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燈下閑讀紅袖添香全文

燈下閑讀紅袖添香全文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26 12:43:45

焚香讀書是古人頗為雅緻的一件事情,在書房之中,燃一爐香,一則以提神醒腦,二則使人心氣平和,恭言謹行。李清照《醉花陰》中有“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的句子,“瑞腦”是一種香料,“金獸”便是獸形的銅爐。

燈下閑讀紅袖添香全文(紅袖添香夜讀書)1

古人焚香大多并非如我們今天所見,在香爐裡插幾根線香點燃,而多是将香料置于爐中慢慢焙烤,使香氣緩慢揮發。一般的是要用一個矮幾或桌置爐于上,着不多與人膝平。先将特制的小塊木炭燒透,放入香爐中,然後用細香灰覆于其上,在香灰中戳一些孔,再放上瓷片、銀葉、金錢、或雲母片用作“ 隔火”,将香丸、香球或香餅等置于“隔火”之上,借炭火之溫焙烤香料,緩緩将香氣散發。香不能真正地燃起來,否則香煙過烈,不僅香料頃刻燃盡,而且由于香氣過濃,讓人有躁動不安之感。所以,焚香時要時時看護,不時地以手試火,若是香燃得過快,香氣過濃,則要于“隔火”下再覆一些香灰;若是香燃盡了,便要及時添香,所謂“幾度試香纖手暖,一回嘗酒绛唇光”(和凝《山花子》),便是此事一寫照。添香時要以食指與拇指輕輕撚一粒如梧桐子或彈丸、雞頭米大小的香丸,點入香爐,動作輕巧雅緻。古時的香爐多是有镂空的蓋子的,香煙從镂孔裡輕輕袅袅地飄出來,慢慢溢滿整個書房,更加是一種意境。

燈下閑讀紅袖添香全文(紅袖添香夜讀書)2

李漁認為焚香是雅緻活兒,須是主人親自為之方可,“此非僮仆之事,皆必主人自為之。”但也并不是說别人不能做,如果是有一紅顔知己,于案塌之側,夜半焚香,那自是妙不可言,正是“修蛾慢斂,不語檀心一點,小山妝。蟬鬓低含綠,羅衣淡拂黃。悶來深院裡,閑步落花傍。纖手輕輕整,玉爐香。”(毛熙震《女冠子》)說到此處,還是那個千載不變的關于才子佳人的話題,才子佳人在一起最浪漫溫馨的意境莫過于“紅袖添香夜讀書”了。

“紅袖”本指女子紅色衣袖,南朝齊代王儉詩《白紵辭》有“情發金石媚笙黃,羅襪徐轉紅袖揚”的句子,唐代詩人杜牧《書情》詩裡說“摘蓮紅袖濕,窺渌翠蛾颦”,都是這個意思。後來,“紅袖”成為古代對女子的代稱,當然主要指美女,唐代文學家元稹《遭風》詩中說“喚上驿亭還酩酊,兩行紅袖拂尊罍”,元代散曲家關漢卿《金線池》楔子中說“華省芳筵不待終,忙攜紅袖去匆匆”,清代詩人孫枝蔚《記夢》詩中則有“頭上黃金雙得勝,眼前紅袖百殷懃”的句子。

燈下閑讀紅袖添香全文(紅袖添香夜讀書)3

後來“紅袖”用來借指年輕貌美的女子,清代女詩人席佩蘭在《壽簡齋先生》詩中說:“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伴讀書”,“紅袖添香夜讀書”的說法概源于此。清代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中有“從此綠鬓視草,紅袖添香,眷屬疑仙,文章華國”的句子。另有對聯說:“碧紗待月春調瑟,紅袖添香夜讀書”,“對月把酒時看劍,紅袖添香夜讀書”。經籍在手,佳人在側,讀書焚香本已就是古人雅緻的事情了,而再有兩抹紅袖,纖纖玉手,輕啟爐蓋,小心續香,讀書讀到這份兒上,那可真是美哉美哉了。不論是焚香還是紅袖,在現在看來表現的都是一種文化,一種意境。不過,有美女在側添香奉茶,是不是真能讀書讀得下去,可就不得而知了,若能讀得下去,實在要佩服古人的定力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