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1 06:14:44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

點擊上方

藍字

,發現更多精彩。

正如大多數學者所認為的,中國傳統文化就其基本的理論内容來說,是由儒家、道家和佛家三個主要的思想體系組成的。道家是其中重要的一支。道家的基本理論,其核心是道論。何謂“道”?如何得“道”?這是追尋道家思想的人心中永恒的問題。所有的道教場所都挂着“道法自然”四個大字,似乎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早年,牟鐘鑒亦曾總結道家的總體精神特質為“追求返璞歸真,追求脫俗超邁,提倡靜柔之道”,大幾近之。

其實,從思想史的角度來看,道家是一個不容易概括的學派。從一開始,先秦時期就根本就沒有“道家”之名。當時可能有不少有識之士懷有相近或想通的思想,但并沒有人想到要組織起來形成學派。直到西漢司馬談寫《論六家要旨》,才把那些“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的思想總結在一起,都視作“道家”的思想。可見道家學者大概天生有一種散漫的性格。後來,道家思想發展出漢代之黃老道、魏晉之玄學等形态,旨趣也各不相同。其最大的一個發展,是演變為道教。道教作為中國唯一的本土宗教,一直頗受重視,而道教的神靈體系之龐大、複雜,甚至零散,在世界宗教中也是非常獨特的。但即便如此難以概括,也并不妨礙道家與道教對中國人具有持久的吸引力,所謂得意儒家,失意道家,道家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擁有廣闊的天地。

近年來,随着越來越多的出土文獻的發掘和對先秦時期學術體系的重新審視,學者們對道家和道教思想的研究也走向深入和擴展,黃老道家的研究、道家思想的起源研究,等等,都是值得深入探究的思路。另外,同儒家研究一樣,學者們也非常重視從字詞訓诂等方面考察道家與道教思想,這對于理解道家在曆史上的位置,以及進一步趨近道家之“道”,從而豐富中華傳統文化,都大有裨益。

《道德經明意》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2

溫海明 著

ISBN:978-7-5203-4803-4

2022年8月

定價:97.00元

《道德經明意》在通行本的基礎上,結合新出土文獻和最新研究成果,對《道德經》的文本從哲學的角度加以調整和取舍,如從陳鼓應、劉笑敢等對文本的比較出發,取舍那些最為合理的内容,并說明如此取舍的理由。《道德經明意》還說明老子哲學對于中國傳統哲學具有奠基意味,這種奠基意味通過老子“自然之意”哲學與其他哲學面向的關系建構起來。該書從比較哲學的角度,綜合前人的哲學诠釋,認為《道德經》的哲學是“意道自然”,即“自然之意”其實是得道之言,在此基礎上可以對《道德經》做全新的哲學诠釋。

《先秦道家“德”觀念研究》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3

葉樹勳 著

ISBN:978-7-5203-9975-3

2022年05月

定價:228.00元

“德”的重造與“道”的升華是道家哲學突破的兩個基本維度。理解道家哲學時一般聚焦于“道”,“德”的維度還有待進一步關注。本書是對先秦道家“德”觀念的系統論述,通過考察其演變曆程及深層構造,呈現它在道家哲學中的意義和角色。從中可以看到,殷周以降作為政治—宗教觀念的“德”,在老子的改造之下以新的姿态進入道家思想,通過莊子和黃老學派的不同向度的發展,它的義涵越發豐富多樣;“德”在道家思想整體上存在一個底層構造,道與物、道與人、己與他、王與民這四組關系是“德”的基底,它在這些關系中均處于樞紐和關鍵的位置,以四組關系為基礎,道家貢獻出世界觀、心性論、倫理學和政治哲學幾個方面的學說。“德”的開展本質上是道家哲學不斷豐富自身的過程,以此為線索,我們可以重新審視道家哲學的意蘊和性格。在方法上本書嘗試對觀念史研究作新的探索,同時注重語文分析在哲學研究中的運用。

《道家哲學的技術批判視野》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4

鄧聯合 著

ISBN:978-7-5203-9658-5

2022年3月

定價:99.00元

現代技術困境的實質是以自然、自由和人本的喪失為表現的技術造成的人類生存的困境。以“自然”“無為”為根本原則,古老的道家智慧高度警惕人類的技術化生存。本書希望融通道家哲學與現代西方的技術批判思想,借助老子和莊子的思想視域展開對現代技術的批判,在揭顯人類技術生存困境之真相的同時,嘗試着為解決現代技術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提供某些啟示性的方向和思想資源。本書是以古典視域透視現代問題的案例,是古代哲學與現代哲學相結合的研究成果。

