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是一種治國理政理念及方式,儒家與道家都對其進行了闡述。
《論語·憲問》說:“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認為舜帝能夠舉賢任能,将天下事分配給四嶽、伯禹等賢臣去治理,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把國家管理得十分有序。在舉賢任能之後,作為君主的舜帝便可恭己南面,不再過多地去幹涉下屬的工作,放任無為而已,這便是儒家理想中的“無為而治”。要想達到這種治理模式,首先得确保君主是一個大德大聖的明君,其次臣子們也都是德才兼備的君子,在他們的相互配合之下,君主總領大局,臣子分管局部,前者逸而後者勞。無為的是君主,有為的則是大臣。
與儒家不同,道家也有一套“無為而治”的理論。老子認為實現“無為而治”的關鍵不在于上面是否有明君和賢臣,而是在于下面的平民百姓能否在不受幹涉的情況下,根據“道”的規律來安排自己的生活,他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如果“我”是統治者,那麼“我”将放棄欲有所為的打算,通過無為将自我拉回幕後去,讓百姓在“道”的作用下,自行變化、自行忠正、自行富強、自行質樸。這是因為“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的緣故,就如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具有向低處流動的趨勢一樣。在“道”的作用下,萬物也通過“自化”的方式,複歸于正、複歸于樸。
如果說風平浪靜時的大海是最安全的,那麼太平無事的局面也是最為理想的,要想保持住這種局面,就應當堅守無為而治的原則。
《道德經》:“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道家主張怎樣的“無為而治”?儒家把無為而治寄托于人的能動性上,渴望通過“修身”把人教育成為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明君和賢臣。明君舉賢任能,賢臣忠于所事,大家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框架下相安無事,使得君主不必為政事而操勞,能夠恭己南面、無為而已。在儒家看來,無為而治是一個目标,要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才能實現。所以魏征在給唐太宗的奏疏中說希望陛下“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把賢臣都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使“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這樣,待國家步入正軌之後,便可“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了,到時隻需遵循祖宗之法、先皇之教就可以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因此,儒家認為無為而治的前提是國家的綱紀、法律和制度發展成型并完善,之後才遵循着它們去治國理政。這種想法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任何東西都是處在永恒發展、不斷運動變化之中。世上從無十全十美之物,也不可能存在真正“完善”的制度,把無為而治放在制度發展完善之後,這等于說它永遠也無法實現,因為制度永遠都是在完善之中。
與之不同,道家把無為而治建立在“道”的上面,“道”不是人所能建立的,人隻能遵循它。道家不是通過有為來治理,然後把無為當做享受,而是直接用無為來進行治理。這就得理解道家獨特的邏輯——有對應實,無對應虛。用實物堆砌起來的牆壁能夠阻擋猛獸與陽光,但是倘若房子的内部是實心的,沒有空虛空間,那麼它就毫無用處。所以“有”的意義在于它能夠把“無”隔離出來,讓我們享受到“無”的效用。綱紀、法律與制度就如牆壁一樣,在它們的框架形成之後,“有”便退居幕後,“無”對于治理的作用開始生效,它通過鎮之以靜的方式,将萬物萬民皆歸于本正,使其實現自化。
如果在确立綱紀、法律與制度之後,還要多行妄作,不斷變更綱紀,頒布更多的法律,制定更多的規章制度,這就像不斷地加厚屋子的牆壁一樣,隻會使我們的活動空間變得越來越窄小,乃至于窒息。這種做法就是有為而治,老子稱之為“天下多忌諱,而人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正确的做法是,在綱紀、法律與制度建立之後,就應清淨無為,讓“無”或“道”來治理一切,就如房子蓋起來後,就不再改造牆壁,而把重點放在如何充分利用内部的空間之上,進行布置、裝飾,使自己過得舒服。
儒家把無為當做有為的目标,道家把無為視為治理的手段
“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漢朝前期,道家無為而治的理論開始走向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幅獨特的治理景象。
從春秋戰國到秦朝,百姓從未過上想要的太平日子。在戰亂年代,各國皆急耕戰之賞,實行兵農合一的政策,導緻農民無法安于土地,經常要服勞役。秦朝建立後,内興功作,外攘夷狄,不僅向農民收取重稅,而且還經常讓他們去遠戍,導緻“男子力耕不足糧饷,女子紡績不足衣服。”
