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9:35:19

紅網時刻1月26日訊(通訊員 田婧楊)有一個地方始終24小時亮着燈,既是抗疫的“戰場”,又是返渌人員的“健康港灣”。1月24日,記者連線渌口區隔離點工作人員,傾聽他們的隔離點“日志”。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渌口瞬間破防隔離點這一幕竟讓人濕了眼眶)1

夜裡的緊急通知

1月18日下午六點,區人民醫院婦産科主任馬丹接到電話,“又有緊急任務,新開了個隔離點,請準備好生活用品一小時後趕到。”正在廚房給兒子做飯的她剛把豬蹄放進高壓鍋,二話不說,拿着早就準備好的行李箱出了門。

隔離點裡,一支全新的隊伍正在集結,來自淦田、朱亭、渌口鎮衛生院和區人民醫院的6名醫護人員進駐進來。新設置的隔離點很多設施不符合隔離要求,可第二天中午就得接受隔離人員,留給馬丹的時間隻有一個晚上。“大到樓梯的設置,小到醫護人員行走路線,都要反複細緻地考慮。”馬丹說,為防止交叉感染,隔離點11—14層嚴格按照标準,劃分清潔區、半污染區、污染區、工作人員通道和隔離人員通道。完成門禁、走廊、窗戶、紫外線消殺、污水井、監控等十餘項改造工作。每一位隔離入住人員都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并配有獨立衛生間、電視、電話、wifi等。

短短8個小時,隔離點備好所有物資,功能區域劃分和房間準備完畢,第二天11時左右,順利安頓好第一批“家人”。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渌口瞬間破防隔離點這一幕竟讓人濕了眼眶)2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渌口瞬間破防隔離點這一幕竟讓人濕了眼眶)3

全球限量版名牌包包

在隔離點,記者發現每個進入隔離區的小哥哥小姐姐身上都有一個藍色小包,“防護服沒有口袋真不方便,筆啊、本啊、膠布等都沒地方裝啊。”就這樣,空閑的時候,醫護小姐姐、小哥哥們便用閑置的無紡布袋子手工縫制自己的專屬包包,還在包上添了幾畫,升級版收納包就誕生了。隊員們笑稱,這是“全球限量版名牌包”,“包”治百病疫情消。被問到怎麼不去買幾個,24歲的何琪笑了笑說:“進入了隔離區的東西都算醫廢,不能繼續使用,買包包不劃算,我們自己縫的也挺好看。”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渌口瞬間破防隔離點這一幕竟讓人濕了眼眶)4

自己背了個自己

每天24小時值班,從清晨六點到淩晨兩點,他們需要負責醫學觀察、體溫監測、核酸采樣、運送三餐、信息登記上報和突發應急事件處置。因臨近年關,請不到願意在隔離點進行消殺和垃圾清運的保潔,她們就自己上。來自淦田衛生院的羅琳是一個身高隻有1米6左右,體重80多斤的女孩子。裝滿消毒液的桶有80多斤重,沒有其他人能幫忙,她隻能背着消毒桶,穿着防護服,出發。“步子都不敢邁大了,怕消毒液蕩出來。”羅琳笑着說:“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行動笨拙的企鵝,走路一搖一擺,同事說我是自己背了個自己。”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渌口瞬間破防隔離點這一幕竟讓人濕了眼眶)5

有求必應的“管家”

五湖四海的人聚集在一起,需求也是五花八門。回族人大多不吃豬肉,葷菜就換成牛肉雞肉;廣州人不吃辣,那就做份免辣的;有人不吃夜宵就睡不着,八寶粥方便面給配上;有孩子泡奶粉卻喝不慣自來水,礦泉水便整箱整箱送上去;還有的甚至有抵觸情緒、故意為難醫護人員,他們就采用“盯人”護理方式,24小時輪班服務,緩解對方的情緒。“我記得有一個人是被警察帶來的,全程不配合,但他走的時候,房間裡收拾的幹幹淨淨,東西擺放的整整齊齊,我想這是他對我們工作的肯定。讓他們住在這裡舒服,像家裡一樣,他們就會配合隔離。”馬丹說。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渌口瞬間破防隔離點這一幕竟讓人濕了眼眶)6

不敢跟家人視頻

從最開始的六人到現在的八人, 從踏進隔離點的那天起,這個團隊就沒下過“火線”,他們已經模糊了星期幾的概念。“不談家人”更是隔離點每個人的默契。“我都不和我孩子視頻,不敢,一說就繃不住了,偶爾打下電話。”馬丹告訴記者,25号是自己的生日,孩子一直惦記着要陪她過生日,天天都問什麼時候可以回。“我告訴他我回不去,他就說,那你找個窗戶,哪裡可以看外面,我就送過來給你看一下。”說起這些,馬丹的眼眶漸漸濕潤了。

沌口市隔離點是什麼(渌口瞬間破防隔離點這一幕竟讓人濕了眼眶)7

集中觀察點不同于病房,哪些人是病毒攜帶者,會不會出現确診病例,一切都不确定。每次進入污染區,其實都是踏上一場未知的旅程。馬丹說,“我們能做的,隻是拼盡全力地把防疫做到最充分,将潛在的感染危險與城市裡的健康人群隔離開。再苦再累,在前線,我們也會站好這班崗,讓鄉親們能安安全全過個好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