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任命諸葛亮為丞相,在之後的歲月裡,諸葛亮一直為蜀國盡心盡責,無論是在曆史演義還是在真實曆史的記載中,諸葛亮都以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感動了後世無數人,無數的文人墨客,發自真心地寫下了吟詠諸葛亮的詩詞文章。
在所有的詩人中,詩聖杜甫絕對是最推崇諸葛亮的人物之一。杜甫一生,寫下了十幾首關于諸葛亮的詩篇,比如《八陣圖》、《詠懷古迹五首》等,都表現了自己對諸葛亮的崇拜之情,而在這些詩作中,最為經典和著名的,便是下面這首《蜀相》,甚至在所有吟詠諸葛亮的詩歌中,也稱得上是絕唱,《曆代詩評注讀本》中評價這首詩為:“悲壯雄勁,此為七律正宗”。
《蜀相》這首詩,根據仇兆鳌的注,寫于公元760年的春天,當時的杜甫結束了為時四年颠沛流離的寓居生活,初到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了浣花溪畔。成都是當年蜀漢的都城,城西北有諸葛亮的神廟,世稱武侯祠,作為諸葛亮的大粉絲,杜甫自然不會放棄前往拜訪的機會。所以我想,他定居之後的第一件事,或許便是去瞻仰武侯祠。在這種背景下,杜甫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
杜甫一直都有着“緻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是卻一生坎坷,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他寫下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徹底平息。而在他之前幾年的颠沛流離中,目睹了國勢的衰落和人民的疾苦,生靈塗炭的景象對杜甫影響很深,在這種報國無門的心情之下,更增加了對諸葛亮的仰慕敬重之情。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這首詩,以“蜀相”為題,而不是“武侯祠”,由此可見,其寫作真意,在人而不在祠。但諸葛亮早已作古,杜甫瞻仰諸葛亮的祠堂,又必然要以祠堂引入。
(1)首聯-起“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也就是今天的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蜀漢建國後,諸葛亮在成都主持國政二十餘年,立下了無數功勳,諸葛亮死後若幹年,晉代的李雄在成都稱王時,為他建立了這所丞相祠堂,後來桓溫平蜀,成都很多地方都被破壞的嚴重,唯獨武侯祠完整無損,由此可見,人們對于諸葛亮的敬重。“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稱呼,成都因為盛産蜀錦,且有專門的官員管理,因此而得名,成都地近錦江,風景如畫,或許也是得名錦官城的原因之一。
杜甫以問句開篇,足見他是專程來訪的,杜甫初到成都,環境不熟,所以才會用一個“尋”字。那祠堂何處?“錦官城外,數裡之遙,遠遠望去,早見翠柏成林,好一片蔥蔥郁郁,氣象不凡,那就是諸葛武侯祠所在了”。杜甫在首聯中,開門見山,一問一答,為我們渲染了尋找武侯祠的過程。
(2)颔聯-承接着颔聯“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杜甫寫到映階草碧、隔葉黃鹂,這是承接首聯而來,色彩鮮亮、音韻嘹亮,無限盎然之意盡皆表現了出來。不過,有人曾說,杜甫這首詩是寫諸葛亮的,此二句卻主寫祠堂景象,既無必要,也不精彩,是杜甫的一處敗筆。
我說,非也非也,這絕非敗筆。要知道,以杜甫的大才,想把整首詩寫成諸葛亮的“傳記”,一點也不難,君不見《八陣圖》詩,“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乎?豈非概括力極強的諸葛孔明肖像?
但是杜甫初來成都安定後,懷着一腔傾慕,曲曲折折尋到武侯祠,他第一眼所見,一定和其他人一樣,是武侯祠巍峨的殿宇、凜然的遺像,但是杜甫沒有寫這些,而是關注到了台階前的碧草、樹木中的黃鹂,這正是杜甫的獨到之處!正因為他是看完了殿宇、雕像之後,才會感到百感交集,所以才以台前的碧草寫寂寞難言之心,以黃鹂的呖呖之聲表現内心的荒涼落寞,所以我們在仔細品味之下,似乎能看到一個滿懷心事的老詩人,徘徊于武侯祠之中,時而歎息、時而垂淚。用周汝昌先生的話說,“沒有這一聯兩句,詩人何往?詩心安在?”這正是杜甫一片詩心的體現!
(3)頸聯-轉正因為颔聯的一片心事,才使得頸聯顯得更加厚重,“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亮隐居南陽時,劉備曾三顧茅廬,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寫到過:“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所謂“頻煩”,有鄭重的意思,“天下計”是指一統天下的謀略,也便是諸葛亮為劉備所設計的方略,以荊州、益州為根據地,東聯孫權、北拒曹操,然後謀圖天下;“兩朝”者,正是劉備、劉禅父子兩代的基業,“開”是幫助劉備開創基業、“濟”是輔佐劉禅守成謀事,“老臣心”,正是諸葛亮盡忠蜀漢,死而後已的精神。
面對荒涼的武侯祠,杜甫寫出了諸葛亮為天下計的一片丹心,這不也是杜甫的一片丹心嗎?心懷華夏,拯蒼生于水火之中。從這兩句中我們能看到諸葛亮的鞠躬盡瘁,也能夠看到杜甫的徘徊和歎息,甚至眼角的那一顆老淚。
颔聯的這兩句,是對諸葛亮雄才大略的高度概括、對他堅韌不拔忠誠不渝的高度贊揚,也是杜甫因之敬仰諸葛亮的緣由之一,杜甫用濃墨重彩的一筆,寫下了這些感情。另外,杜甫在此處的寫法上也有創新,除了符合律詩“宜乎一濃一淡”的寫法外,還有便是将議論入詩,本來,抒情詩歌中很少夾帶議論,但是杜甫卻一反常規,将議論入抒情詩,這是杜詩的獨到。
(4)尾聯-合最後兩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諸葛亮曾經六出祁山伐魏,在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在五丈原與司馬懿對峙,八月時,終于積勞過度,病死在軍中了,可以說,真正是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令後世無數有志之士,也包括杜甫自己,充滿了歎息和景仰之情。
有人問,長使英雄淚滿襟的英雄,究竟指的是什麼人?我覺得周汝昌先生分析的最好:“是指千古的仁人志士,為國為民,大智大勇者……老杜一生,許身稷契,志在匡國,亦英雄之人也……老杜又絕不是單指個人,心念武侯,高山仰止,也正是寄希望于當世的良相之材”。
尾聯的二句,能激起千古失意英雄的共鳴,比如,唐代的改革家王叔文、宋代的民族英雄宗澤等人,在事業失敗的時候,都憤然吟誦杜甫的這兩句詩,由此足見,英雄之間的共鳴。這兩句由思想内容與藝術技巧所鑄成的悲劇美,經久不衰。
杜甫的這首詩,以高度的概括力,寫出了意蘊深厚的感情,情景交融,起承轉合之間,寫出了令人動容的詩句,讀罷餘味不絕,有一唱三歎的美感,人稱杜甫的詩是“沉郁頓挫”,這首詩,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