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喜溫和濕潤的氣候條件,所以播種以春播和秋播為主。春播根據各地的氣候條件,一般多在3~4月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進行,6~7月定植;秋播在9~10月進行,冬季氣候溫和的地方秋播可适當推後,到次年3~4月定植。
2.土壤選擇韭菜對土壤的适應能力較強,由于韭菜是一次播種,多年生長,以後不再翻耕,為了高産、豐産,栽培地應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
韭菜--般多用種子繁殖,也可進行分株繁殖。采用分株繁殖當年或第二年并可達到一定産量,但植株的苗體老化,生活力相對較弱,生長壽命短,而且不易得到大量的繁殖植株。種子繁殖可以直播,但苗期管理不便,病蟲危害嚴重,所以韭菜一般多 采用育苗移栽,苗期便于集中管理,培育壯苗,定植時可選擇純度較高質量較好的幼苗,同時因占地面積小,還可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品種的選擇上,根據栽培地的環境氣候條件和需要生産的産品而定。育苗地應選擇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前茬最好不是百合科蔬菜的地塊。播種前對土壤進行深翻晾曬,每667平方米施人4000 ~ 5000千克腐熟農家肥、40千克複合肥作基肥,充分混勻、耙細、整平,作低畦或平畦,畦寬1~1.2米。
選用前一年或當年采收的新鮮種子進行育苗,種子可用40C溫水浸種12小時,除去秕籽和雜質,将種子上的粘液洗淨後催芽。浸好的種子用濕布包好放在16 ~ 209C的條件下進行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I~2次,60%以上的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般每平方米播種量為5 ~7克左右,每667平方米用種量為500克左右。韭菜宜用落水播種,即播種前把畦面灌足底水,使水滲人土層20厘米以上,将已催芽的種子混2 ~3倍的砂子均勻撒種,覆蓋糞土1.5厘米左右,防止土壤闆結,播種後覆蓋薄膜或稻草保濕。
4.苗期管理出苗前要保持土壤疏松、濕潤,保證出苗整齊,當70%幼苗出土時撤除苗床上的覆蓋物,苗期要适時澆水,保持苗床土見幹見濕為宜,及時間除雜草和播種過密處的弱苗,避免幼苗過密徒長成細弱苗。結合澆水進行追肥,一般3 ~4片葉時,每667平方米用尿素8千克,追提苗肥一次,5~6片葉時再追一一次。當苗高15厘米以上,即可準備定植。
苗期在100~120天後,幼苗有7 ~9片葉,株高到18 ~20厘米時進行定植。如是秋季播種,則要以幼苗越冬,來年清明前後定植。栽培地應選擇土壤肥沃的砂壤土或壤土,韭菜栽培的特點是一-次定植後,多年不再翻耕,因而在定植前要對土壤進行一-次深耕晾曬,每667平方米施人5000~6500千克腐熟農家肥、40千克複合肥作基肥,充分混勻、耙細、整平以利根系的發育。為采收不同的産品,種植的密度有所不.同。在冬季如要進行軟化栽培,一般以1.3米作畦,種植2行,行距30 ~40厘米,條栽或穴栽(穴距15 ~20厘米,每穴定植20~30株),或1米作畦,種植1行;專門采收青韭的,行距可以适當密些,一般可以2.0~2.5米作畦,定植的行距一般20厘米左右,條栽或穴栽(穴距10厘米左右,每穴栽苗8~10株)。
每叢株數過多,栽後第一、二年的産量可能高些,但影響分蘖,容易衰老。定植時要選擇雨天或陰天下午進行,錯開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韭菜起苗前--天,澆透水一次,便于起苗。苗起出後,剪去須根先端,留2~3厘米,以促新根發育,再将葉子剪去一段(葉長的1/2 ~2/3),以減少葉面蒸發,維持根系吸收和葉面蒸發的平衡。栽植深度以葉鞘露出地面2~3厘米為宜,定植完後,随即澆足定根水,促進根系恢複生長。
定植後3天連澆兩次水,保持土壤半幹半濕狀态,進入雨季應及時排澇。在定植後的當年,管理工作以施肥為主,施肥要根據長勢、天氣、土壤幹濕度情況,采取輕施勤施的原則,一般結合澆水進行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10~20千克,或腐熟農家肥500~800千克兌成15%~20%的清糞淋施。秋末至嚴寒以前,葉生長迅速,分蘖力也較強,應重施追肥,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0~30千克、複合肥30~40千克撒施,或腐熟農家肥800~1000千克,兌成30~50%糞水淋施,滿足生長及分蘖的需求,以促進生長,當年不收割青韭,使更多的營養物質運轉到地下的根狀莖中,積累起來,為來年春季的萌芽、生長提供養分。
第2~3年以後,每年可進行多次收割,主要管理工作是每次收割後的重施追肥,以促進葉的生長和分蘖,一般以腐熟農家肥為主,适當配合化學肥料。每次收割後,要培育一段時間,讓葉片恢複生長,促進地下根莖營養的積累,保持植株旺盛的生長勢,防止衰老。經過多年的生長、分蘖、跳根,支柱相互擁擠,分蘖細小,産量下降.栽培上應随時清除老根、老葉、病葉,并集中到田外處理,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有.利于通風透光;發現跳根現象,應及時進行培土、培肥,延緩衰老。
在韭菜生長期間,氣候溫和雨水多時,雜草易發生,須進行中耕除草,鋤松表土,提高土溫,以利于養根發棵。中耕除草應做到勤耕淺耕,如果雜草生長過旺時再進行中耕除草.容易傷及韭菜植株,翻耕過深容易傷及根系。一般多與追肥、培土,清除老根、老葉同時進行,既有利于雜草的清除,又有利于植株對養分的吸收,如果田間雜草過多,還要在兩次收割的中間時期再進行一次。
7.早熟與軟化栽培韭菜可促成栽培,在冬季及早春的淡季供應上市。原理是通過提高氣溫及土溫,促進生長,提早成熟。方法有蓋韭栽培、囤韭栽培等。所謂蓋韭就是在植株上加蓋覆蓋物,提高溫度,促進生長,進行軟化;所謂“囤韭”就是把韭菜在入冬前連根掘起,移到溫暖的地方,利用其根狀莖的營養物質,生長韭葉。
韭菜軟化栽培的原理是通過各種覆蓋物,如草棚、培土、蓋瓦筒或黑色塑料薄膜等,使新生的葉子不見陽光,形不成葉綠素,因而新生出來的葉鞘及葉片均為黃白色或淡黃色,葉肉組織中的纖維化程度亦大為減弱,俗稱“韭黃”。軟化時間,一般夏季為7~8天,冬季為10~12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