漢朝承兵荒之後,天子不能具醇驷,将相也隻得乘牛車。劉邦與蕭何知道,要想使國家恢複秩序,就得先讓百姓回歸本業,令其能夠專心農事,實現自給自足,然後再貢賦給官府。因此,漢朝初年便勒令“兵皆罷歸家”,結束兵農合一的曆史。接着又接連免除天下田賦,令百姓能夠養活自己。然後再廢除前朝苛法,使法令簡而易行。漢初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欲使百姓安于耕種,遠離巧利,能夠“為腹不為目”。
劉邦與蕭何在确立漢家綱紀之後便相繼死去,不久曹參就入朝拜相。他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不再去動已經建好的那堵“牆壁”,既不完善制度也不變更法度,而是在這座“屋子”中日夜飲醇酒,無所作為。這樣做一方面是基于呂後權勢逼迫的現實,另一方面又是出于黃老之術的治國理念。曹參在治理齊國時就曾接受蓋公的教誨,明白“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的道理。
在綱紀建立之後,就不必試着再去完善它、增損它,而是要鎮之以靜,讓“道”發揮作用,使百姓自正、自化。在當時,隻要沒有人變法興作,那麼百姓就會遵循社會規律,繼續專注農事,通過勤勞耕種來使自己過得富足。
蕭規曹随避免朝政動蕩,同時與民休養生息
漢文帝所奉行的“無為而治”到了漢文帝時期,依然推行無為而治。朝廷沒有對綱紀進行變更,法令也是有減無增,收孥連坐、诽謗、妖言、盜鑄等名目繁多的律令都相繼廢止;之後又除秘祝、除肉刑,規定平民可以通過輸送谷物來獲得官爵或者減免刑罰,對百姓的監管更加寬松。
文帝還經常帶頭耕種,勸課農桑,重視民生建設,關心百姓疾苦。他因不忍殺傷士卒,便令陸賈出使南越,隻要趙佗去除帝号,就不會幹預其國政事,恢複南北通使;對于匈奴,一邊恢複和親,一邊又練兵講武,文帝令周亞夫屯兵以備之,匈奴安分則和親通好,不安分則出兵反擊。彼時吳王已老,文帝不想削藩而激亂,破壞清淨太平的局面,所以賜給吳王幾杖,安撫其心,待其年老而終,則藩國可漸削。又叮囑景帝說:“即有緩急,周亞夫可任将兵”,是文武都已有防備,結果為晁錯暴力削藩所誤。
漢文帝的無為而治表現在“清靜”二字,他不願折騰百姓,隻遵循着“道”來治理,臨終之前仍不忘下令“毋禁取婦嫁女祠祀飲酒食肉”,不想因國喪而折騰他人。在他當政的時候,賈誼這樣的賢臣不能被重用,鄧通這樣的幸臣卻富甲天下;張釋之駐守雲中,十年不得調升;淮南王受寵尊貴,殺人可以不必伏法;張武貪金受賄卻不被免官,反而還要發禦府的金錢給他,以愧其心。
從儒家的觀點看來,漢文帝絕非理想的君主,他既不重用賢臣,又容忍了腐敗;既未恢複禮儀,又先黃老而後六經,并非堯舜之君。從法家的觀點來看,漢文帝不懂駕馭群臣,導緻藩國坐大;不重視法令,緻使盜鑄屢禁不絕;又不推行耕戰,所以沒有開疆拓土,稱霸于諸侯;他還不懂變更法度,厚斂于民,所以連個露台都修不起。然而,在道家看來,漢文帝是“無為而治”理念的踐行者。他淡化了自己的影響,即使沒有明君和賢臣,在“道”的作用下,國家照樣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也能夠安居樂業。
漢武帝登基之時,經過多年的無為而治,漢朝的國力已趨于鼎盛。《漢書》描繪說: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間,國家亡事,非遇水旱,則民人給家足,都鄙廪庾盡滿,而府庫餘财。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于外,腐敗不可食。
然而,不久之後“無為而治”便被好大喜功的武帝所摒棄。他南平百越、北擊匈奴,積極開疆拓土,卻以百姓的利益為代價,令桑弘羊通過均輸、榷酒、鹽鐵官營等手段來與民争利;又重用張湯等酷吏,不斷頒布法令,加密法網,用刑罰來繩治“奸民”。最終導緻“天下虛耗,人複相食”的慘劇,使全國的戶口數足足減少了一半。所以武帝晚年追悔莫及,下罪己诏,欲重修文景之政
對于漢朝的百姓來說,他們更向往的是文景時期的平淡無為之世,而痛心于漢武帝時期的所謂武功“盛世”。
漢武帝通過消費前人的積蓄來打造“盛世”
“無為而治”都有哪些基本特征?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并不依賴于明君與賢臣,而是遵循“道”的作用。“文景之治”并不是漢文帝與漢景帝一手打造的盛世,而是在他們減少作為、尊重規律的前提下,由老百姓通過勤勞耕作而創造出來的。這樣的盛世真正屬于萬民而不是屬于某個帝王或某些名臣——是庶民的盛世。曆史的舞台不再被帝王将相們所占據,在他們的無為避讓之下,平民百姓走上舞台,成為了主角。
在無為而治的國家裡,一般都會有這樣的特征:
①、王侯們的政治鬥争讓位給百姓的民生建設,統治者的影響逐漸淡化,“道”發揮作用,百姓實現自化、自正、自富和自樸;
②、清靜的社會風氣逐漸形成,官吏不斷加強監管的趨勢被逆轉。民風逐漸質樸,犯罪率不斷減少,緻使法令也跟着銳減;
③、天下太平無事,也就不需要太多辦事的官吏,此所謂“省吏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在清靜無為的國家裡,龐大的官僚機構逐漸瓦解;
④、朝廷輕搖薄役,不與民争利。官府在百姓富足的基礎上,通過賦稅來維持運作;
⑤、國家不對外擴張,始終愛好和平。夷狄來侵犯就通過武力将其逐出國門之外,如果來通好就熱情接待,彼此互通有無、不存芥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