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文言文集合
三、《兩小兒辯日 》(列子·湯問)
【原文】
東遊,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日:“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yu),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ca ng)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
【注釋】
(1) 遊:遊學、遊曆
(2) 辯鬥:辯論,争論
(3) 故:原因,緣故。
(4)以為
(5)去:離
(6)日中:中午
(7)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8)及到了。
(9) 則:就。
(10) 盤孟:過去吃飯的碗,盤子。盤:圓的盤子,孟;一種裝酒食的敞口器具。
(11)為:是。
(12) 滄滄涼涼:清涼面略帶來意。
(13)探湯:把手伸到熱水裡去,意思是天氣很熱。
(14)決裁決,判斷。
(15) 熟:誰,哪個。
(16) 汝:你。
【釋文】
孔子到東方遊學,途中遇見兩個小孩兒在争解,伊問他們争辯的原因。有一個小孩兒說:"我認為太陽剛升起來時離人近,而到中午時離人遠。"另一個小孩兒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到中午時離人近。有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升起時大得像一個車蓋,到了中午時小得像一個盤盂,這不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另一個小孩兒說"太陽剛出來時清涼而略帶寒意,到了中午時就像把手伸進熱水裡一樣熱,這不是近熱遠涼的道理嗎?”孔子聽了不能判定他們誰對誰錯,兩個小孩笑着說"誰說你知識淵博呢?"
【中心思想】
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二、要學習古人為認識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及孔子謙虛謹慎,事實就是的科學道理,明白了學無止境的道理。
三、片面地看待問題,是得不出結論的,也告訴我們要用全面的眼光來看待事物。
【辯日啟示】
宇宙無限大,知識無限多,學無止境。即使是博學多聞的孔子也會有所不知。我們要不斷學習。
·認識自然,探求客觀事理,要敢于獨立思考,大膽質疑。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要強不知以為知”。
·認識事物從不同角度出發考虛,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知識是不分年齡,不分界限的。
我們在平常閘明自己道理時也該像兩小兒一樣有根有據,用道理說明問題
【科學解釋】原因根據不同感覺來說明地面距離太陽的遠近,并不正确。
《兩小兒辯日》裡的一個小孩說因為早晨太陽冷,中午的熱所以早上遠中午近。外一個說早上的太陽大,中午小,所以早上的近中午的遠。而且事實的觀察的确如此,那麼如何解釋?到底又是怎麼回事?
一種觀點是:早上地球表面有雲氣,透過雲氣來看太陽,就顯得太陽大。中午雲氣消散。就顯得太陽小,其實太陽的大小并沒有變。
另一種觀點是太陽高度不同,大氣折射率不同,早上太陽高度角低,折射率大,所以太陽看起來大。
還有,中午較早晨時熱,是不是因為中午時太陽離我們較早晨時離我們近呢?也不是。那又是因為什麼呢?
中午時較早晨熱、是因為中午時太陽光是直射在地面上,而早晨太陽光是斜射在地面上。可以看出太陽光直射時,地面和空氣在相同的時間裡相等的面積内接受太陽的輻射執較早晨太陽光斜射時名,因而受熱最強。所以中午較早晨時熱。
而實際上,天氣的冷熱主要決定于空氣溫度的高低。影響空氣溫度的主要因索,是由太陽的輻射強度所決定的,但太陽光執并不是直接伸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因為空氣直接吸收陽光的熱能隻是太陽輻射總熱能的一小部分,其中大部分被地面吸收了。地面吸收了太陽輻射熱後,再通過輻射、對流等傳熱方式向上傳導給空氣,這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總之,每天中午較熱,早晨較冷,并非太陽離我們地面有遠有近之故。
【作者介紹】
本文選自《列子·湯問》
《列子》相傳是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所著。禦寇是戰國時期道教代表人物之一。
《列子》本來是列子(戰國初期鄭國人列禦寇)、列子弟子、列子後學著作的彙編,約在戰國後期成書。
人物孔子:謙虛謹慎,實事求是。
兩小脫明可愛,姜于動腦,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大膽質疑,還敢幹争辯。
【人物介紹】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人,漢族。生于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後葬于曲皇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