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件迷案,那個突然冒出來的猴子是何方神聖。
解決謎團需要從取經團隊的第一次分裂說起,過了兩界山後,悟空打死六個強盜,唐僧以濫殺為由将悟空開除,悟空在龍王的勸說下回心轉意,以觀音給了唐僧緊箍咒來約束悟空結束,這一次是由兩個人之間的磨合不夠引起,剛從五行山下出來的猴子還不明白“佛家慈悲”,沒有根本上的矛盾。第二次分裂發生在白虎嶺,取經團隊全員到齊,起因是悟空棒殺化身的白骨精,唐僧将悟空趕走,寶象國遇難,豬八戒請回悟空,唐僧意識到悟空的作用非八戒和沙僧所能替代,所有人就西天取經取得思想上的一緻。
第三次分裂是悟空再次打殺攔路的強盜,事件中唐僧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與前兩次不同的是取經團隊經過半程多的磨合,相互之間已經足夠的了解,對取經行動的性質、保障等等都有了全面的認識,悟字三人都有了更多的訴求,其中以悟空的訴求最為強烈,唐僧的軟弱讓悟空意識到已經出現成果的取經可能因為唐僧的軟弱功虧一篑。根據觀音的分工,悟空打怪、八戒挑擔、沙僧牽馬,不知從何時起,八戒更多把擔子扔給了沙僧反而加入到打怪的行列中來,悟空的工作受到挑戰。唐僧對悟空的厭惡原因有幾個方面:一是悟空不太服從管教,緊箍咒隻能保證悟空不胡作非為,并不能讓悟空完全服從唐僧;二是悟空多智,需要謀略通過的關卡中,唐僧隻是悟空策略的執行者,女兒國假意脫網中,悟空甚至懶得給唐僧解釋,唐師傅的自尊心多次受到挑戰;三是悟空很少給唐僧留情面,在窘況之中多次看着唐僧出醜,出醜之後還毫不留情地揭露,比如四聖試禅心中,悟空提前看出了是一個局但并未提示唐僧。
三藏是一個軟弱卻又玻璃心的人,雖然一直研習烏巢禅師傳授的心經,但仍然停留在皮毛,達不到佛家的基本要求。之前的經曆已經證明悟空的重要性,讓唐僧決定再次将悟空趕走的原因是悟空新的訴求讓唐僧不可接受-取經團隊的控制權。悟空第一次嘗試對唐僧的控制是金山給唐僧三人畫的那個圈,那一次唐僧、八戒、沙僧都脫離了那個圈,顯然并不接受悟空的控制-就是不聽話嘛。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取經團隊的第一領導當然是唐僧,悟空要的是實際的話事權,唐僧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那就把執行權讓出來,悟空是調動不了八戒和沙僧,之前通過唐僧的授權才勉強讓二人幹點活,悟空很累,一個人單打獨鬥不行的時候還要通過唐僧要人,太麻煩。另一個困擾是悟空的定位和獎勵問題,當時觀音答應悟空的條件是自由和正果,說到底真正實在的就是自由,對于已經有齊天大聖稱号的悟空來說,佛家的小職位沒啥意思,而這一訴求隻能通過獲取團隊的控制權才能獲得。
唐僧趕走悟空之後,悟空駕雲在天上四望,發現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沒有更好的上升通道)。
卻說孫大聖惱惱悶悶,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簾洞,恐本洞小妖見笑,笑我出乎爾反乎爾,不是個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宮,又恐天宮内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島,卻又羞見那三島諸仙;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真個是無依無倚,苦自忖量道:“罷,罷,罷!我還去見我師父,還是正果。”
半程的取經路已經改變了悟空,“正果”的觀念已經成為悟空的一部分,意識到真正的自由必須由正果來保證。于是乎返回去向唐僧認錯,但如前所分析,唐僧不會接受悟空的奪權行為。悟空的認錯不是服軟,“徑至三藏馬前侍立”,更像是談條件,悟空的依仗是,“我是有處過日子的,隻怕你無我去不得西天”,這不是求原諒而是告訴唐僧沒我你不行,自尊心爆發的唐僧怎麼能受得了,不會回心轉意。悟空隻得又駕筋鬥雲,起在空中,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大聖突然醒悟到:“這和尚負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訴觀音菩薩去來”。在普陀山,和觀音的讨價還價之後就有了真假美猴王的橋段,最終得到了如來的承諾“亦可坐蓮台”,同時觀音将悟空領回告知唐僧,“你今須是收留悟空。一路上魔障未消,必得他保護你,才得到靈山,見佛取經。再休嗔怪”。
唐僧趕走悟空的底氣是在哪?是對取經本質的認識,無論如何取經人的性命是有保障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