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深更半夜,一個人聽鬼故事,燈已經關了,除了喇叭裡傳來的語聲,就隻有自己細微的呼吸……忽然,窗外吹進來一縷涼風,緊接着房間的門吱呀一聲開啟了一道門縫……一瞬間你的汗毛炸起,喉嚨裡發出一聲尖叫……之後你會發現,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隻有你出了一身的冷汗……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恐懼反應呢?
一、是戰還是逃?
每個人心理或多或少都有讓自己恐懼的東西,比如危險的動物(如:蛇、老虎等)或處境(如:高空、懸崖峭壁等)的時候,就會出現的恐懼情緒。
但是,此時,恐懼情緒與外界刺激的相符合的,而病态的恐懼是與現實威脅不相符的恐懼反應,表現為過度的害怕,提心吊膽,而且常常出現心悸、氣急、出汗、四肢發抖、大小便失禁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症狀,恐懼常常伴有回避行為,多見于恐懼障礙。
二、恐懼表現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
進化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大多數常見的恐懼是來源于可以殺死我們祖先的東西,比如猛獸;殘酷的自然環境,比如地震、洪水、懸崖;受傷恐懼,比如針頭、暈血;情景恐懼,比如黑暗的山洞。
想想如果我們不會恐懼會有什麼後果?你可能會毫不介意地跳進猛獸籠子、去逗弄有毒的蛇、在危險的懸崖邊玩耍、新冠疫情之下不戴口罩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恐懼的作用就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命,更好地生存。
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對這些潛在危險的恐懼逐漸積累下來,并在我們的基因中傳播。但有些恐懼是通過日常的生活形成的,你對事情的解讀控制着你的恐懼程度。
三、恐懼的作用機制
在人腦中有一個叫做杏仁體的中樞,它掌管着人類的恐懼。恐懼反應中存在兩條路徑,低層次的路徑比較雜亂,另一種高層次的路徑需要經過與杏仁體臨近的海馬回的處理對事件進行精确的解讀。這兩個過程是同時發生的。
低層次的路徑是這樣的,它的出發點是先把事情往壞處想。比如,當你正沉浸在鬼故事當中的時候,房門發出的聲音會刺激到你的聽覺,大腦自動解讀這個信号,先假設鬼來了,很顯然這樣的假設更安全。
如果說低層次的恐懼路徑是為了讓你“以防萬一”,那麼高層次的路徑就是進一步考慮所有的可能。還是聽鬼故事,門響那個案例中,如果結論令你安心,你的警戒狀态不會持續升高。
但如果你仍覺得無法确定,杏仁體、海馬回與前額葉皮質之間的另一條路徑會使你陷入不安。如果進一步分析依舊得不到滿意的答案,杏仁體便會發出警訊,激活下視丘、腦幹與自主神經系統。
另一個分支通往腦幹的藍斑,後者使腦部活動量大增,感覺通路更加敏感。正腎上腺素充盈皮質、腦幹與邊緣系統,可使腦部進行警戒狀态。不過這些改變都是在意識之外發生的,因此你并不會知道自己在害怕。
無論哪條路徑,最終你都面臨着“是戰還是逃”的選擇。當你真正開始感到害怕,表示焦慮感已從無意識層突破到意識層,杏仁體會繼續導演一連串的改變:指示腦幹細胞讓你臉上露出害怕的表情,使你變得緊張而易被驚吓,将正在進行但不重要的肌肉活動僵凝住。
加速心跳,提高血壓,、瞳孔放大(為了讓我們在黑暗中獲得更多的光線)、血管收縮(為了向主要的肌肉群輸送更多的血液,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在恐懼中會感覺渾身發冷,因為皮膚當中沒有足夠的血液來保暖了);
呼吸變緩(你開始感到害怕時,可能會注意到仿佛突然無法呼吸,這是為了能聽清楚恐懼的來源是什麼);血糖升高、肌肉繃緊(因為腎上腺素和葡萄糖而充滿力量,這就是在恐懼的時候身上會起雞皮疙瘩的原因,當和皮膚表面每根汗毛相連的小肌肉收緊,會連帶着皮膚收緊,使汗毛豎起)。
與此同時,平滑肌會放松,這是因為央企進入肺部,那些對于抵抗危險來說不重要的系統,比如消化系統、免疫系統在這個時候會關閉,以便為緊急關頭提供更多的能量。這兩個系統的組合作用就産生了或戰或逃的反應,我們的所有技能瞬間提升。這整個過程,從驚訝到不确定到不安的恐懼,完全濃縮在一兩秒之内。
四、吓尿甚至吓死完全有可能
吓出尿,吓出屎并不是一種誇張的說法,這種事是有可能發生的。意外的刺激有可能會使尿道括約肌或者是肛門肌肉失控,導緻屎尿流出。這當然是在産生應對危機時刻的一種副作用,不過,吓出屎尿還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但吓死人真的是完全可能的。人被吓死和一個人的心髒健康程度密切相關,人在受到驚吓的時候,杏仁體的反饋機制被處罰,腎上腺素瘋狂分泌,會造成前文所述的心髒狂跳等現象。這就導緻了身體超負荷運轉,在極度驚恐之下,心髒會受不了,導緻心髒組織受損,甚至停止跳動。
有團隊研究發現,在世界杯期間,心髒病的發病數在被淘汰國家增長了一倍多,對方球員進了一個球,會導緻很多人心髒病發作。
結束語
适當的恐懼是對我們人類的一種保護,隻要不是過度恐懼,就不會對生活造成嚴重的影響。正是因為有了恐懼,人類才能繁衍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