《與時俱化:莊子時間觀研究》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5

魏孟飛 著

ISBN:978-7-5203-9319-5

2022年02月

定價:98.00元

本書綜合運用比較哲學和诠釋學的研究方法,在對中西時間觀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重點對《莊子》中蘊含的時間觀進行了文本梳理和哲學分析,是國内首部系統深入研究莊子時間觀的專著。全書以本體界的“原發時間”和現象界的“标度之時”這一時間的二重結構為綱,探讨了莊子時間觀的主要特色、思維方式和經典命題,并從時間觀視角對莊子哲學進行了深入分析。尤其是從生死時間觀、命運時間觀、曆史時間觀三個方面對莊子時間觀所做的生命存在視角的诠釋,以及從本體論和功夫論兩個維度對莊子道論的時間哲學闡發,均頗具理論新意,為莊學研究開辟了新的路徑,對中國哲學、時間觀念史、時間哲學等領域的相關研究都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先秦道家的心論與心術》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6

匡钊 著

ISBN:978-7-5203-8017-1

2021年3月

定價:89.00元

在先秦道家的學術譜系當中,心觀念的地位始終與道、氣等觀念相互糾纏,尤其是有關心氣關系的思想通過稷下黃老學而對諸子産生廣泛的影響。如果将先秦道家思想譜系内有關心觀念本身理論構造的闡發稱之為“心論”,則其基于此種理解之上的圍繞心觀念建立的修養方式則可直接利用原有的術語稱之為“心術”,由這兩個互為表裡的層面出發,大體可見先秦道家心觀念思想的邏輯構造,他們關注人心的根本目的在于精神性的提升與轉化,而前者作為得道的場所,在與諸如魂、魄、精、氣等相關觀念的複雜關系中顯示出了非凡的深度。本書在揭示這種深度的同時,聚焦于修身工夫問題,辨析心與相關諸觀念之結構性關系,最終服務于對哲學之共性而非某種特殊的“中國性”的揭示。

《老子學集刊.第五輯》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7

王中江 主編

ISBN:978-7-5203-8958-7

2021年10月

定價:149.00元

《老子學集刊》由老子學研究會主辦,面向海内外道家、道教研究者,對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老子學、道家、道教展開多方位、多視角的探讨,明道立德,法真貴樸。每年出版一輯,每輯有一主題。《老子學集刊》第五輯,以“道家和道教之‘道’”為主題,對“道”在不同文本、不同語境中的意義衍變及其表現形式、内在關聯、曆史影響等問題進行探讨,共收錄劉笑敢、陳靜、陳霞、丁四新、鄭開、高華平、李若晖、章偉文、王威威、鄧聯合等學者的26篇文章,其中既有對道家早期經典及其思想的深入研究,又有對道家和道教思想史相關問題的讨論,是一部反映學界前沿研究動态的高水平論文集。

《<老子>“德”論》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8

王康甯 著

ISBN:978-7-5203-8593-0

2021年07月

定價:98.00元

“道”被視為《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概念。作為一個圓融、玄妙的形上存在,哲學意義上的“道”,生萬物,生萬物之萬德,是宇宙、自然、人事發展的終極依據和至高法則。古今人們對于“道”的诠釋與解讀,綜合促成了系統性的《老子》“道”論。循着學界普遍認可的“道—德”理路,“德”多被作為“道”的派生物,圍繞“德”而展開的系統研究并不多見。《老子》“德”論,涵蓋道德概念、道德主體、道德層級、道德内容、道德養成方法等範疇,是一個體系化、結構化的整體理論。本書以《老子》文本為主要依據,以道家“道人合一”“道器合一”的思想特點為線索,以多維度關照《老子》文本與其時的社會文化環境為原則,力求通過語義分析、觀點比較、觀念借鑒、論點創新等方式闡釋《老子》“德”論。在此基礎上,分析《老子》“德”論的德育蘊義,為德育理論與實踐提供借鑒。

《近代美學中的<莊子>闡釋與接受》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9

楊豔秋 著

ISBN:978-7-5203-8933-4

2021年08月

定價:98.00元

本書以近代《莊子》研究和闡發實際為基本依據,融合中國古典美學傳承特點與西方現代闡釋學理論,重點考察近代學人在古典美學傳統、啟蒙思想生發、中西學融合等不同學術背景下,評點《莊子》時所作出的義理闡釋、個人著述中對莊子美學思想的論析,以及相關創作實踐,厘清近代《莊子》闡發線索,總結莊子美學闡釋成果,關注莊子美學在中國近代美學研究中的地位與影響,為相關學術研究提供借鑒。

