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扶貧文化行歡樂送基層

扶貧文化行歡樂送基層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7 21:59:12

中新網成都12月25日電(單鵬)“沒有改革開放的東風,我不可能從一個農村娃變成企業家。”近日,四川省商會副會長、成都阿壩州商會會長李進接受采訪時感慨道,他事業的成功歸功于黨給涉藏地區發展帶來的紅利,“如果沒有國家對涉藏地區發展建設的巨大投入,沒有千千萬萬共産黨員為這片土地的拼搏奮鬥,我就不可能走出大山。”

1970年,李進出生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藏名為仁青郎甲。李進年少時家境貧寒,貧困的生活激發起他的奮鬥之志。上世紀80年代末,他投身木材運輸行業,穩紮穩打,站穩腳跟後,又轉戰文化、旅遊、水電開發等領域,現為四川省理縣蘆杆橋水電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目前,李進擔任四川省商會副會長、四川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阿壩州工商聯兼職副主席、成都阿壩州商會會長等職,獲得“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中國好人”等多項榮譽。

事業取得成功的李進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有着深刻理解。“正因為國家實施改革開放,抓經濟建設,才出現了第一批民營企業家。”李進說,企業家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回饋社會、履行社會責任,“如果僅僅是從事非公有制經濟,僅僅為了獲取利潤,那還稱不上一個企業家。”

扶貧文化行歡樂送基層(雪域高原的扶貧團長)1

四川省商會副會長、成都阿壩州商會會長李進。 張銳峰 攝

2008年,是李進人生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李進意識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事遠比掙錢重要。地震發生後,一個名叫“唐古拉風”的藝術團引起了李進的關注。這個成立于2001年的藝術團以藏族、羌族、彜族、回族、蒙古族成員為主,一直緻力于民族文化事業的傳承和發展,特别是藏族傳統音樂的挖掘、創新和推廣。以往,去青海、甘肅等地旅遊景區演出,是藝術團成員養家糊口的重要途徑,但地震導緻震區旅遊業近乎癱瘓,藝術團發展陷入困境,成員開始各尋出路。

2009年,李進出資600萬元重組藝術團,并帶團開始了首次公益慰問演出。25天内,藝術團先後前往汶川、北川、都江堰等10個地震重災區慰問,演出的成功讓他堅定了走下去的決心。此後,每年“六一”、重陽、春節等節日,藝術團都會前往四川全省各地特别是甘孜、阿壩、涼山等民族地區開展免費慰問演出。此外,玉樹地震、雅安地震、茂縣山體滑坡、九寨溝地震、金川特大泥石流等受災地區,也都能看到李進和藝術團的身影。

“我們編排過一個小品,講的是一個軍人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失去了生命,但他的妻子不知道丈夫已經去世,還在等他回家的故事。這個節目在很多地方都上演過,前來觀看的父老鄉親都被感動,流下熱淚。”李進說。

由于藝術團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李進每年都自掏腰包加以補貼。李進還注重從貧困群體中發掘能歌善舞的“好苗子”。團裡包吃包住,人均每月能領到近4000元工資。經過幾年專業培養,不少演員“畢業”後出去“單飛”,達到了“一人參演,全家穩定脫貧”的目标。除了赈災義演,李進還累計出資1000餘萬元,帶領藝術團開展精準扶貧公益演出和文化服務活動,累計演出360餘場次。因此,李進也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雪域高原的“扶貧團長”。

扶貧文化行歡樂送基層(雪域高原的扶貧團長)2

李進(右)下鄉扶貧。 受訪者 供圖

藝術團的節目大多源于生活,生動易懂,備受涉藏地區民衆喜愛。“村民知道我們要過去,一大早就在廣場等。”李進說,10餘年來,他看到民族地區一幢幢高樓拔地而起,寬廣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更看到了鄉親們在黨的領導下為擺脫貧困、奔向小康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送文藝下鄉,通過文藝節目浸潤心田,從而潛移默化地‘扶志’,是精準扶貧的一把‘金鑰匙’。”李進表示。唐古拉風藝術團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讓涉藏地區的民衆通過小品或歌舞的形式,“讀懂”黨的政策,“比如十九大報告,很多涉藏地區的老百姓看不懂,但如果用小品或歌舞等形式,來解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内涵,就通俗易懂。”

近年來,唐古拉風藝術團還圍繞精準脫貧等主題創作出不少優秀作品。其中,根據一名勤勉的駐村幹部與村裡一個懶漢之間發生故事編排的小品,以一種幽默诙諧的方式,教育在脫貧路上“拖後腿”的人,受到鄉親們的一緻好評。

“一個時期有一個時期的‘長征’,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現在鄉村振興的号角已經吹響,今後我們會從鄉村振興角度出發,多下一些功夫,創作出更多的優質作品奉獻給父老鄉親。”李進說。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