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
1、《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作的油畫,現收藏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蒙娜麗莎》原作的尺寸:縱77cm、橫53cm,該作品畫在一塊黑色的楊木闆上。 《蒙娜麗莎》畫像沒有眉毛和睫毛,面龐看起來十分和諧。直視蒙娜麗莎的嘴巴,會覺得她沒怎麼笑;然而當看着她的眼睛,感覺到她臉頰的陰影時,又會覺得她在微笑。蒙娜麗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興、9%的厭惡、6%的恐懼、2%的憤怒。蒙娜麗莎坐在一把半圓形的木椅上,背後是一道欄杆,隔開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橋、山巒,它們在達·芬奇"無界漸變着色法"的筆法下,和蒙娜麗莎的微笑融為一體,散發着夢幻而神秘的氣息。
拾穗者
2、1857年法國畫家米勒創作油畫《拾穗者》布上油畫 縱83.8×橫111.8厘米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它描繪着在收獲季節裡,農婦在收割過後的田間,拾起散落了的麥穗。這些糧食,雖然無幾,但卻是農 民們一年辛勤流汗換來的。在米勒之前的法國繪畫中,還沒有人能如此直接地表現農民的生活,所以在1857 年沙 龍展出時,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
向日葵
3、凡·高最有名的作品無疑是這幅《向日葵》凡高是一位生活在法國的荷蘭畫家,具有強烈的個性和坎坷的人生經曆,因此,他的藝術語言既有奔放而熱烈的狂躁情緒,也有孤獨和抑郁的悲劇意識。他特别強調在繪畫中表現人的感情與精神,他對色彩和線條有内在的敏悟。盡管凡高的藝術在其生前未能得到社會的承認,但卻受到了20世紀現代藝術家們的青睐,尤其對野獸主義繪畫産生了極大影響。
吹肥皂泡的少年
4、《吹肥皂泡的少年》 夏爾丹 油畫 1730年 88×70厘米 藏華盛頓國立美術館
《吹肥皂泡的少年》是夏爾丹早年的一幅風俗畫:一個衣着破舊但不失為整潔的少年正在從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會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還有一個孩子,看上去僅有3、4歲,正踮着腳扒着窗台使勁從室内向室外觀看……。
題材非常普通,情境極為單純,這是一種清閑、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層平民的孩子們自然、儉樸、淳厚、善良的美好情感。夏爾丹,擅長靜物畫,也擅長風俗畫;并且試圖通過靜物畫來反映城市平民的生活趣味,通過風俗畫來反映城市平民和善、友好、勤勞、儉樸的美好品德。
不相稱的婚禮
5、《不相稱的婚姻》是俄國普基廖夫1862年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收藏于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
畫面以近景特寫人物構圖,集中表現一位風燭殘年的将軍娶一位少女為妻的情節,而這一罪惡的行為恰恰是在莊嚴的教堂中舉行的。19世紀60年代,俄國出現了許多揭露社會黑暗、對被損害與被污辱者表示深切同情的繪畫作品。普基廖夫在該作品上提出了婦女的命運問題,所有人物都畫得很大,有的如真人大小,似乎畫家故意把這幕實情展露在觀者的眼前。畫家揭示了這種病态的婚姻和卑劣的社會交易以及對婦女的摧殘。據說這是畫家自己的親身經曆而創作的。老新郎确有其人,同老頭并排站着的新娘,則是畫家普基廖夫的未婚妻的像。周圍的親友團都被描繪得十分醜陋。畫家至死也沒有忘記這一沉痛的打擊。
呐喊
6、呐喊油畫_愛德華·蒙克作品,蒙克以現實生活為依據,憑借個人的家庭經曆與朋友的遭遇,選擇用象征和隐喻手法,揭示了“世紀末”人的 憂慮與恐懼,這幅《呐喊》便是組畫中最負盛名的代表作。關于這幅作品的創作過程,畫家曾記述道:“一天傍晚, 我和兩個朋友一起散步。太陽下山了,突然間,天空變得血一樣的紅。在灰藍色的峽灣和城市上空,我看到了血紅 的火光。我的朋友走過去了,隻剩下我一個人。我在恐怖中戰栗起來,似乎感到大自然中傳來一聲震撼宇宙的呐喊。 于是我畫了這幅畫,并把雲彩畫得血一樣紅。”此畫描繪一個面容近于骷髅的人物,雙手捂着耳朵,站在一條看不 到頭尾的公路橋上,似乎受到驚吓而大聲狂喊。畫家用近似版畫的方式,把紅、藍、綠、赭等色線,組成流動的河 水與天空的形象。這些線條像浮在油上的色漬,變成蠕動的蛇蟲,給人以強烈的不安感。這種景象隻能在惡夢中看 到,它象征“世紀末”時代人們的彷徨心理。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7、《伏爾加河的纖夫》是列賓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被烈日炙烤的焦黃的河岸上,一隊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纖夫拖着沉重的腳步拉着貨船,在酷日下精疲力竭的向前掙紮。他們中有老有少,個個都衣着破爛、面容憔悴。領頭的是一位胡須斑白的老者,眼睛深陷,堅毅的面孔透出飽經風霜的智慧,但愁苦的表情仍然顯示了他對于艱苦生活的無奈。
最後的晚餐
8、意大利 達芬奇 最後的晚餐 濕壁畫 縱469 ×橫880 厘米 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藏。畫面中心是耶稣,當他得知自己被叛徒出賣的消息後,在這個最後的晚餐上對門徒們說:“你們中間有一個人出賣了我。” 這時周圍的門徒嘩然波動起來:有的驚叫,有的憤慨,有的表白自己……夾雜在人群中的叛徒猶大卻表現出不同的神态與動勢,他捂着錢袋,半傾着身軀,掩飾不住他内心的詭詐。耶稣的神态自若, 更對比出猶大的卑劣品質。畫家十分重視組織畫面的整體結構和透視,經過深思熟慮地推敲,他把一切透視線都集中在耶稣的頭部,其他的人物亦分為幾個組合,互相區别,又相互呼應。
無名女郎
9、《無名女郎》是俄國畫家伊萬·尼古拉耶維奇·克拉姆斯柯依于1883年創作的一幅現實主義肖像畫,是畫布油畫,現收藏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美術博物館。這幅《無名女郎》是一幅性格肖像畫。畫上是一個19世紀後期俄國青年女知識分子的形象:她穿戴着北國冬季上流社會婦女的服飾,坐在華貴的敞篷馬車上,以高做而又自尊的樣子在望着觀衆。
西斯延聖母
10、《西斯廷聖母》(Sistine Madonna)是意大利畫家拉斐爾·桑西于1513年到1514年間為紀念教皇西克斯特二世而重建的羅馬西斯廷教堂内的禮拜堂而創作的一幅油畫,現收藏于德國德累斯頓茨溫格博物館古代藝術大師館。在畫面上方,簾幕展開,聖母抱着小耶稣走來。她的衣着有白、紅、藍三種顔色,分别象征着純潔、愛和真實。在聖母身後,彌漫的藍光構成了深處的背景,裡面是嬰孩的頭像。這是一種喻示:聖母是神的母親,但同時也是人的母親,因為她的兒子耶稣是神子也是人子。《西斯廷聖母》是拉斐爾為西斯廷教堂創作的祭壇畫。
關注“愛尚連環畫”,欣賞更多藝術作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