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疫情的緣故,很多人的運動方式都發生了變化。
繼廣場舞之後,又一項“民間運動”迅速風靡大街小巷。
不要998!也不要198!隻要9.8,你就能擁有這件運動器材,告别傳統的團隊運動,号稱足不出戶輕輕松松“瘦下來”。
“跳繩一個月,長高10厘米”
“一個月能瘦 15公斤”
……
這項無門檻的運動就是:跳繩。
前段時間,#媽媽逼女兒每天跳繩3000個 沖上熱搜,媽媽本想抓住孩子“最後長高的機會”,卻讓孩子患上了胫骨結節骨骺炎。
是時候給跳繩一個真相了。
瘋狂跳繩不是長高的唯一訣竅首先,不能否認跳繩的确是一項親民的好運動,但隻寄希望于瘋狂跳繩來長高,的确是過激了。
孩子的生長受到綜合因素的影響,需要運動、睡眠、營養、情緒、遺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隻抓運動,而且隻抓一項,自然不能解決問題。
雖然從便捷性來看,跳繩确實是一項不錯的選擇,但在進行跳繩等跳躍類運動時,跟骨和胫骨恰好是兩個主要的發力點,如果過度跳躍,兩個部位反複牽拉受力時,骨骺就會因受刺激而出現無菌性炎症表現,導緻胫骨結節骨骺炎、骨軟骨損傷等運動損傷。
而且任何運動都要注意适量,切不可像這位媽媽愛女心切,揠苗助長!
跳繩,能減肥嗎跳繩作為一種高效的有氧燃脂運動,強化心肺功能、鍛煉呼吸系統的同時,也能讓全身肌肉勻稱有力。
至于網上流傳的“每天跳繩3000個,狂減15公斤”,如此大的運動強度,對有鍛煉基礎、心血管耐力和肌肉耐力較強的人來說,可以收獲一定的健身效果,但對于沒有良好體能基礎,平時運動較少的人來說,突然猛練,反而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漸進式跳繩計劃
建議沒有運動基礎的人,采取“漸進式跳繩計劃”:
即初期持續跳繩1分鐘,每分鐘70~80次,休息1~2分鐘後再以同樣的速度繼續訓練,間隔完成20~30分鐘即可,在身體無疲勞感的情況下,後期随着體能的增加,逐漸加快速度和縮短間隔時間。
間歇式快速跳繩
體能較好、練習過跳繩的人可以直接挑戰“間歇式快速跳繩”:
即每分鐘跳150次,每跳2分鐘休息30~60秒,間隔完成30分鐘。當然每個人的運動計劃的制定要以運動後沒有極度疲勞感,無膝、踝等關節疼痛不适為參考标準。
所以,運動的首要目的不是減肥,而是健康 安全。另外,别想着隻靠跳繩快速減脂,也要搭配其他的減肥方案。
跳繩前,牢記這4件事01 備好裝備
跳繩的長度要根據身高進行調整,雙手握住繩子兩端,腳踩繩子,将繩子拉直。
雙手的位置在髋部以上,胸部以下為宜。鞋子建議選擇抗震力強的運動鞋。
02 選好場地
很多人為了簡單省事,直接在客廳裡就跳起來了,但這有兩個壞處:一是地闆對膝蓋的沖擊非常大,二是擾民。
跳繩時,建議選擇平坦的地面,最好是有彈性的塑膠跑道,以盡量避免跳繩時可能發生的損傷。
03 做好熱身
在正式運動前,一定要注意活動肩、肘、腕、腳踝和膝蓋等部位,做好熱身準備,可慢跑幾分鐘、拉伸大腿肌肉等,避免運動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扭傷。
需要注意的是,長時間直立跳繩會使血液往下肢彙聚,因此跳繩結束後一定要放松拉伸,幫助血液回流,這樣更有利于小腿肌肉的拉長~
04 姿勢正确
跳繩時應并腳站立,膝關節并攏,前腳掌起跳和落地。過程中膝蓋自然彎曲,下落時膝蓋微彎,保持彈性,從而起到緩沖的作用。
落地時,要用腳尖踩地,減少對下肢骨骼的沖擊。
很多初學者在跳繩時,習慣利用手臂的力量進行搖繩,其實正确的發力點應該在手腕,将上臂緊貼身體兩側,前臂自然彎曲,利用手腕帶起繩子。
溫 馨 提 示
千萬不要空腹跳繩
會有低血糖風險
注意!跳繩并不是“全民運動”跳繩雖然普遍親民,還真的不是一個“全民運動”。如果存在以下情況,不建議跳繩或在跳繩前咨詢專業的醫生:
體能基礎較差,常年不運動者。
膝蓋受過損傷。
體重過重(因為容易對膝蓋産生沖擊)。
存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度以上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情況。
-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祝您健康》編輯部出品 -
總策劃:王岽、董玲
統籌:楊小龍
編輯:李若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