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當媽的第二個年頭了,從最開始經常的手忙腳亂,到如今偶爾的雞飛狗跳,我漸漸認清一件事:養育孩子,挫敗感才是常态。
挫敗感的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孩子帶來的挫敗感,二是家人帶來的挫敗感。
一.孩子帶來的挫敗感
1.“天使寶寶”隻是個美麗的謠言
猶記得我家寶寶隻有幾個月的時候,某天趙先生的朋友慧姐和她先生來我家裡看寶寶,他們進屋的時候電視還開着,要坐下時才突然看到我家寶寶正躺在沙發上睡覺。他們兩口子表示了驚訝,覺得我家寶寶這麼乖這麼好看顧,真是個“天使寶寶”。
作為一個媽媽,聽到這樣的評價感覺很欣慰,畢竟我們經驗有限,還是希望孩子更乖順一些,我們也少些勞累和辛苦。
後來孩子漸漸長大,她不再是那個隻會躺着的寶寶了,她掌握的技能越來越多,也就更加淘氣,看顧她就變得更加辛苦和困難。
我一直都覺得我家的寶寶已經很省事兒了,無論是身體的健康、動作的發育、語言的發育或者認知的發展,各方面都比較好,我們比較省心。但是,随着她漸漸長大,當她有了越來越強的自我意識,她就不可能再像小時候那麼“天使”了,不僅如此,她甚至在一些大喊大叫哭泣作鬧的時候更像個“小惡魔”。
2.如果預期有誤,請及時調整
為人父母,則為其計長遠。
我們都對孩子有期望和期待,有時候我們羨慕那些看起來所謂“優秀”和“成功”的孩子,有時候我們決心不讓孩子因為“溺愛”或者“被慣着”而成為熊孩子。雖然我們都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但我們也有教育的企圖心甚至野心。
比如我看到很多早教課程會宣傳對孩子早期智力的開發,一些專業術語的宣傳着實令家長心動,宣稱有助于孩子動作發展的玩具也層出不窮,家長們非常受用,學區房的價格一再上漲,家長們仍在搶着掏腰包。有些家長會問,早教有用嗎,某個玩具有用嗎,這個學校好嗎,我總是想問她們,你想要達到什麼效果呢?有沒有用,要比較的是你的預期。
我們對孩子有長期預期也有短期預期,長期的是希望她長大以後什麼樣,短期的是她不同月齡什麼樣。有時候我們根據書上的标準,有時候我們咨詢其他孩子的情況,卻經常忽略我們自己的孩子,她本身有鮮明的性格和獨特的喜好,孩子跟孩子是不一樣的,不能以同一個标準一概而論,要給孩子時間,也是給我們自己時間。
之前讀粲然的《騎鲸之旅》,她這樣寫道:“親子共讀的第一個成果是:失敗。”做媽媽的有很多幻想,以為我們捧起一本書,房間就會陷入安靜,孩子就會甜蜜地靠入懷中,她興緻盎然、過目不忘,而我們讀完一本書,孩子就會乖乖進入夢鄉。正如作者所說:“這不是真實、多舛,卻給你無限驚喜的育兒人生。”
那麼真實的育兒人生是什麼樣的呢?是寶寶興緻勃勃地拿起一本繪本,然後啪地一下扔到地下或者撇你臉上;是寶寶前一秒伸手抄起碗裡的勺子,後一秒就把粥甩飛糊到牆上;是她課餘時間在早教中心玩的不亦樂乎,一上課就滋哇爛叫拍門要逃走……
喂寶寶吃飯,哄寶寶喝水,讓她不要亂丢玩具,讓她不要撕書,讓她不要亂跑進廚房,每一天,每一個媽媽,都在身體力行地演繹着“大衛不可以”。
而孩子以後的學習成績,我們又抱有怎樣的預期呢?是不是作業寫的太慢或者不會的題太多,我們又要被氣的進醫院了?
如果我們對育兒人生抱有幻想,請及時調整心态。
3.“聽話”不是孩子必備的技能
我的一位同事李姐,在我眼裡是個很成功的媽媽,因為她的女兒什麼都跟她聊,什麼都告訴她。而她的女兒能這樣信任她,因為她從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就細心地引導、耐心地傾聽,而且不做評論,不要求孩子必須聽從她的想法。
中國的家長很喜歡要求孩子“聽話”,卻常忽略了這個“話”指的是什麼,到底是家長自己的“話”,還是應該遵守的規則。在一些時候,我們是不是為了維護家長的權威,而與孩子陷入了權利之争呢?
