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着來談道德經,在我看來《道德經》的第十七章,十八章十九章是連在一起的,甚至可以合為一章。第十七章論述了,領袖管理治理天下的四重境界,而第十八章講述的是施道後的各種現象,而第十九章給出了具體的落地方案。當然了第十九章是明天要談的内容,現在我們回歸到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昨天我們已經把第十八章具體的深入的認識了,今天我們在深入。
為什麼越炫耀越缺失,之前有個朋友問我,他說:什麼是善良,什麼是真善良,僞善良,我就跟他講,其實我們不需要去關注善良還是不善良,我們隻需要做到真實就好,我們隻需要時刻的覺察自己。我們的動機是否純良,我們真的是否心腦合一,以及言行一緻。如果我們是一個很率性的人很真實的人,我們自然而然是善良的。如果沒有真實,作為底色,你的善良,是真善良嗎?他自然變得僞善了,一種人前的扮演,變成了一種算計。
所以第十八章講大道廢了才會有仁義,一個家庭提倡要和睦,很顯然他們正在處于不和睦地氛圍之中,包括“孝和慈”也是一樣的,當時“孝”指的是子孫對于長輩的一種态度,而“慈”指的是長輩對晚輩的态度,如果我們家庭中能夠做到自由,相互照顧,相互尊重她本來就已經能夠做到如此和諧,渾然一體了,何來“孝和慈”?
我們就不需要去提這些形容詞,這些高大上的詞彙,隻需要提的時候不是正好說明他很稀缺嗎,所以越炫耀越稀缺。我想起了黃帝内經講述如何保養身體的,一個法門,其實也一樣的是這樣的含義。
中醫養生的理論就一個人。我們現在都知道說了要喝水,一個人當他感覺到渴的時候再去喝水。其實你的身體是很容易變得不健康的很容易出問題的,因為你缺水到感覺到口渴。有一個時間差,那麼在這個時間差的這個範圍内。你的細胞已經死去了,你的機能已經受到一定的損害了,那麼怎樣養生呢?就在你還沒有感覺到渴的時候你就去适當的喝一點水,同樣的在你生病的時候那渴望健康了,如何才能一直保持健康,在你身體沒有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在你沒有生病的時候,你平時就注重鍛煉身體,放松自己,注意睡眠,你就會一直健康。
可想而知,天道、人道以及我們的身體知道。都是遵循一樣的規律,不要等到他出問題的時候再去提倡,再去重視我們要在他很小的時候還沒發生的時候就重視他,對它有足夠的敬畏之心,一家公司老闆喜歡什麼,員工一定會跟着喜歡什麼,有的公司很奇怪,老闆天天在外打牌,去泡夜總會,他希望他的員工很敬業,怎麼可能呢,員工要想很敬業,首先老闆必須比員工狀态還要好,你不一定天天呆在公司,但是你的能量要足夠的正的,你的狀态要足夠的好,你的眼光裡面像馬雲一樣雙眼冒着星光,都是希望之光,所以整個阿裡巴巴數萬名員工,都感受到了對未來,無比的希望和信心,我們有些人總是去喊些口号,比如貼在牆上。“什麼過去不等于未來,一定能成功”等等之類的。當我們喊這些口号的時候正好說明,你内心是很不成功的事,很匮乏的。包括我們經常用一些數字去激勵大家,我要賺錢。其實當你肯渴望要賺多少錢的時候不是正好說明你此刻沒有錢嗎,不是正好說明,你的内心貧窮的很,因此卓越的公司,每天研究如何把事情做好,把公司經營好。
其他各方面也是一樣的,你對孩子需要談你愛不愛他嗎,你對員工總是去談愛,正好說明你是個沒有愛的人。你甚至是一個僞君子,那麼真正的高手,真正有格局的人,他都根本就不會提這個事,王衛格局怎麼樣啊,那是排名前二十名的公司順豐董事長。今年是火了,就是快遞小哥打架事情。王衛那火了,你敢動我的人,我董事長不幹我要跟你拼。在這件事之前沒幾個人知道王衛的名字,可真可謂是沖冠一怒為小哥。王衛他因為内心是富足的,所以他不需要炫耀他是一個多麼厲害的人,因為她認為這些是很正常的事。
王衛清楚的知道,他不需要通過老闆這個身份來證明自己的高貴。我記得王衛講過這樣的話,是後來流傳出來的,王衛認為他跟所有的快遞員都是平等的,他隻是搭建了一個平台,順豐所有的快遞員你們自己配車,然後你們跟我是合作關系,那賺的錢我們怎麼分配而已,正是因為這樣所以從上到下所有的順豐人員都有主人翁的感覺,都有歸屬感,你說順豐這家公司能不做大嗎。回歸到我們家庭教育當中。
有的父母他老跟小孩說,讀書是件很快樂的事,很幸福的事,比吃零食玩遊戲還要幸福。可是你自己天天是在玩遊戲玩手機,打麻将,你天天去買零食吃,小孩也很聰明的,你如此言行一緻,他是很快就知道他瞬間就知道你是在蒙我吧,你這不擺明的蒙我,你說讀書是開心快樂,你買了幾本書啊,你看過幾本書啊,你天天還在玩遊戲打麻将了,你也在買什麼好吃的啦,簡直是虛僞至極,因此我甚至建議一些家長,在你自己還沒有做到,孝順父母之前,甚至連弟子規都不要去讀,你讀弟子規你又沒做到,你孩子覺得原來弟子規是說說看的原來弟子規是叫我們去懂道理的,然後原來我們可以言行不一緻的,你說你這不是在毒害孩子嗎。
包括我們平時生活中很多人總是去談所謂的面子,真正有面子的人。他需要去争面子嗎,總是談面子的恰恰說明。他的内心是不自信的,甚至是自卑的,這種人本身就沒有面子。
總結回歸到我們家庭教育小孩。我們要讓我們的小孩從小有配得感,不會有這種稀缺感,不會去得瑟去炫耀。那麼我們要給他灌輸從小,生命是豐盛的,不會讓他從小有缺愛的感覺,缺錢的感覺,貧窮的感覺,當然讓他從小不缺愛不缺錢,并不意味着我們要讓他亂花錢也并不意味着我們要寵愛溺愛他關于這個理論,我們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面會好好的論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