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少兒美術培訓行業的個人看法

少兒美術培訓行業的個人看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0 15:57:57

“美育中考”和“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生參加藝術培訓的時間越來越多。許多家長都為孩子規劃了兩種以上藝術培訓科目,希望能在培養孩子興趣,提升素質能力的同時,培養孩子的一技之長。

今年4月,教育部發布的新版課程标準将于下周開始實行。新課标中對于藝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指出一至七年級以音樂、美術為主線,并要求學生掌握1-2項藝術特長。這一系列教育政策的落實,都在表明美育已經從軟任務變為硬指标,同時,也對少兒美術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麼,新課标背景下,如何做好少兒美術培訓?最首要的是抓好少兒美術的三大特征。

1、階段性特征

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他們在繪畫基礎、理解能力、心理素質和發展特點等方面都有所差别。兒童美術學習主要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塗鴉期(1.5~3.5歲),象征期(3.5~5歲),圖式期(5~7歲),視覺寫實期(9~13歲)。少兒美術教育要遵循兒童繪畫發展規律,對不同階段的兒童采用相适應的課程内容和教學方法。例如,塗鴉期的兒童經常喜歡拿着畫筆在本子上、牆上亂塗亂畫,他們在漫無目的,随心所欲的塗塗畫畫中感受到快樂和滿足感。塗鴉期的兒童經常會對一塊小積木、一個小汽車、一塊小拼圖等情有獨鐘,他們可能拿在手中擺弄很久。這其實就是兒童在觀察世界,感知世界。塗鴉期的孩子總是對身邊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個時期的少兒美術培訓不要給兒童過多幹涉,可以選擇較為簡單的塗鴉課題,引導兒童在塗鴉中體會美術的樂趣,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

2、直覺性特征

兒童在對事物進行觀察和記憶的過程中,會選擇性的強調和誇張引起他們注意力的東西。我們經常會發現孩子畫面中的事物形象比例不協調,比如,孩子在畫和爸爸媽媽出去遊玩的場景畫時,畫面中的爸爸畫的比大樓還高大,這其實反映了在兒童的心裡,爸爸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又比如,小朋友非常喜歡瓢蟲,畫面中的瓢蟲可能會畫的比樹葉還大,給瓢蟲添加很多裝飾或是細緻刻畫,而忽略樹葉、花朵等其他元素。兒童繪畫中的直覺性還表現在色彩的表達上。兒童在繪畫中往往偏好飽和度較高的色彩,例如,花朵就用紅色,樹葉就用綠色,低年齡段的兒童畫面中通常很少會出現漸變色、環境色,這是因為兒童繪畫中的色彩表達是他們的直覺體現,也是情感和情緒的表達。

少兒美術培訓行業的個人看法(美育成為硬指标)1

3、遊戲性特征

兒童将畫畫當成是一種遊戲,他們把自己對事物的觀察、感知和印象,用畫筆記錄下來。可以說,兒童天生都是喜愛畫畫的,他們在繪畫過程中感到放松、自在和有趣。兒童繪畫往往都是沒有目的性的,他們憑借自己的直覺和對事物、色彩的喜好,随意将線條、圖形進行組合,從而表達自己想要畫的事物和内心的情緒。繪畫是孩子的另一種語言,少兒美術培訓要注重兒童繪畫過程的體驗感,而不是一味追求畫面效果。

新課标下,少兒美術教育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形成家校合力,促進兒童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以上就是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幫助,歡迎咨詢和交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