讀《殘酷世界和最愛的你》,作者講了一個笑話:中國父母養育孩子有倆基本要求,一是“胖”,二是“聽話”,但其實前者是養豬的要求,後者是養狗的要求。
當時讀完覺得有趣,被逗笑了,過後想想實在太諷刺。中國式育兒,要麼聽經驗要麼死讀書,真正能獨立思考、活學活用的仍是少數。我們從小被要求聽話,當家長了又希望孩子聽話,孩子聽話了就是乖巧懂事,不聽話我們就挫敗郁悶。我們可曾想過“聽話”的深層含義?
如果“聽話”不是孩子必備的技能,獨立思考才是,那麼因為孩子“不聽話”就感到挫敗的我們,是不是可以進一步想一下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和初衷?
搞清前因後果,我們的挫敗感自然煙消雲散。
二.家人帶來的挫敗感
1.誤解
雖然是家人,也會産生誤解,當四個大人一起面對一個小娃娃,從吃喝拉撒的基本需求到玩耍閱讀早教的精神層面享受,誤會頻發,壓力重重。
我平時要上班,都是寶寶的姥姥在家裡看孩子,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陪孩子玩耍。當我提出來希望讓孩子嘗試自主進食而不用大人堅持喂,我媽會覺得我是在埋怨她沒把孩子看好,于是産生了很大的委屈,進而提到自己不看了找人吧等等。
而我的想法隻是要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有成長和進步,孩子需要開始有所嘗試。并不是對過去事情的追責。
如果真的要追責,責任也隻會在我身上,而不是家裡其他人身上,因為無論怎麼講,我作為母親,我在養育孩子的事務上最有發言權,也最該盡心盡責。
這隻是一件小事,但是會引起很深的誤會,會将原本的主題帶跑偏,畢竟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我可以不說,不提出想法,不帶來争端,不做出改變,可是我阻止不了時間的前進、孩子的長大。
所以,雖然會被誤解,我也要做出一些堅持,我開始嘗試讓她自己吃,并請求家裡人的支持與幫助。
在産生誤會時大家都不開心,都會感覺委屈和挫敗,但是誤會總能解除,事情一定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2.認知偏差
我們和父母出生于不同的時代,我們成長的環境不同,生活的觀念和方式也不一樣,對于同一事物的認知上就會産生偏差。
比如我們帶孩子去早教,至今我媽也覺得這東西沒用,覺得我是在亂花錢。在她的觀念中,我們小時候沒有這些東西,我們也長大了,所以這不是必要的。而且早教太貴,性價比太低。
而我和我先生都希望有個地方帶孩子玩,有個固定的時間當作三個人的親子時間,有環境有氛圍有教具,還有其他小朋友,寶寶有一個更廣闊的玩耍空間,她能看到和觸碰到更多東西,玩的也更多樣,還能接觸到更多人,得到一些鍛煉。
比如讓孩子自主進食這件事,我媽就覺得孩子自己吃一定吃不飽,總餓着就會瘦,這樣肯定不好。而我會覺得讓孩子成長需要一個過程,她需要自己練習的過程,吃的多少沒那麼重要,養成好習慣更重要。自己吃她比較有成就感,也會對食物産生更多興趣,而家長喂則可能引起抵觸感。而且不是自己吃進去的食物也沒那麼容易吸收和消化。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兩代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理解經常不一樣,立場不同、角度不同、關注點也不一樣。
這種偏差也常令我感到挫敗,而這種挫敗令我反思自己,我也要從她們的角度去理解,也要明白他們的初衷以及他們的不易。
育兒之路是漫長的,也是無法預料的,這條路常會令我們感到失望和挫敗,但也充滿了驚喜。我們看到一個生命漸進的成長過程,這過程帶來了感動和希望。
當我們感到挫敗的時候,不要灰心,不要失落,耐心一點,再耐心一點。這也是我們自己必要的成長。為人家長不需要考試,不需要持證上崗,所以我們必須在實踐裡學習,從初級爸媽漸漸進化到“基本合格”。
我要感謝這些挫敗感,讓我不斷學會從挫折裡爬起來、站起來,鍛煉出良好的心态,繼續前行。
文字原創,圖片原創
歡迎關注我的公衆号:樹洞咖啡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