《宋元道教易學初探》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0

章偉文 著

ISBN:978-7-5203-6260-3

2020年5月

定價:129.00元

道教易學的宗旨主要在于彌補道家哲學偏重形而上學的弱點,開辟道教從人事通向天道的實踐之路。與儒家易學偏重政治和社會倫理問題的探讨有所不同,道教易學重在對自然天道及人與自然天道的合一等問題進行研究。宋元時期是道教易學最繁榮和最重要的時期,道教易學與内丹學結合,出現了三種主要的學術形式,其中,丹道易學主要以個體為本位,對天道之理進行切身體悟,以求得個體與天道相通、相融的具體方法和路徑;道教圖書易學主要以易圖的形式對天道之理進行探讨,以為道教内丹修煉提供理論的指導;道教易老學則是對上述這種天人之學的結合,以體用的方式來貫通天與人、道體與器用,溝通形上與形下。上述三種理論形式雖然側重點各不相同,但共同構成以道教内丹修煉為主旨的、完整的、具有時代特征的道教易學思想體系。

《出土文獻與早期道教》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1

姜守誠 著

ISBN:978-7-5161-7775-4

2016年3月

定價:99.00元

早期道教與民間信仰、方術及喪葬禮俗的關係,是一個重要且頗具難度的前沿性課題。本書立足於考古新材料,結合有關傳世文獻,廣泛借鑒前人成果,運用缜密的選輯分析,通過翔實的文獻梳理和考證,就某些重要議題加以論述和概括,提出若幹新見解,豐富和發展了早期道教史的理論建構,對出土文獻研究亦有積極意義。作者以敏銳的問題意識,抓住核心線索,提綢學領,小中見大、以點帶面,系統揭示出早期道教與方術、民俗的互動融合。在研究方法上,本書援入多種手法展開跨學科、立體式的綜合研究,遵循“二重證據法”的原則和精神,注重收集出土文獻及考古實物,深入發掘材料背後蘊含的豐富信息,並將其與傳世文獻進行比對和參證,藉此拓寬了以前比較單一的研究視野,有力佐證了早期道教對世俗社會的深遠影響及其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密切聯繫。

《道經字詞考釋》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2

牛尚鵬 著

ISBN:978-7-5203-0070-4

2017年10月

定價:98.00元

道經是道教的文獻典籍,在漢語詞彙研究中具有重要的語料價值,然而目前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道經中疑難字詞衆多,造成了一定的閲讀障礙。本書以《中華道藏》道法類經書爲範圍,選取了部頭較大、口語性較強的十幾部道經作爲考察的重點,著重從俗字、訓詁、校勘的角度對其中的疑難字詞進行了考釋。所涉字詞或前人未釋,或釋讀有誤,或不爲大型語文工具書所載,或雖載而釋義未盡。本書並對《中華道藏》在轉録影印本《道藏》及敦煌道經過程中因不辨俗字俗詞出現的點校訛誤進行了辨析,在漢語史研究、俗字研究、古籍整理、辭書編纂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老子古今(上、下)》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3

劉笑敢 著

ISBN:7-5004-5605-0

2006年5月

定價:298.00元

本書將《老子》竹簡本、帛書本、傅奕本、河上本、王弼本按八十一章順序逐句對照排列,通過對勘舉要從字詞、句式、韻式、修辭、語意、結構等方面著手分析該書兩千年來的演變,揭示其中版本歧變和文本趨同、古本原貌與理想文本的辯證關系,立前所未立之例,見前所未見之實,不僅對老子研究,而且對于重新認識文獻演變的規律和訓詁校勘的一般原則亦有啓示意義析評引論部分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深入闡發天道、人道、輔萬物之自然、無爲而無不爲等概念和命題的歷史意含與現代形式,對知雄守雌、小國寡民、戰勝舉喪、無事取天下等命題作了新的考辨和詮釋,并對老子思想與馬斯洛、霍布斯、蒂利希、魁奈等人之學説的微妙關系作了新的探索,發前所未發之言,倡前所未倡之旨,所論涉及女性主義、環境保護、宗教信仰、區域衝突、科學與民主等現代議題。本書下冊是五種版本相對照的逐句逐字通檢,頗便研究者使用。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4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5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6

國學經典道家文化(國學研究書單之道家與道教)1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