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宋明為什麼吃敗仗

宋明為什麼吃敗仗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21:28:14

各位手機邊的衣食父母大家好!點關注不迷路!我是小今,一個喜歡讀雜書,不懂裝懂的小機靈鬼兒。

今天翻閑書的時候注意到了兩次禮儀之争,一次發生在北宋仁宗(範仲淹就是這時寫了《嶽陽樓記》)去世之後,另一次發生在明朝明武宗(在皇宮裡設置“豹房”動物園的那位)去世。

這兩次大禮儀之争有一個共同的開端,那就是這兩位帝王到死都沒有兒子可以繼承皇位。沒有兒子對于平民百姓來說沒什麼大不了,但是對于皇家就要了命了,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大家拼了命都要争取生孩子。

這兩次大禮儀之争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新皇帝的爹到底應該是誰?是剛剛去世但并沒有血緣關系的老皇帝?還是新皇帝的親生父親?如果新皇帝認有血緣關系的親生父親,那他還有資格繼承皇位嘛?如果新皇帝認沒有血緣關系的老皇帝作父親,那這皇帝做的也太憋屈了,為了個好工作,爹都搞沒了。

這兩次大禮儀之争有一個共同的結局,他們都成為了本朝的黨争的開端,黨同伐異從此開始一發不可收。黨争開啟之前,大家同朝為臣,雖然政見時有不同,大家各抒己見,等黨争開啟就上升到了道德的高度,站在道德的制高點開始攻擊對方。

我們一起回顧一下這段曆史。宋仁宗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這麼說可能比較陌生,有個故事一說大家就清楚了,宋仁宗就是狸貓換太子(故事真假我們以後再表)這個故事的主角。仁宗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期間,重用範仲淹、包拯衆多名臣,社會穩定繁榮,史稱“仁宗盛治”。仁宗死後沒有子嗣,濮王的兒子趙曙被過繼給仁宗,繼承皇位後世稱宋英宗。英宗繼位後,按照禮制,他自己已經過繼給了仁宗,英宗就隻能叫自己的親生父親為伯父。但是宋英宗想追封濮王,打算用“皇考”兩字來稱呼名義上的伯父,實際上的親爹。對于這事宰相是支持的,但是禦史台和台谏不幹了,他們要維護禮制,禦史的行為得到了太後的支持。于是雙方你來我往,一通折騰。

明朝的情況是這樣的。明武宗死後一樣沒有兒子,當時大臣楊廷和,把朱厚熜應過繼孝宗,以孝宗之子,武宗之弟的身份下承繼大統,我們後世把他叫做嘉靖皇帝。登基之後也開始為了自己的父母謀私利,加頭銜。同樣這個過程也持續了四年,最終嘉靖皇帝如願以償。

兩個同樣的故事,同樣的持續時間,同樣的結局。禮儀之争沒有赢家,皇帝、朝臣、國家三方都是如此。對于皇帝而言,宋英宗繼位後為了給親生父親争一個title花了三年時間,本以為可以集中精力努力工作做一個好皇帝了,結果第二年就撒手人寰。對于朝臣來說,大禮議的争鬥導緻文官集團内部開始分裂,政治問題道德化,君子不黨的傳統開始靠邊站,你方唱罷我登場輪番上演。對于國家來說,損害了朝廷内部監督批評的糾錯機制,

特别鳴謝一起成長的你們!

宋明為什麼吃敗仗(宋明兩次大禮儀之争)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