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又稱《老子》,是我國道家最重要的經典。春秋末期,老聃所著。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之師,傳說中的太上老君。楚國苦縣人(今河南鹿邑縣)
曾經是周王室管理藏書的官吏。在當時老子是德高望重的智者,學識舉世聞名。孔子就曾向他請教關于"禮"的問題,并稱他為"龍"。由于周王朝的衰敗和内亂,老子棄官歸隐,坐青牛而去。行至函谷關應官令伊喜的請求,著《道德經》與世。
《道德經》全書僅5000于字,共九九八十一章,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為《德經》,下篇為《道經》,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合稱《道德經》。
全書言簡意赅,但内容博大精深,恐怕沒有幾本書能與之相比。老子已其獨有的視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萬物的本源,人生的意義,國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學和政治問題。并提出了"道" "無為" "自然"等著名的哲學概念,成為中國哲學的基石之作。
在後面的作品中我會詳細解讀每一章節,和諸條友共同學習這晦澀而博學的中華經典國學,共同傳承和弘揚先賢遺留下來的寶貴精神财富。
#我要上條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