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泉州古橋為什麼叫洛陽橋

泉州古橋為什麼叫洛陽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4 14:57:21

#中國産業名片#​

泉州有座橋叫“洛陽橋”,這座有着千年曆史的多孔石橋,被稱為“海内第一橋”!

區區一座古橋為什麼被稱為“海内第一橋”呢?橋在泉州又為什麼叫“洛陽橋”呢?它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值得這個稱呼呢?以下我們來了解一下洛陽橋的建造曆史。

泉州古橋為什麼叫洛陽橋(泉州洛陽橋為什麼叫)1

洛陽橋

1、“洛陽橋”的由來

洛陽橋是古代四大名橋之一。中華民族造橋修路的技術一直都是很先進的,以河北的趙州橋、廣東的廣濟橋、北京的盧溝橋以及洛陽橋最為著名,它們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橋。

聽到“洛陽橋”這三個字,我們理所當然的以為它是在河南洛陽的,怎麼會跑到幾千裡之外的泉州來呢。據說很早很早以前,泉州這邊住的是越族人。由于唐朝初期的社會比較動蕩不安,時不時有戰争發生,很多中原人生存不下去隻能南遷。這裡的中原人指的是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當時很多遷到泉州閩南這裡躲避戰争,過着普通人的生活。他們的南遷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經驗,也促進了當地生産的發展。他們覺得泉州這裡的地勢、山川等和古都洛陽挺像的,就把這裡取名“洛陽”。

而洛陽境内有條河就叫洛陽江,洛陽橋就在洛陽江的旁邊,故得名“洛陽橋”。洛陽橋,又稱“萬安橋”,這個橋建于北宋黃佑年間,有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至今洛陽橋畔還有蔡襄的石像),嘉佑年間完成,用了7年時間,位于泉州市區東北郊洛陽江入海處,開創了海港建設石橋的先河,是著名的巨型海港梁式多孔大石橋,是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古橋為什麼叫洛陽橋(泉州洛陽橋為什麼叫)2

洛陽橋畔的蔡襄

2、洛陽橋的建成曆史

由于是在海港上建設石橋,再加上洛陽江又連江、接海,河流湍急,海潮特别洶湧,所以建造過程特别的艱難。尤其是橋基必須要非常牢固,才能抵禦海潮的侵蝕。修建橋梁的工匠們可謂是煞費苦心。

首先,橋基使用新型的筏形基礎。洛陽橋的橋基有25米,長度有500餘米。這個筏型基礎是這樣的:先在江底随橋的中線抛入并鋪滿大量石塊,把寬度延伸至二十多米寬,形成一條矮石堤,這條矮石堤連接江底,然後在石堤上建造船型墩。這種技術是橋梁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歐洲人也是直到19世紀才開始使用。

泉州古橋為什麼叫洛陽橋(泉州洛陽橋為什麼叫)3

洛陽橋

其次,為了把水底散落石頭連接在一起不被沖塌,造工匠們又想出了用牡蛎加固橋基的辦法。

由于剛開始抛下去的石塊比較亂,又不好連接,石塊之間也有大小不一的空隙,這樣會使石橋變得很不穩固。造工匠們發現牡蛎的固着特性可以起到連接作用。牡蛎是海産軟體貝殼,它可以附在岩礁上或其他牡蛎上,繁殖能力又很強還無孔不入,工匠們就利用牡蛎的特性,在橋基上種牡蛎,把石堤膠結成一個整體,并禁止人們下去采摘牡蛎,這樣幾年後橋基就會變得非常牢固。果真幾年後,牡蛎就把零散的石塊連結成一個整體,洛陽橋能夠曆經900多年屹立不倒,有牡蛎很大功勞。這是中國史上用生物學建造橋梁的第一例。

泉州古橋為什麼叫洛陽橋(泉州洛陽橋為什麼叫)4

第三,浮運架橋法也創造了橋梁史的記錄。

浮雲架橋法,指的是架橋的時候根據潮汐的漲落,搭建石闆。這個方法簡單的說就是利用“激浪漲舟,浮雲架梁”的道理來運載、搭建石闆,這樣做不僅省了人力、減輕了負擔,還能更方便的運輸石料。一般大石闆的重量有數噸之重,利用潮汐漲落完美解決了運輸的問題,也促進了工程的進展。最終,在人們的努力下,結合天時地利人和,一座“跨海大橋”建成了。

洛陽橋建好之後,橋上還雕刻了很多精美的石像,有獅子、亭子還有石塔,橋的兩端還雕有人像守護。洛陽橋的成功建造在泉州引起了轟動,為之後的造橋提供了豐富的施工經驗。與此同時,泉州太守蔡襄又讓人們在橋的周邊沿途栽樹。這些樹木不僅防止了水土的流失,在夏天酷熱的天氣還能起到遮擋太陽的作用,使過往的人們免受太陽的暴曬。不得不說,蔡襄很有先見之明。他本人也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注重生态的平衡,造福了子孫後代。

3、洛陽橋被稱為"海内第一橋"

洛陽橋的建成很不容易,曆經7年,全靠人工和自然力量,彙聚了人們多少心血可想而知。

首先,工程量太大,當時橋梁技術也沒那麼先進,都是靠人工完成的,這個橋又跨江、又接海,建了7年才完成,人類的力量太偉大了。

泉州古橋為什麼叫洛陽橋(泉州洛陽橋為什麼叫)5

石碑

其次,蔡襄親自完成了153字的《萬安橋記》,字數簡潔精煉。

再次,碑石、碑字都是精雕細琢的。單是洛陽橋的橋面,就有500根欄杆石柱;還有石獅子裝飾,這些石獅子有28隻之多,都是精雕細琢的,特别美觀。這個500和28兩個數字也是有代表意義的,500表示有500個橋工,28表示有28個技師。雕刻技術來源于泉州惠安,雕刻的石像生動有趣,不愧是“石雕之都”。

洛陽古橋的建成主要依靠于人力以及大自然的力量,是人們辛苦勞動的結晶,也是我國最早的海港大石橋,是用石塊砌成的跨海大橋,是我國橋梁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建成之後也經過了修理、重建大概16次左右,至今保存完好,蔡襄功不可沒。

泉州古橋為什麼叫洛陽橋(泉州洛陽橋為什麼叫)6

洛陽橋建成後,洛陽江成為泉州南北交流及海外交通事業發展的重要樞紐,大大的促進了泉州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别是泉州外貿發展。同時還為後面泉州大規模建橋提供了寶貴的施工經驗。

所以,洛陽橋當之無愧“海内第一橋”的稱呼。它的建成,是我國橋梁建築發展的重大裡程碑,為橋梁建築提供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值得借鑒。

#了不起的中國基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