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煲作為日常使用頻率非常高的産品,内膽是其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能不能煮出來一鍋香濃美味的米飯,與内膽有着直接的密不可分的關系,不過,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産品,各種各樣的内膽組成,你真的知道該如何選購嗎?
不要擔心,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普及下電飯煲内膽的一些相關知識,讓你在選購電飯煲的時候所向披靡!
電飯煲内膽材料
目前市場上電飯煲内膽的材料主要有:鋁、不鏽鋼、複合多層材料以及陶瓷(紫砂),那麼這幾種材料又有哪些不同呢?
鋁質内膽:
鋁導熱均勻,成型容易,比較美觀,可以其他金屬或合金多種複合。是中檔鍋具的主力材料。但鋁質内膽不能夠直接與食物接觸,必須要進行表面的保護處理。
制作内膽的鋁質闆材多為3003鋁闆,普通3L、4L規格的電飯煲内膽,多用厚度1.5-1.6mm的闆材,5L、6L的鍋多用1.8-2.2mm闆材。
鋁質内膽的制造中常用到變薄拉伸技術,這種技術能夠使鍋沿和鍋底保持必要的厚度,在節省材料的前提下,内膽看起來顯得更厚一些。
不鏽鋼内膽:
最好的不鏽鋼内膽質是選用304闆材加工制成,304不鏽鋼具有優良的不鏽耐腐蝕性能和較好的抗晶間腐蝕性能。一般4L的内膽采用0.5左右的闆材,5L、6L内膽采用0.8左右的闆材。稍差一級不鏽鋼内膽會選用202闆材加工,202闆材的防鏽能力比304闆材就要略差一點。更為低端一些的不鏽鋼内膽用201闆材來制作。由于目前國内能采購到的201不鏽鋼其有害金屬的溶出量一般很難符合國家關于不鏽鋼食具容器衛生标準,因此售價非常低的不鏽鋼内膽的電飯煲一定要慎選。
不鏽鋼内膽不需要進行表面處理,可直接使用。但不鏽鋼的表面不粘性較差,尤其是煮飯時易粘鍋。
複合多層材料内膽
複合多層材料内膽是由多種材料加工而成,基本上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外鋁内鋼兩層(“鋼”指不鏽鋼)複合闆内膽,它的内表面為不鏽鋼,既滿足了内表面是不鏽鋼的要求,又利用鋁的整體均熱作用改善了不鏽鋼的導熱性能。
外鋼内鋁兩層複合内膽,内膽内壁為鋁質外層為不鏽鋼,内層鋁的表面不能直接接觸食物,需要進行表現保護處理,以保證食品衛生和改善不粘性。
鋼鋁鋼三層複合内膽,内外看到的都是不鏽鋼,中間是鋁夾層,因内膽内壁為不鏽鋼材質,因此内膽表面不需再做保護處理。層純銅以進—步改善導熱性能的内膽。也有在複合多層材料中加入空心層使得IH方式對内層加熱時,減少熱量向外部的散失,節約能源,但感應層必須在空心層内面。另外還可以在外部塗層中施以玻璃微球或陶瓷微球塗料進行隔熱處理,以減少熱量向外部的散失,節約能源。但此種複合多層材質的的内膽基本都在高端産品中使用,産品售價基本都在幹元以上。
陶瓷(紫砂)内膽
紫砂隸屬陶器,是一種安全的無機材料。紫眇制成的内膽,富含天然鐵制和有益人體健康的鋅、鈣等多種微量元素,烹煮食物口感好,且表面超硬耐磨,耐酸堿和腐蝕性強,保溫性能好等。
電飯煲内膽選購标準
但是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商家給我的信息可沒有這麼簡單,有各種各樣的名詞能讓你繞暈,什麼陶晶内膽、太空黑晶内膽、黑晶聚能厚、納米黑晶内膽、瓷晶内膽、黃晶内膽、硬氧内膽、黑鑽内膽、不鏽鋼内膽等等,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主要是因為企業都會對内膽進行加工,理想的電飯煲内膽應該具備以下特點:導熱快、導熱均勻、耐磨損、易清潔。自然界中熱傳遞分為熱傳導、熱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米粒在内鍋中的受熱主要來源于水的熱對流和金屬内鍋的熱輻射,而不同材料内膽的熱輻射能力是有差異的。所以各大廠商在内膽材質、工藝和技術上大做文章,有的用純鐵純銅加強導熱性,有的使用炭或陶瓷塗層加強熱輻射能力,有的甚至使用白金、鑽石等導熱極佳的材料做塗層。
好内膽的标準:
内膽與食物直接接觸決定了它首先必須保證所用材質是環保健康的,對人體無害的。
内膽在使用過程中必須具有良好的不粘性。良好的不粘性能夠保證我們在日常使用中更加的方便。
内膽應該是耐用的,電飯煲是經常性使用的電器,内膽必須要具備良好的使用壽命才可以。
内膽優劣的判别
對于内膽的優劣作為消費者很難追溯到他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藝階段,也不可能帶着檢測儀器到現場去檢測,因此隻能通過一些外在的感觀來進行識别。
看厚度:不管什麼材質,太薄很容易變形,造成受熱不均勻,影響使用效果。
看重量:同樣容積的同樣材質的内膽,越重質量相對會更好一些。
看色澤:無論是平面還是蜂窩内膽,内膽表面都應該是塗層色澤均勻且光滑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