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甯芝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核工業四一六醫院的醫護人員放棄休假,堅守工作崗位,踐行着醫者初心,他們奮力抗擊疫情的身影也深深留在了孩子心中。孩子們用畫記錄了自己眼中的父母。
作品一:《消滅病毒》
作者:鄭婉小丁,4歲,檢驗科鄭飛之女。
簡介:乙亥末年逢大疫,染者上萬逝千餘。萬人空巷猶不在,民悲國哀華夏泣。庚子正月公文出,醫者集結舉國呼。今夕逆行馳援鄂,三春歸來聽我歌。
作品二:《七步洗手法》
作者:楊星月,10歲,急診科劉舒、普外科楊波之女。
簡介:我的爸爸媽媽都是核工業四一六醫院的醫生,以前他們教我用“七步洗手法”清洗雙手,但我總是嫌麻煩。這次新冠疫情,讓我有了徹底的轉變,每天回家主動洗手,生怕自己生病了。說真的,使用“七步洗手法”清洗的雙手,可比平時幹淨得多。預防疾病從我做起,從洗手做起,讓我們一起來洗手吧!
作品三:《抗擊新冠小報》
作者:王佳語,9歲,腫瘤血液科吳小林之女。
簡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定義、病因和傳播途徑,以及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小報。
作品四:《抗疫英雄》
作者:王瀾靜,8歲,心内科黃琦之女。
簡介:看到電視裡播放的抗疫故事,聽着堅信愛會赢的歌曲,深受感動。父母都是醫護人員,耳濡目染,于是創作了這副作品。勵志長大後成為一名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
當得知媽媽的同事赴武漢前線支援,深受感動,所以用畫來給叔叔阿姨姐姐們打氣。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一個ok的手勢,代表所有人的心聲,預示着我們終将戰勝困難,迎來美好生活。
作品五:《記憶中的的印痕》
作者:餘淩菲,10歲,采購中心餘強之女。
簡介:疫情發生以來,每天都很關注動态。在電視上看到馳援武漢的四萬多的醫護人員,有很多都被口罩勒起了紅印或是潰爛,讓我心疼不已!因為我的媽媽就是急診科護士,非常的辛苦。這幅畫,我想獻給所有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她們帶着傷痕的臉,是這個春天神州大地上最美的顔!
作品六:《那片白桦林》
作者:張天佑,3歲,康複醫學科陳樂為之子。
簡介:白桦的花語是生與死的考驗。2020年的春節,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媽媽說她的單位,有很多叔叔阿姨到了疫情最嚴重的武漢,接受生和死的考驗。我們會像白桦林一樣,等着他們平安的歸來。
作品七:《彩色藥丸》
作者:張天佐,3歲,康複醫學科陳樂為之子。
簡介:我的媽媽是一名兒童康複醫生,她每天都要治療很多生病的孩子,我希望有一種五顔六色的像糖一樣甜的藥,能讓媽媽的小病人很快的好起來,不用再每天接受痛苦的治療,能和我們一樣享受快樂的童年。
作品八:《抗擊新冠》
作者:鄧茹月,11歲,耳鼻喉科蔣豔之女。
簡介:2020年新春伊始,全國遭受了新冠肺炎的肆虐,全國醫護人員都在與新冠病毒做鬥争。媽媽所在的單位也派出了援鄂醫療隊馳援武漢!你們是最美逆行者!希望這些抗疫英雄早日結束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凱旋歸來!感恩有你們守護大家的健康!
作品九:《媽媽去上班》
作者:唐清妍,5歲,康複科顔梅之女。
簡介:媽媽每天都在上班,真希望她天天都陪着我,但是病人需要媽媽的幫助。我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媽媽下班回家抱抱我!
作品十:《孩子眼中的我》
作者:趙俊堯,5歲,急診科熊麗麗之子。
簡介:我的媽媽是急診科的一名護士,她總是忙忙碌碌,為那些病痛的患者帶去心理安慰,為他們做各種各樣的治療。希望“新冠戰役”能早日勝利,讓辛勤的醫護叔叔阿姨不再忙碌!
作品十一:《救死扶傷的聖地》
作者:劉青青,3歲,心血管内科陳美玲之女。
簡介:您把愛的情懷注入生命,用愛的付出換取他人的健康幸福,用愛的熱忱歡樂世間萬千人家,用愛的堅韌撐起患者心中的一方晴空,您就是上天派往人間的愛的天使。願日夜辛苦勞作的醫護人員們幸福一生。
作品十二:《醫二代日常》
作者:李玥霓,眼科黃麗娟、放射科李虹成之女。
簡介:六一兒童節,本來是兒童心目中可以與春天媲美的節日,但是醫生們的孩子并不是那麼期待過兒童節。六一兒童節放假一天,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媽媽陪伴,可我們作為醫二代家庭的孩子,隻能在家中渡過或是在醫院的值班室渡過。
作品十三:《站在爸爸身後看手術》
作者:曾子洵,7歲,骨科曾文之女。
簡介:爸爸經常很晚回家,問他是不是在做手術,他說對啊。我問做手術是什麼樣的?他就發了一張照片,我說我想看,但是又不能進手術室,我就隻能把自己也畫上去,站在爸爸身後看着他做手術。
(作品排名不分先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