聲,就說這頭牛叫的是:生了三頭小牛,都用來祭祀了。晉朝有個叫王濛的(字仲祖,晉哀帝靖皇後之父,與北京冬奧會頭牌解說員、前短道速滑名将同名),《世說新語》記載了他的故事:“王仲祖聞蠻語不解,茫然曰:若使介葛盧來朝,故當不昧此語。”意即語言大師介葛盧來了就聽得懂蠻語了。範钫的詩裡點明,“犭鹿音”(蠻語)就是介葛盧來了也聽不懂。
對句中的“魋結”就是椎髻,一種束發于頭頂的高髻發式,少數民族常用,借以指代少數民族(蠻夷)。“文翁”名黨,字仲翁,公學始祖,西漢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人,西漢循吏(守法循理的官吏,與酷吏相對)。漢景帝末年為蜀郡守,見蜀地民風野蠻落後,首重教育,選派小吏至長安,受業博士,或學律令,結業回歸,擇優“為右職,次舉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興“石室”,辦地方“官學”,招下縣子弟入學,入學者免除徭役,以成績優良者補郡縣吏,促進當地文化的發展。班固在《漢書》中評論說:“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成都多地建有文翁祠。而範钫所見,這些蠻族,即使大牛人文翁也還未能教化。
圖片僅為示意,不代表古代的少數民族,更無任何對少數民族的歧視之意。
範钫的這首詩描述了他赴巴蜀古羌地榮經的感觸。榮經即現在的四川省雅安市荥經縣,秦代稱嚴道,唐朝稱榮經,明洪武十三年至今改稱荥經。詩中盡顯“犭鹿”人之地的凄寒蠻荒,隻有一輪明月是他所熟悉的。
由此可知,“犭鹿”在漢語中就代表了野蠻、蒙昧的意思。武漢話有個說法,說一個人很“lóu”,不是說他很“low”,相反,代表這個人武力值爆棚,沒人敢惹的那種。這個字就是“犭鹿”,入聲字,發音與“鹿”相同,普通話念“lù”,武漢話念“lóu”。見到蠻“犭鹿”的人,最好離遠點,惹不起躲得起。由“犭鹿”字的寓意,就引申出了“犭鹿頭犭鹿腦”這種說法,就是前文提到的“莽撞、迷糊”之意。知道了原由,就不要再說“綠頭綠腦”了,正确說法是:
發音相近,意思沾點邊的還有以下幾字:
貗:lóu,求子豬,母豬。
獹:lú,古代一種優良的狗。
騼:lù,野馬。
騄:lù,駿馬。
從意思上,這幾個字與武漢話的“lóu頭lóu腦”不是太貼切,而且前兩個字是平聲,所以都可以排除。
順便提一下,如同“榮經”和“荥經”一樣,範钫詩中還有一個容易混淆的雙胞胎字:“昩”,對應一般常見的“昧”字。另外還有兩個形似字:“眜”和“眛”,一并列出:
昧:mèi,天色将明未明,不明白,掩蔽,貪。
昩:mò,星,日中不明。
眛:mèi,目不明,目暗,目不别五色之章。
眜:mò,目不正,不顧。
範詩中的“昩”字意思與常用“昧”字意同,都是不明白。這四胞胎字是不是長得很像?有沒有搞得你“犭鹿頭犭鹿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